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卫 » 第二章 卫县尉

第二章 卫县尉

    张角相约信众在三月五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

    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又有弟子在颍川南阳等地积极相应。

    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大汉九州皆有战事发生,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慌忙于三月戊申日以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

    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

    而此时的卫均正在安邑县兵营中,在卫家资助修建的训练场上,严格训练着新收来的县兵们。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今天这千八百个俯卧撑做不完谁都不许起来”

    “从现在开始,你们不在是普通百姓,而是能够浴血奋战镇守一方的军人”

    “如今蚁贼猖獗,四处烧杀抢掠,你们难道就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死于非命吗”

    卫均身先士卒,一边儿训练一边儿还大声训斥教育着,同时也是在不断的鼓励他们。

    如今的他已经是安邑县尉了,掌管着安邑县城的所有武装力量。

    自古以来朝中有人好办事,都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老爹几封信写出去,这县尉的任命书自然就到手里了,不过这钱该花还是花了的。

    既然是场中之人就还得遵循规则才行,不然是会被针对和孤立的。

    夕阳西下,众人训练场上留下的汗水已经打湿了整片地面。

    “公子,前方又有新战况传来”

    训练任务完成,卫均将众人散去后,卫三拿着麻布便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卫三身穿粗麻布衣,脸上有一长脸刀疤,是卫均的贴身仆从,这个贴身仆从卫三可不是一般人

    他之前曾是边军,常年与匈奴鲜卑人作战,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来到了卫家。

    再从他腰间携带的刀刃来看,卫三在卫家也是有点儿地位的。

    卫均接过擦汗的麻布,一边擦汗一边问道:“详细说说”

    “是,公子”卫三拱手道:“右中郎将朱儁被黄巾军波才所败而撤退,左中郎将皇甫嵩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被波才率大军围城,汉军人少,士气低落”

    “又汝南黄巾军在邵陵打败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大军正向着涿郡前进,恐怕不日后涿郡也将落入黄巾军之手,至此黄河以北黄巾军便占得其七八”

    “另外”卫三继续说道:“朝廷还采纳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

    “所以家主最近也比较忙,特此吩咐少主最近勿要给家主增添麻烦”

    卫均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开始低头沉思起来。

    他在这些天里都吃住在军营中,也就没空去管家中的事情了,不过老爹毕竟是老爹,轮不到他来操心。

    如今是四月,距离黄巾军起义已经过去一两个月的时间了。

    就现阶段的战况来看,各地的汉军皆被压制,不是被围困就是被杀得四处逃窜,形势不容乐观。

    但卫均知道,等到五月的时间,整个形势将会发生惊天逆转。

    如今大汉制度还算健全,想要更快的升官还得有功绩才行,而剿灭黄巾军便是天赐良机。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他还没有拿到县尉任命书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招兵买马了。

    别说是在安邑了,就算是在河东郡上,也有很多是与卫家紧密联系的官员。

    在加上如今黄巾闹得厉害,这一路绿灯开得让他都不敢相信。

    一应所需由官府出两成,其他世家大族摊两成,河东商贾再出两成,最后卫家出剩下的四成。

    如此便打造出现有的三千精锐之士,惹得那河东郡的都尉是眼红不已,只可惜他没有什么背景难以干预。

    这三千人全都是新招的良家子,由卫均统一分配训练,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可把他给折腾坏了。

    他曾经是在军队里服过役的人,所以安排这些训练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其实他也清楚,一两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练出真正的精锐之士呢,能将队列站好,并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就算不错了。

    可是没办法,时间不等人也就只能这样了,等剿灭黄巾后还能活下来的人,那便是真正的精锐之士了。

    卫均想到这儿,卫三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后,附耳悄悄说道:“公子,河东境内发现疑似黄巾军的踪迹,据推测他们似乎是想攻打城池”

    “哦?”卫均闻言大惊,“河东境内怎么会出现黄巾军呢”

    卫均可是知道当初老爹并没有答应那张角所谓的合作,所以这河东郡也没有太平道发展的土壤,那么也就意味着这股黄巾军肯定是从其他地方来的。

    河东郡北面是晋阳,东面是河内,南面是洛阳。

    可问题是到目前为止,也没听说过这些地方有大规模的黄巾军出没呀,难不成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吗。

    不管是什么原因,卫均都不能坐视不理,他早已将河东郡看成是自己的起家之地了,那能容得有人在自己家中搞事。

    卫均当即决定出兵,刚好也能历练历练这些新兵蛋子,赶得快的话还恰好能够接上汉军对抗黄巾军的关键时候。

    卫均看向卫三正色道:“派人去探查他们的详细位置,既然来了,那就都别走了,真当我河东无人吗”

    ......

