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不当赘婿成就国士无双 » 第六十二章 魏王大怒 (求收藏 推荐)

第六十二章 魏王大怒 (求收藏 推荐)

    听闻魏王的话,芒辰吓得直哆嗦。众朝臣也惊惧万分。唯有丞相范座临危不乱。

    魏安釐王大吼道:“芒辰!你告诉寡人,卷城是怎么丢的?”

    回来的路上芒辰就想好了说辞,他要将一切的罪都推给侯忠,反正死无对证!自己只是送兵去卷城,大罪肯定怪不得他!

    芒辰构陷侯忠:说侯忠将兵力分散出去,导致白白损失了一万五的士卒。然后刚愎自用再次通过细作夜袭安城,结果秦军早就看破侯忠的计策,又让魏国损失五千士卒。算上安城原来的守军一万,秦军还没打卷城就损失了三万士卒。

    然后守卷城的魏卒只有两万,还好自己及时赶到,才解了卷城守城之困。但刚到的五万士卒,还没训练磨合,就被安排守城。他与侯忠争辩,还被侯忠用剑威胁,要指手画脚,就砍了他的脑袋。

    侯忠的不合理安排让士卒们士气低下,然后导致战斗力下降。

    丢成的关键是,侯忠的侄儿侯恩带领偷袭安城失败的残军,想要突袭秦军中军。侯恩看到自己侄儿的帅旗,为了保住侯家的香火,就不顾一切的让所有人冲杀出去接应自己的侄儿。他极力阻止,但无法拦住侯忠。

    最后中了秦军的奸计,全军被俘,卷城陷落。自己是拼死杀出重围,亲卫都拼光了才能逃回魏国给大王报信!

    如果李信和麃公在一旁,一定很乐意给他鼓掌,七分真三分假,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这样的人留在魏国,真是秦国的好事。

    芒辰的讲述,大多人是不信的,但是魏王却更加愤怒了!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魏王大吼道:“侯家人死绝了没?没死绝给寡人都杀绝了!”

    跪在殿内的芒辰忽然松了一口气,嘴角扬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众人都不想触魏王的霉头,独善其身,无一人站出来为侯家说话。

    此时丞相范座出来道:“大王息怒,侯家忠勇,还请大王三思。目前只有芒将军一人之言,还需核对战报,才能定侯忠将军之罪。况且现在最重要的安排和秦国谈判,争取要回卷城。”

    芒辰吓得连忙道:“魏王明鉴!末将绝无半点虚言。”

    听完丞相范座之言,魏王也冷静了一些,恶狠狠的看着芒辰道:“你如有半句虚言,休怪寡人无情!”

    芒辰吓得整个人和筛糠一样,颤颤巍巍的跪在那里,不敢多言。

    然后魏王看着丞相范座说:“卷城之事就由你组织决议,明天再议!寡人乏了,你们退下吧!”

    范座带着百官退出了大殿,芒辰几乎是跪着退出的大殿。

    一出大殿,芒辰就站了起来,想要找丞相范座求饶,但范座头也不回的无视芒辰。这一举动,让芒辰的脸色阴鸷了几分。

    第二日,范座主张求和,但魏王不满求和的方案,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第三日,主帅亡,亲卫门无法善终,侯恩让湛淳带着叔父的五百亲卫躲在大梁外的一处庄子。侯恩独自带着叔父的尸首回到大梁,还未进城,自己就被士卒押送到了大牢。

    曾今信陵君的门客吴祝负责卷城战报核对之事,他在侯恩带回来的战报上得到了和芒辰相反的结论,于是立即禀报了魏王。

    芒辰此时也在到处求人为自己开脱,喝一口咬定那是侯恩伪造的。

    最后这事有些不了了之的趋势,还是范座出来一锤定音,侯忠虽失卷城有过,但已身死魂灭,不在追究其罪。但无法以将军之礼下葬。

    芒辰救援不及时,官降四级贬为二百五十主,派区西边抵御秦国。

    侯恩因作战不利,和叔父战败的原因,被收回封底,贬为庶民。

    侯恩断不能接收这样的结果,心灰意冷将自己的叔父埋葬进祖地。然后在叔父的墓地前守孝。

    侯恩在下葬了自己的叔父后,侯家也因战败,树倒猢狲散。侯恩将家财全部分给了阵亡的士兵的家人。

    期间湛淳来找侯恩,侯恩让他们自行解散,不然必定会遭到芒辰的构陷,他们可都是知道真相的人。

    湛淳却不答应,决定追随侯恩。

    魏王虽然百般不服,但最终还是派范座前往秦国,商议卷城和谈之事。

    麃公回到尚水,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换防。成蛟手下的一万士卒被赶出了尚水,然后来交接两万士卒的赵亮,直接懵逼了。

    麃公将战场上受伤的一万多士卒直接安排给了赵亮。还告诫赵亮,这些兵和他都是有感情的,要是被他发现成蛟虐待他们,麃公可不答应。

    这哪里是给精兵,就是在找冤大头!赵亮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麃公哪管赵亮死活,第二天就带人去了卷城。

    卷城的李信这些天都在人员资料统计。不管是秦军,俘虏还是百姓。这时候的李信非常怀念有电脑和纸张的日子。

    李信十天时间也是大致统计了人员的基本情况,是否有特长,还有就是观察俘虏们的勤劳状态等。他通过不断的分队的方式,将同一类的人划在一个队伍。

    麃公一进卷城,就把李信叫了回来,开始了人员安排。

    看到同行英俊的青年,一问才知道那人就是李斯。随机李信就和对方攀谈起来,但是李斯似乎对李信并不感兴趣,极为敷衍。

    李信也不生气,毕竟对方是有丞相之姿的人。但李斯其实内心非常好奇对方的身份。直到麃公开始任命,才让李斯正眼看了下李信。

    李斯任监御史,墙和辉任左右郡尉。

    麃公将三城设为两个县,尚水一县名为尚水县,安城和卷城一县名为卷县。

    李信任卷县县令,熊齿为县尉,司马甲为县丞。至于卷县的其他任命交给了李信。

    卷城的城防暂时还是由墙和辉协助,其他的就一切照旧了。

    私下。

    麃公:“这样的安排满意么?”

    李信:“谢麃公支持!我必不负厚望!”

    麃公:“你看那李斯的眼神不对,担心他打扰你么?”

    李信:“李斯是法家之人,擅长以法治国。他在吕不韦那里不得志,说不到能争取到大王这边来。不过暂时还是不要打扰我的好。”

    麃公:“你和我说说你要怎么养活这五万人?”

    李信:“麃公,其实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如果魏国派人来谈判,我想把一万俘虏换女人。”

    麃公:“你想把俘虏里的老弱换女人吧。”

    李信点点头。

    麃公:“这事包在我身上,魏使路过卷城,我就让他们先把这条给办了再放进咸阳。”

    两人一直交谈到半夜,李信才拜别麃公。

    走出房间,李信才觉得身上的担子异常的沉重。本来他没想过要承担这么多责任,但鬼使神差的就给了他两座城。

    这就如同战争游戏,开局两座城。如果发展的好,李信的这两座城就是改变华夏格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