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影江山 » 第23章 九響遗章(1)

第23章 九響遗章(1)

    指点江山,乐轩,清乐崖。

    当最后一个音符被空中悬浮的传音石成功吸收,并向双阳城传去时,此届礼乐节也随之落幕。

    悬崖边,亭亭少女撤下右掌,手掌一翻,只见空中那枚不断旋转的传音石光芒逐褪,逐渐缩小,最后被收回掌心。

    “乐轩之内,除了萧霞学姐,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了吗?”女孩儿看都不看身后之人,一脸嘲讽。

    “那授业阁呢?不是一样至今无人?”主亭内,抚琴少年反唇相讥道。

    “哦?原来高高在上的乐司,眼中就只有指点江山的授业阁啊!看来,我还真是高看了,呵!”闻言,少女直接不屑道,转身就要离去。

    “蔺雪晴,你不要太过分!”虽然气愤,但慕容星究竟无言以对,他只能强忍着不让自己发作。

    “一年前,你的境界便已如此。而今,你依旧如此。你当真以为山上之人全是傻子,看不出你琴武早已止步?萧霞第二?哈!什么萧霞第二!不过是乐轩自织的一个梦幻罢了!”说完,少女再也没有停步,甩身离去。自始至终,她都不曾正视少年,哪怕一眼!

    迎新仪式结束之后,指点江山上又开始了一年新的工作,尽管乐轩和授业阁间的小摩擦仍旧存在,但倒也相安无事,直至乐轩再次动作频频,所有人都隐隐感受到一股来势,一股来自乐部的汹汹来势。

    首先,乐轩前任代教萧霞在下山一年多后归来。

    其次,就在萧霞归来的第二天,乐傅师青璇立即发出公告,乐轩将独力操办下一届,甚至以后的礼乐节。对此,除了院长上官棠和授业阁之主岑明远有所疑虑外,其它五部意料之中的无异议。

    这虽然显得有些旧事重提,但再次传出时依旧引得一片哗然。渐渐地,有人开始记起当年传音石未竟之事。

    众人只知,在那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山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尝试,包括萧霞、乐傅本人在内,甚至是其他夫子,不管是否为了那个诱人的奖励。至于最终的结果,大家依稀记得,似乎是谁也没有找到解决之法。也因此,很快就有人猜想传音石的取代之法应该是被找到了,甚至已经被证实。

    然而八部之中,谁也没能调查出究竟是哪一学子提出的方法,哪怕是乐轩内部之人也不得而知。再加上师青璇本人也对此无任何回应,这就使得一切更加无迹可寻。

    至此,虽然一切都还是只是猜测,但大多数人都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这个消息终究还是太过突然,干系太过重大。

    尤其是联想到当初众人的努力程度,他们都坚信此取代之法不可能是乐傅等人找到的,但乐轩里的那几个新秀却是很值得怀疑,尤其是那几个领军人物。因为想要做到此事,事实上也就只有那些对音律有相当了解和研究,在乐理上有相当造诣的人才最有可能。若事实真是如此,那乐轩的未来,他们无法想象。

    然而,也有些人正好持与此相反的看法。

    由于此事始终不得任何线索,所以,就开始有人对是此学子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他们认为乐轩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只不过是乐傅本人在玩老把戏罢了。而最根本目的也不过是想让乐轩再博一次众人眼球,以提醒她乐轩高高在上的地位,毕竟这也不是乐轩第一次这么做。也因此,不少人都开始期待,想看看她这一次又要如何收场,其中就包括授业阁之主岑明远。

    渐渐地,这个声音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到后来直接发展成以授业阁为代表的一派观点。而此声之所以能越来越大,主要还是因为后来的一个赌注,一个在授业阁和乐轩之间的赌注——

    由于这种中伤性言论的不断扩大,指点江山上很快就形成了三种态度。一个是乐轩内部的支持态度,一个是以岑明远为首的怀疑态度,包括授业阁,剩下的则是那些与此事不干的中立、观望态度。

    为防止事态严重,八位儒者再次聚首众议殿召开学子监会议,而会议最终的结果是,岑明远和师青璇两人在会上一言不合而打起赌来。众人只知道双方赌得很大,但具体有多大,八位儒者对外皆是守口如瓶——直至后来赌注的具体内容被传开时,无论是乐轩还是授业阁,双方都倒抽了一口气。

    就在赌约立下不久,乐轩又行一举,直接出乎所有人意料,震惊整个指点江山。乐轩拟定将以《九響》前两響作为下一届礼乐节开幕曲,并让有意参与者申请考核。

    这一次,所有人心里都彻底没谱了,哪怕是乐轩内部之人也有些拿不准。

    甚至有人质疑,这究竟是不是乐傅在明知会很难收场的情况下的疯狂之举——就算输也要输的一鸣惊天?既然闹了,那就干脆闹大点,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不成功便成仁,她乐轩也没什么损失…

    质疑不仅仅出现在乐轩内部,即便是在授业阁里,也传出声音——乐轩连《九響》都搬出来了,如此动真格,难道就真只是为了一搏眼球?

    …

    射部,白翎校场。

    “《九響》?玉洁学姐,那是什么?”练习一结束,这群渐脱稚气的孩子就都跑到身后香鼎旁,坐在草坪上拉着这位头缚玉钗的黄袍女子的手,问东问西。

    “你们在山上这么久?怎么连《九響》都没听过啊?”对方刚把话说出口,就直接被其中一个少年打断了,奚落道。

    “就你知道得多!那你来说,也正好让学姐歇一歇?”女子身旁的那个小女孩儿直接白了他一眼,见对方不再做声,女孩儿才接着问道:“玉洁学姐,《九響》是什么?为什么大家听说后,就立即坐不住了呀?”

    “其实,我知道的也很有限,只是因为在山上待久了,所以才了解一些。就我所知,《九響》其实是一卷琴谱。据说其创作时间可追溯到史前的天胤时期。根据一些古书记载,说是一位大贤在目睹了山河破碎的家乡后,由感而发写下的绝命之谱。”黄袍女子看着周遭围坐的孩子们,耐心地解释道。

    “啊?原来是古物啊?”女孩儿惊讶,“怪不得!”

    “嗯。但大家最初都认为,琴谱内记载的曲谱是根本无法弹奏的。因为琴谱上既没有记录点拍,也没有记录音在古琴上的第几弦、什么位置等具体弹奏之法,唯一存在的就是几个异常简单、但却也十分陌生的字符,根本不像什么琴谱。因为就算是我们接触到的最简洁的古谱也都比它详细。所以,最开始谁也没能看出个究竟,于是就有人开始猜测那并非真正的琴谱,应该只是以古老文字留下的有关《九響》的线索。”女子顿了顿。

    “那后来呢?线索被破解了吗?”少年也开始不解,其实他所知也不多,于是也开始认真地聆听道。

    “没有。因为后来才发现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线索,确确实实就是要找的琴谱。”女子摇摇头。

    “啊?怎么会…?”众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