    ......

    第二天一早,随着安邑县尉的一声令下,所有拿着武器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一时间将整座城池都给惊动了,不明所以的群众还以为是黄巾军打过来了呢。

    太守府衙内。

    太守王邑看着前来请命的卫均,语重心长的说道:“卫县尉,你可要想好了,真要为了那还不太确定的消息,就要将县兵都带出去吗,要知道你们卫家的百年基业可都在这安邑县城里呢”

    安邑是河东的治所,所以太守府衙也在此处。

    这县尉直接向太守请命,即是越级又算越职,不过对于卫均来说这都不算事儿,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当前风气如此。

    卫均拱手道:“回禀府君,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要果断出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能等到城破了才做出应对,到时就为时已晚了”

    “而且此次出兵只出卑职最近招募的新兵,曾经的县兵全都一人不动”

    平时私募兵卒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此前陛下已经下达了各自招兵训练的命令,如今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王邑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停顿片刻后又说道:“卫县尉有心为我河东扫清贼寇,本太守作为一地父母官自然也没有阻拦的理由,不过这一应物资粮草的问题...”

    “请府君放心”卫均连忙拱手答道:“一应后勤问题当自行解决,绝不会因此而麻烦太守府衙”

    “既然如此的话”王邑正声道:“本太守这就沿路发出书信,为你大军开通道路,并且让其他各县积极配合你剿灭贼寇”

    “多谢府君,卑职这就下去做好安排,还请府君静候佳音”

    “去吧”王邑挥挥手道。

    待卫均离开后,王邑连忙朝着后院走去,仿佛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处理。

    很快来到一处较为隐蔽的房间,房间内只有一人在端正的跪坐着。

    王邑缓缓上前跪坐在他的对面,轻声说道:“卫家主,令公子已经离开太守府衙了,想必此时正在去往军营的路上,不日即将带兵出城剿匪”

    这卫家主自然便是卫均的老爹,卫穹无疑。

    卫穹闻言轻微点了点头,并未言语。

    王邑却显得很是担忧的说道:“卫家主,那蚁贼如此凶猛,就连皇甫嵩、卢植等久经沙场的名将都不是对手,一路被打得节节败退”

    “令公子年不过双九,就想着带兵去与蚁贼厮杀,难道卫家主就不怕令公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吗”

    “雏鹰终有翱翔的一天”卫穹淡淡说道:“而且均儿也不是去攻打黄巾主力,只是剿灭一些小毛贼罢了,何谈危险”

    “若是连这点儿事情都处理不了,死在了那些小毛贼的手上,那只能说他命该如此”

    “卫家主实乃大义”王邑拱手佩服道:“若是大汉人人都能像卫家主这般,义无反顾的将自己儿子送上战场,又岂能让敌人如此猖獗”

    “王太守过誉了”

    卫穹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处,又转身对王邑沉声道:“如今党锢以解,吾近期将起程前往洛阳,均儿的事情便麻烦王太守照看了”

    “均儿死在战场上也就罢了,但若是另有隐情的话,就别怪卫某不留情面了”

    王邑连忙起身相送,严肃认真答道:“卫家主放心,有王某在,令公子定然不会有事的”

    “待去到洛阳之后,王太守在河东郡的功绩,卫某定当启禀陛下”卫穹略微一拱手,“告辞”

    “如此便麻烦卫家主了”

    王邑看着卫穹远去的背影,轻叹一口气,独自嘀咕着:

    大士族就是好啊,只需略微出手,九卿之位就到手了,再见面是可就要自称属下了。

    在凭借卫家主的才能,将来未必不能做到三公,我王邑这一次可要把握好机会才行。

    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卫县尉不能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