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 148,喝一口玄武湖的水,能中状元

148,喝一口玄武湖的水,能中状元

    听到朱阳拒绝,孔子也没有再多问。

    不管如何,朱阳现在是大明天子,对于孔子来说,朱阳就是过去的周天子。

    随后,孔子便暂时隐去身形,等下要跟朱阳回归金陵夫子庙之中。

    至于曲阜这里,以后就作为泰山府的官学吧。

    曲阜这里的事情,基本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事情交给许定川就可以了。

    然后,朱阳又召见了武当山一众剑仙和其他的修行者,为他们去除杀孽和业力。

    这也算是论功行赏了。

    毕竟已经登基为帝,总要大赏群臣不是。

    武当山这一次做的很符合朱阳的胃口,所以朱阳不仅为武当众位剑仙扫去了杀孽和业力,同时还赏赐了诸多法宝、丹药以及功法。

    这也让武当众位剑仙,深感这一次的决定无比正确。

    有了这些资源,沧浪羽士随心一四人地仙在望了。

    而灵灵子和半边老尼只要稍作沉淀,再渡过天劫,就可以成就天仙了。

    武当七女借着这波资源,也能从剑仙晋级散仙修为了。

    总而言之,武当这一次是彻底的崛起了。

    当然,这也是朱阳故意为之。

    毕竟他可是要让武当成为道教玄门领袖的,没有一点实力怎么做领袖。

    当然,朱阳也没有亏待麾下士兵。

    这一次拿下紫云宫,获得的资源简直是海量。

    于是,朱阳大手一挥,不仅给北方这些士兵全都强化了一次,大明帝国麾下所有士兵都来了一个强化。

    如今朱阳麾下士兵已经有将近二十万。

    这一次强化,耗费了朱阳二千多万的气运。

    不过,值了。

    因为有一部分士兵是二次强化了。

    尤其是宋虎臣凝练出军阵的那三千士兵,经过二次强化之后,宋虎臣凝练出的那个巨大的血刀,直接暴涨十倍,几乎都有地仙之能了。

    搞完这些事情,朱阳让武当众位剑仙以及毒母和魔母他们继续守在北方,免得满清那边没有底线的去收割普通百姓。

    本来朱阳是想着继续封神的,可是看了一下气运。

    好嘛,只剩下一千来万了。

    还是省着点用吧。

    于是,便返回了金陵。

    返回金陵之后,孔子便入驻夫子庙去编著新的《论语》去了。

    或许,用不了多久,孔子亲自编著的儒家典籍就会现世了。

    真●新学伪经和真●孔子改制。

    这可跟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截然不同。

    孔子亲著,独家认证。

    而朱阳诛杀孔家,召唤孔子降世并封为文曲之神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了。

    这个事情造成的影响之大,简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首先,就是金陵城短短的时间内就涌入了大量的读书人,全都去夫子庙朝拜孔子,并希望得到孔圣的指点。

    开玩笑,这可是一个终南捷径。

    不需要多,只要能够得到孔圣的只言半语的指教,顿时就能立地飞升,成就一代大儒。

    只不过,孔子自从进入夫子庙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人前显露过。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孔子对于鬼神之事本来就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自己虽然被封为神,可是他并不希望儒家弟子都来拜自己这个神。

    按照孔子说法,敬鬼神而远之,君子当自强不息。

    拜神求佛非君子所为。

    即便如此,夫子庙也成了金陵城中最为热闹的地方,一度搞得附近房价飙升。

    看到这个趋势,朱阳干脆施展袖里乾坤,把夫子庙给挪出去了。

    本来夫子庙是在秦淮河沿岸的,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

    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ap..

    朱阳这一挪移,直接把这个建筑群落给挪移到了玄武湖旁边去了。

    那里地方宽敞,也能跟王夫之的船山做个伴。

    后来顾炎武和黄宗羲看到这种情况,干脆也都去了玄武湖旁边建了住宅。

    也好沾染文圣的文气啊。

    好家伙,大家伙一看内阁阁老都去玄武湖边盖房子了,那没的说,都去玄武湖吧。

    于是,张岱、吴伟业、李光地和张英也都跑过去了。

    有几大阁老带头,其他文人还能不跟着。

    没用多长时间,玄武湖旁边就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玄武湖也成了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湖。

