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贼录 » 第三十一章 佳人相见一千年

第三十一章 佳人相见一千年

    皇宫,景福殿。

    端阳节这天对于民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对于皇宫内来说,这天本应和平时没什么差别。

    大概是死了屈原和伍子胥的日子给了九五之尊一种不吉的感觉,历来皇帝都是避恶为主。然而今年的柴官家一反常态,在端阳节这天在景福殿设了家宴,让宫里的嫔妃都有些受宠若惊。

    到傍晚时分,灯火渐起,皇宫之中也将景福殿里张灯结彩了起来。

    后宫之中,公主,嫔妃,宫女或是御膳房的御厨们,都早早准备好了喜宴的菜肴与贺礼。各个小皇子也纷纷带着母后母妃从各处搜罗来的奇珍异宝想要献给自己的父皇,至于说是出于孝心还是出于其他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密阁里,孙元凯正躬着腰,向坐着的柴嵘报告着这几天密谍司的探查结果。

    “官家,微臣的谍子这两天来了密信,崇武军指挥使陈恒确有反心,他这几日一直在宴请军中武将,而且似乎信了一个叫天一教的教派,和他们的来往也极为频繁。关于天一教的底细微臣还在查,听说苏州知府那里有一个天一教的黄衣使者,微臣已经派人去提人了。”孙胖子低声禀报道。

    顿了顿,孙胖子又问道:“另外李明义贪污受贿和勾结外臣的证据都已经搜集齐全,官家您看是抓还是……”

    “李明义是汤太尉的人吧?这些挡臣子的啊,没过两天好日子,就知道拉帮结派,不让朕安生啊。”柴荣站了起来,可能是坐的久的缘故,站着的时候摇晃了两下。

    他不动声色的扶住桌子:“只用贪污受贿的罪名抄了他家吧,另外把他勾结外臣的证据送到汤和府上,该给他们汤党点警告了。”

    他看向孙元凯,淡淡的说:“苏州那边安排妥当了么?”

    “回官家,全都准备好了,今夜暗子们就动手。”孙元凯犹豫了一下,似乎是有些心疼苏州的布局今夜之后就要重新安排,小心地问道:“官家,为何不直接派人接管了崇武军,而是派谍子暗杀陈恒?”

    柴荣摇摇头,“既然要反了,那怎么会甘心把兵权交出来?先杀了吧,接管兵营的钦差也差不多到苏州了,把陈恒杀了崇武营也乱不起来。”

    “官家运筹帷幄之中,这智慧怕是只有古时诸葛孔明能比肩啊,微臣佩服得五体投地。”孙元凯三句不离拍马屁。

    “行了行了……”柴嵘有点受不了孙元凯这套,“对了,宗诚那事查的怎么样了?”

    孙元凯啪叽跪到地上,纳头便拜,“回官家,二皇子那事至今没查到消息,微臣罪该万死啊!”

    柴嵘脑门上显露出一根青筋,“你起来吧,朕不怪你!”随机又坐了回去,看向窗外,叹道:“若是宗诚还活着,到今年该十四岁了,也该成婚了吧……”

    孙元凯低着头,斩钉截铁地说道:“二皇子吉人天相,定能逢凶化吉,微臣一定全力寻找,将二皇子送回陛下身边!”

    “你倒是会说话。”柴嵘摇头笑了笑,“回去吧,端阳节和家里人聚聚,怀远,送送元凯。”

    “谢陛下。”孙元凯和李怀远领命离去。

    柴嵘扭头看看侍立一旁的张恩,仿佛想到了什么,笑道:“宗训他们呢?”

    “回陛下,皇后娘娘带着郑王殿下,曹王殿下和纪王殿下已经在景福殿等您了,蕲王殿下要小宫女陪他玩,贵妃娘娘怕蕲王不在座让陛下生气,在那哄蕲王殿下呢。”

    “他一个五岁的孩子懂什么?想玩就让他去玩吧,派人看着点。”柴嵘笑了笑,“走吧,朕也该去景福殿了。”

    如果有柴嵘的敌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掉下巴,那个当年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皇帝竟然还有如此温情的一面。

    “是。”张恩看到皇上的笑容,高兴地应道。

    ……

    皇仪门外,孙元凯和李怀远并肩走着。

    “李大人是宣威元年考中的秀才吧?”孙元凯突然没来由地问道。

    李怀远没有言语,只是淡淡的点点头。

    “一个秀才,怎么就入了宫了呢?”孙元凯无视了李怀远的沉默,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李怀远站定,面无表情的看着孙元凯。

    孙元凯怪笑一声,开口说道:“我知道你在查什么。”

    “我对陛下忠心耿耿。”李怀远终于开口了。

    “我知道,不然李大人以为你有命坐到左都知的位置?”孙元凯直勾勾的看着他,“但是我得给李大人提个醒,点到为止就好,李大人是个有才的,坐到左都知的位置上不容易,莫要自误。”

    李怀远的脸色终于有些变了。

    ……

    端阳节晚上的苏州甚至不输现代半分,宝马雕车络绎不绝,整条街上灯火通明,人潮如海,热闹万分。在整个苏州也是

    自古以来节日期间堵车很严重的,所以梁辰很聪明的没驾车过来。

    沈鸿只能跟着梁辰步行去找叶轩。

    离老远,沈鸿就看到望夫石一般站在潇湘阁门口的叶小公爷。

    潇湘阁并不是像沈鸿想象中的那样装饰艳俗,挂着暧昧色调的红灯笼,龟奴和老鸨子在门两侧喊着里边儿请,倒像是一座装修清新典雅的酒楼。上面黑色金丝楠木匾额题着潇湘阁三个大字。

    旁人看到一脸幽怨站在门口的叶轩,在一旁指指点点。

    “在青楼面前摆出这个表情,不会是个被抛弃的兔儿爷吧?”

