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影江山 » 第20章 佚名者之信(2)

第20章 佚名者之信(2)

    “不必想那么多。”见其如此,师青璇心中涟漪再泛,欣慰道:“此事虽然一时不能完竟,但至少现在看来,也并非不可能,这些时候的努力究竟没有白费。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必操之过急。”

    “知道了,师父。”萧霞暗自点了点头,眼下,她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转眼又已是半年光景。这段时间,指点江山上平静如常,并没发生什么大事。虽然新念之事依旧进展缓慢,但师青璇依旧备感欣慰,因为乐轩的学风渐渐地好了很多,一些天资本就卓越的孩子,在刻苦之下也渐渐脱颖而出。

    直至这一年夏末秋初。

    清早,还未出门的师青璇就听到了门外的“咕咕”声。她打开房门,发现原来是院中亭榭上落了一只黄颈羽的信鸽。

    师青璇有些意外。

    也是,山上各部都有为夫子专门设立的办公场地,如果是山上的某个学子又想要提建议或者意见,大可直接投书信,根本没必要这样。至于她本人,也已经很久很久没给谁写过信了,放出去的信鸽也大都飞了回来。

    “难道是当初没飞回来的那些?”师青璇走了过去,直至她走得更近些,才发现鸽子腿部确实绑有一支信筒。

    师青璇放飞信鸽,打开信笺,当她看到信上的内容时,竟目露一丝难得的精芒。若此时还有其他人在,必能看出她表情中此刻极力隐藏的一丝意外和惊喜!

    信中的内容极其简单,只有寥寥数句,但师青璇看得却是格外认真、仔细:

    民女云湘,慕名已长。

    冀入门下,报德明煌。

    闻长有难,容女陈详。

    乐律有声,器乐有性。

    引琴一弦,余者同鸣。

    一琴双分,一鸣皆鸣。

    修有强弱,绌于相形。

    一人三化,大小难清。

    易强为弱,化整为零。

    人琴同一,共鸣偿失。

    躬已由湘,愿长得偿。

    字数虽然不多,但娟秀而不失遒劲,嶙峋之间自显风骨,可奇怪的是书信的落款却是匿了名,只有一个小小的花标,除了之外便再无其他任何信息。

    对此,师青璇略感诧异,但没去深思,而是将注意放在了信的内容上,她在思索对方提及的方法。

    “易强为弱,化整为零。人琴合一,共鸣偿失。想法与霞儿不谋而合,皆是通过化整为零。但不同的是,对方认为假借共鸣之力可进行偿失…这可行吗?乐阵奏演中,管弦间的共鸣现象是一个足以让宫廷乐师都头痛的问题,但对方却声称已亲身实证。民女云湘,云湘…对方并非我所识之人。但观此信内容,对方却知我之所急,而且还提供了方法,看来是个‘有心’之人。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身份,但落款处的花标却是很特别,酴釄,为什么是酴釄?莫非是…”师青璇想起一个地方。

    第二天,乐轩内部,清乐崖。

    “师父,你在做什么?”萧霞好不容易从棋斋脱身回来,就远远看见师青璇在崖边主亭下摆弄着身前的两张琴,一副十分小心的样子,这让她微微有些讶异。

    那几乎是两张一模一样的琴,虽然看似很普通,但任何修乐的学子都知道,山上的教学用琴是断然不可能如此相似的,因为相同的两张琴在使用时很容易引起共鸣,哪怕是间隔相当远的距离。特别是阵演期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严重时会直接打乱琴者的节奏与步调。

    所以,一直以来山上的每一张教学用琴在制作时都会格外注意,或在制作方法上,或在材质上都会有所区别,就是为了帮助乐修消除共振现象。也因此,山上的乐修在制作自己的用琴时,往往会对琴弦等核心材料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都喜欢使用稀有之物作弦,不仅仅能提升琴身的品质,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材质相同而引发的共振。

    作为这一代乐傅,师青璇显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

    “验证。”师青璇没有多说。

    “验证?”萧霞有时会觉得,这个师父的心思还真不是一般地难猜,早上还让自己去调查那只信鸽,现在就…

    “验证?师父,难道是…您找到偿失的方法啦?”

    “还在验证。”师青璇没有直接回答她,道:“对了,让你调查的事情怎么样了,怎么说?”

    “师父,我已经调查清楚了,那只信鸽是是半年前棋斋的封夫子要去的。据他说,是聿玵城的一个朋友亲自跑来向他要的。至于那个朋友的信息,封夫子没有透露,而是让我转告您让您亲自去一趟棋斋。”萧霞不解,不知道对方怎么又突然对这种事上心了,难道是有什么关联?

    虽然好奇,但眼下萧霞最好奇的还是对方所说的“验证”,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竟会让这位乐傅大人开口验证呢?毕竟之前众学子的建议可是不值一看,更经不起推敲。而自己的方法虽然也有可取之处,但犹缺最后一环,更不要说验证了,萧霞心痒难耐,继续问道:“师父,到底是什么方法呀?”

    “聿玵城?是他亲口告诉你的吗?”师青璇还是没有回答她,她左手轻轻抚过左侧那张琴上的一根弦。

    “是的。为确定那只信鸽的流向,我先走了一趟白翎校场,让任夫子帮我查了一下记录,是之后才去的棋斋。您不知道,就因为这件事,封夫子竟然又和我赌棋,还好这一局到最后我赢了,不然可又得师父去赎人啦!”萧霞故作委屈。

    “呵呵,谁让你是山上唯一赢过他的后辈。”师青璇莞尔,“既然他都亲口这么说了,那应该就是了。”

    只见师青璇左手轻轻一勾,随即耳边响起一声悦耳轻鸣,几乎同时,右侧那张琴上的所有琴弦也纷纷动了起来。

    “霞儿,过段时间,为师要外出一趟,山上就交给你了。”师青璇目光如炬,陷入了深思。

    “嗯?师父要下山?去哪儿?”萧霞不及反应,“不验证了吗?你走了,谁来验证?”

    “谁想到的,便由谁来验证。一切等我回来再说。”说完,师青璇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