    到后来,甚至有传言说玄武湖之中的湖水都流淌着文气,喝一口玄武湖湖水,立马就能开启文窍,读书有如神助。

    当然,传言毕竟是传言,就算是丹药也没有这么神奇的,更不要说区区玄武湖的水了。

    不过,也并非是完全没用,长期引用玄武湖的水,倒会让人看起来有种文质彬彬的而感觉。

    至于肚子里有没有真学问,那就看自己努不努力学习了。

    对于这种情况,朱阳也是乐见其中。

    因为这种情况跟后世的大学城就很像了,不仅能够起到风流金陵城区人口的作用,更能促进金陵城的发展,何乐不为。

    当然,朱阳屠杀孔家人的后果还是凸显了出来。

    有一部分读书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要么北上去投靠满清去了,要么西去投靠吴三桂。

    更有甚者,漂洋过海,远走海外,去构建自己的理想国去了。

    对于这些人,朱阳毫不在意,甚至巴不得这些人都快滚。

    这些人脑子绝对有问题,朱阳直接下令,追索这些人的五代,有封号的全部都撤去,有牌坊的全部推倒,五族之内不允许科考做官,三族之内全部贬为苦役。

    至于本人,朱阳也给锦衣卫下了命令,全力追杀,不能放过一个人。

    总之,要让这些人感到痛,要让天下人都明白一件事情,敢于背叛大明,投靠蛮夷者,杀无赦。

    如今锦衣卫在朱阳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发展到了数千人,而且还在急速的膨胀着。

    朱阳跟以往帝王都不一样,他完全可以镇压一切。

    所以,他根本不怕李玄甲会造反,也就没了忌惮之心。

    锦衣卫在朱阳的规划之中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锦衣卫的规模远远不够,发展到数万人的规模才刚刚够用,数十万之多才算是达到朱阳的目标。

    因为这个世界非常大,中土神州只是一部分,还有非常广阔的土地等着大明去征服。

    而锦衣卫就是先锋军。

    不过,经过朱阳这一段操作,取缔八股取士算是大势已成,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抵挡这个趋势了。

    而夏怀龙和刘莱臣也势如破竹的在浙/江和福/建扫荡满清残余,这些事情也不需要朱阳操心了。

    朱阳也难得的进入了穿越以来的一段安静期,安心的发展大明,不再需要因为修行界的一些破事而提心吊胆了。

    因为朱阳现在已经天下无敌了。

    朱阳这边安心发展。

    其他人可就内心难安了。

    首先就是满清,自从鳌拜的几十万大军一朝断送,整个满清八旗贵胄都像是死了爹妈一样。看書菈

    甚至有些人喊出了,跑回来老家去的口号。

    是的,他们怕了,彻底的怕了。

    他们怕被清算啊。

    要知道,满清对大明宗室可是残忍的很。

    当然,一开始为了获取汉人的民心,为崇祯帝发丧、保护明朝皇陵、笼络明朝旧臣,并且发布谕旨:“朱姓各王归顺者,亦不夺其王爵,仍加恩养”。

    可是到了后来,就完全变了,从顺治元年到顺治五年,满清屠杀的明朝宗室,超过了一万人,用赶尽杀绝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实际上满清入关以后,根本就没有打算放过明朝宗室,因为当时出于对明朝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南明政权尚且稳固,所以满清便以缓兵之计,对明朝宗室许以“恩养”。

    可以这么说,满清屠杀了大明宗室,起码也有十数万之多,一直屠杀到了康熙后期,这才停止了对大明宗室的屠杀。

    当然,这并不是说满清统治者发了善心,主要是因为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定,民间反清复明的人也少了,而这个似乎明朝的皇室后裔也所剩无几,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这才停止了屠杀。

    所以,一旦朱阳打到紫禁城,按照朱阳的性子,满清八旗没有一个能活的。

    全都要被杀个干净。

    事实上,朱阳也是这么想的。

    不管是满八旗、汉八旗还是蒙古八旗,通通都要死,一个不留。

    满清贵胄慌了,孝庄太皇太后,也就是那个大玉儿,说实话,也有点慌。

    不过,这个女人总归是从乱世走过来的,见惯了大风大浪,倒也还能稳住心神。

    但是康熙就稳不住了,这个时候的康麻子可不是后来的康熙大帝,还嫩得很。

    听到鳌拜几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之后,直接嘎的一声就晕了过去。

    由不得他不晕。

    要知道,鳌拜这一次带去的可是满清士兵之中的精锐。

    尤其是那些八旗士兵,那可都是皇帝亲领的两旗,这一下子全没了,他说话的底气就更加不足了。

    惊怒交夹之下,康熙直接晕了过去。

    在太医的医治下,醒了过来,不过也患上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