    “离远点离远点……”

    叶小公爷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看到了沈鸿。

    “沈兄你让我等的好苦啊。”叶轩抓住沈鸿的袖子,他被人当了半个时辰的兔儿爷,现在表情有些怨妇。

    “咳咳,有些事情耽搁了,好饭不怕晚嘛。”沈鸿不动声色的把袖子抽回去,他现在有些怕叶轩的表现是真的男酮了。

    梁辰把刚才在唐府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那没事,我叶轩说一不二,说罩着你就罩着你。”叶轩大大咧咧,毫不在意,领着沈鸿走进潇湘阁。

    走进去之后,沈鸿终于知道为什么叶轩要找他买诗词了。

    一进潇湘阁,当中便是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上面放着有名才子赠与姑娘的诗词,最上一行已然是全大崇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家的名作。再随着叶轩走进去,迎面便看见一座假山,正前方是一方戏台,台上一名清丽可人的女子,大约十五六的年纪,一身蓝色翠烟衫,素指轻捻琵琶,在台上唱着词,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周围檀木作梁,玉璧为灯,台下宾客觥筹交错,几位姑娘手执写生银雕壶,遍斟座客。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人掏出一锭大银说要睡哪个姑娘,怕是会惹来所有人的嘲笑。

    “台上那个是思思姑娘,”叶轩一边带着沈鸿入座,一边低声给他解释,“她的唱曲儿功力已经是大家水准,仅仅比凤鸣苑头牌楚凝儿差上一筹,今天倒是有耳福了。”

    沈鸿有些怜悯的看了叶小公爷一眼,摇摇头,没经历过现代群魔乱舞的内娱的人是很难理解他现在的心情的。

    “所以叶兄你说的萧寒烟是哪个啊?”沈鸿对思思姑娘的兴趣不大,只想早点给叶轩写完诗回去和谢大小姐她们吃粽子。

    叶轩见他对思思姑娘的唱功兴致缺缺,心里暗叹了一声真是不懂风雅的男人,道:“萧姑娘不仅是潇湘阁的头牌,整个潇湘阁都是她的,所以平日里是见不到萧姑娘的,只每五日上台舞上一曲,便让无数人都为之倾倒了。”

    “那今天怎么就能见到了呢?”沈鸿很自觉的当起了捧哏。

    叶小公爷对自己对青楼了如指掌非常自豪,“只因前几日潇湘阁放出话,端阳节这天,凭着诗词文采,便可成为萧姑娘的入幕之宾,与她在闺阁共度良宵。”

    “哎呦,那这萧姑娘能受得了么?”

    “一个!”叶轩也差点被沈鸿搞得没反应过来,“当然是诗词最合萧姑娘心意的那个人才能进去。”

    说着,叶轩丢给旁边带路的姑娘一块碎银子,带着沈鸿入了座。

    旁边有个被团团簇拥的公子哥见到叶轩,笑到:“这不是叶小公爷么?怎么没见你带着八百两大银过来捧姑娘啊?”说完,和旁边的随从全都嗤笑了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找你买诗。”叶轩额头上鼓出一条青筋,低声道:“这小王八蛋是瑞王的侄子,平日里有几个会写诗的狗腿子,在京城里就和我不对付,谁知道来苏州也能遇上他,沈兄我可全靠你了。”

    “懂懂懂。”沈鸿给他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

    台上,思思姑娘唱完一曲,优雅的谢过唱曲时台下宾客打赏的银子,款款下台。

    另一个姑娘走上台,柔声道:“萧姑娘说各位才子可以将写好的诗词交给奴家,待奴家送上去之后就由萧姑娘自己选出今晚的入幕之宾。”

    台下的气氛瞬间火热了起来。

    那个嘲笑叶轩的公子哥再一次看过来,“叶小公爷今天不会还能作出‘北风吹过寒烟美’这样惊世骇俗的诗句了吧,哈哈哈……”

    叶轩涨红了脸,“沈兄你给我写首好的,今晚就有理由揍他了。”

    沈鸿惊讶的看着叶小公爷,原来还有亲自上手写诗的故事啊,怪不得想从诗词上找回场子。

    他凑到叶轩面前,“叶兄,我右手有伤,我说,你写。”

    右手有伤倒是其次,主要是字太他娘丑了,沈鸿有点不好意思。

    “这么快?”叶轩很惊讶。

    “不是没主题么?”

    “虽然没主题,不过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写端午或者夸萧姑娘的诗词才应景啊。”叶轩表示很怀疑沈鸿靠不靠谱。

    “没事没事,反正大差不差。”沈鸿摆摆手,和叶轩来到书案前,“我说,你写。”

    “行。”

    ……

    “腻字你不会写么?腻啊!”

    “月字旁,啊对对对就这么写……”

    “叶兄不得不说你的字真的和我是半斤八两,相得益彰。”

    “过奖过奖……”

    旁人听他俩在书案前嘀嘀咕咕,甚是好奇。

    “终于写完了,比我自己写还累。”沈鸿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不过你……不是,我这最后一句……怎么说呢。”叶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词。

    “我教你一个词,牛逼。”

    “什么意思?”

    “就是很强很无敌的意思。”

    “那我这句‘佳人相见一千年’写得真牛逼。”

    “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