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贾芸的逆袭 » 第五十六章 织造局(求推荐 求收藏 求月票)

第五十六章 织造局(求推荐 求收藏 求月票)

    贾芸接手邬家庄并改名为寄傲山庄,可不单单只为那几十亩田地。

    贾府自宁荣二公开始,也是把持过皇家的重要经济命脉的!

    谁不知道江宁织造局是个肥缺,年产值曾高达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江宁织造局,曾是内务府旗下广储司下设的机构。当年在金陵也是风光无限。虽是皇商,却极受重视,可越过官府,给皇上私上密旨。

    当年的织造局自建立起就在他贾家手里。贾府足足掌管了六十多年。至于后来是如何丢掉的,贾芸不得而知。

    既然,金陵的丝绸已然得到皇家赞许,贾芸便想借此重整织造局。

    他找到张太监来讨教皇上的喜好。贾芸心知要织就一件上好的龙袍,光靠上好的丝绸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还是你小子机灵!”张太监拿出一张图样,递给贾芸,“皇上的龙袍自登基以来就不计其数,有时一天就要换上两三套,不同阶段的偏好也不同,这些自有尚衣监去整理。这还是他们给我的图样,皇上最近就偏爱这种黑色底纹,黄丝镶边,金龙腾云样式的!你照此做便可。”

    贾芸收了图样,连声道谢。

    “老内相,若是芸儿织成了皇上心仪的龙袍,可能再重启织造局吗?”

    张太监一脸慈爱的看着贾芸说道:“怪不得,人人都说你最像当年的荣国公!我瞧你不错,依我看只怕你将来定比荣国公还要显赫!”

    贾芸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顿夸弄的怪不好意思的!贾府自从发际以来便举家迁往了京城,他们贾府一共有八房之多,他身为不被重视的五房子弟,也只是在年下祭祀时见过祠堂的画影图形而已。

    “不瞒老内相说,别说我们高祖了,其实连我们曾祖荣国公我都不曾见过的!”贾芸一脸憨笑着看向张太监。

    荣国公贾源之子贾代善因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也成了荣国公!按说贾代善死后应该是嫡长子贾赦袭爵,并主理荣国府。可谁知,最后贾赦虽然袭爵,也只是空有爵位,最终倒是由贾政袭了爵产。

    贾源为何如此行事?谁也不曾知晓。

    谁让他是荣国公!

    当年的荣国公贾源究竟有多让人钦佩?

    他以一袭白衣进入庙堂,又以战功袭爵。不止如此,最后还以一己之力抬整个家族入四门八公之列。并位列八公之首。

    虽然贾演和贾源两位兄弟都袭了爵。但是荣国公贾源袭的是镇国公。宁国公贾演袭的是低一级的辅国公。

    不过在金陵,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贾府的这两位国公爷。兄弟两人年纪轻轻便已成人中龙凤。

    早年先皇踌躇满志,举兵收复失地,大扩疆土。

    是荣国公贾源最先站出来白袍换铁甲,跟随先皇驰骋疆场。

    几番奇谋立了功,自己招兵买马扩充队伍,这才把兄长贾演招进子弟军。

    从此,贾氏兄弟,兄长在阵前冲锋陷阵,小弟在帐中运筹帷幄。两人天衣无缝的配合竟屡破奇兵,战功赫赫!

    功成名就之后,兄长贾演敕封为宁国公,封一品爵。后由其嫡长子贾代化袭了二品爵,再由嫡长孙贾敬袭了三品爵。贾敬一心修道,便把爵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贾珍。

    而荣国公这边,许是由于偏爱。由贾代善袭了爵之后,还连着荣国公的名号也一并给了他。贾代善虽把爵位给了贾赦,贾源却还是为贾政,求了差事!

    至于荣国公为何要这样做,这么多年贾府里全都闭口不谈。

    贾芸隐隐感到,这其中必有隐情。

    “说起来,我倒是听过你们老荣国公的不少事迹。要说宁国公是武将出身,这是众所周知的。可荣国公却是文武双全的!当年我们才进宫,闲了就听宫里的老人说起过。你们荣国公虽是以军功起家,却在受封之后大力开办书院。”

    “竟有此事?”贾芸问道。

    “虽说你们家的书院如今只为着你们贾府子孙读书方便,可你知道,当年荣国公开办书院之际,也就是你家书院最鼎盛之时,谁到此来附学过?”张太监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

    “是谁?”贾芸心想着最大最大也不过就是王爷了吧?

    “先皇!”

    “竟有此事?”贾芸不敢置信。

    “你们曾祖贾代善曾是皇帝的伴读!你说说你们家的书院有多大的名气!当年皇上南巡,就住在你们府里,竟达到六次之多!”张太监咂舌说道。

    “可是后来,织造局却是因何停办呢?我们府里怎么就不在主理了呢?”贾芸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

    “这,我竟不知,对此,宫里也是讳莫如深的!”张太监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过伴君如伴虎倒是真的!你既接手了这个行当,也须得兢兢业业才好!”

    说到这里贾芸忽然想到了什么,“敢问老内相,皇上是因何瞧上我们的丝绸的?”

    起先,他不过是以为是那些王孙贵胄向皇上说起。

    “你竟不知你这丝绸的名气?已经火到番邦去了!听说那边特来朝贺,点名要进你这丝绸过去呢!”

    贾芸听了,一下子懂了。

    接下来的日子,他不停的扩充着织造队伍。大肆选购织机。金陵此地的织机竟达到了三万台之多,男女工人也有五万余人左右。依靠丝织业为主的本地人氏达到了二十万人之多。

    说丝织业成了金陵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为过。

    贾芸依刺绣手艺挑选出了当地最出色的绣娘,许以高薪厚禄,聘他们专注于龙袍的制作。

    又同时让三万多台织机日夜不休的运作,为的是扩大产量。

    曾经的织造局织就的丝绸,是专供皇家和亲王大臣使用的。

    贾芸的丝织业即将遍布大江南北。

    还是张太监的一席话瞬间点醒了他。

    小小的丝绸竟能有如此大的功劳。贾芸虽不知道曾经的织造局是怎么消失的,但是如今想要得到皇上的御口亲赐,只能凭借自身过硬的本领!

    贾芸深知他所织造的丝绸可不仅仅就是丝绸,四四方方的一块布料,却能抵得上千军万马!

    果然,在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番邦订单之后,皇上下令给金陵知县,要他重整织造局!

    “世兄,这个重任,我可就交给你了!不瞒世兄说,咱们金陵的丝绸突然崛起,皇上念我有功,此事之后,我就要高升调往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