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清竹纪年:三清山 » 第22章 过江闲谈

第22章 过江闲谈

    郭家车队午时从院城出发,末时抵达江岸码头。这里仍属于东林道院地界,只要过了清江,对面就是青竹观道观所在地。

    车队众人全部下了马车,纷纷踏上摆渡的大船,因是过江,码头边停泊的船只体型很大,可以同时容纳数十辆马车一同登船。

    船家非要等渡船满员,才可发船。

    此刻郭家众人分散在船舷甲板两侧,或吹着江风,或两两散散,聚作一团,扯着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话。

    郭忠与张映秋,将郭嘉拉到一旁,继续先前未完成的交流。

    面对父母困惑不解的目光,郭嘉也是老老实实,将得到这瓶清心丸,前后来龙去脉,本本分分说了一遍。

    他没有添油加醋,反而故意略掉一些情节,以免让父母听到后操心。事情的大概讲清楚,张映秋用手护着胸脯,神色十分紧张。

    “你个竖子,怎胆量如此之大,闯下这泼天祸事,若是被那施家记恨在心,哪怕我等都护你不得。”

    觉这自己说话口气有些重,她又补充道,

    “我们这没有什么背景的人家,在这道院向来是谁都不敢得罪,你外祖父虽是监院,可你却姓郭。”

    张映秋有些担心儿子安危,说出的话口气虽然冲些,不过满满都是关爱之情。

    只是按照她一贯的说话方式讲出,旁听之人,非情商高者,根本就听不出来,话音里满满的关切之情。

    郭嘉两世为人,如今第三世。于人情达练一途,早就修成正果。自然明白娘亲心中焦急,

    “娘亲还请放心,昨日我碰到舅舅,他是说外祖父即将升任,洞庭道院院长,届时我们举家跟着搬迁,这施家又能奈我何。”

    郭忠闻言,不由咦了一声,

    “此话当真?”

    他却不常在道院里走动,而是执掌楼王阁。

    虽贵为阁老,管着阁里监斋、笃行和知客,在辖区一阁之地,十数个庄子里,可谓是呼风唤雨,予取予求。

    但楼王阁地处偏僻,他对道院内的人事变动,消息向来不大灵通,因此对于这最上层的事情,根本毫不知晓。

    郭嘉点头肯定道,

    “外祖父已经去洞庭道院,主持本次童子试,道政司的任命,不久就应该下达。”

    洞庭道院作为青竹观的,下一层级行政单位,职能上两者虽是隶属关系,人事上却属道政司直辖。

    院长可是一方大佬,是道门真正意义上的中流砥柱,执掌一院之地,对任何事情说一不二,主宰着当地两三百万群众的命运。

    青竹观只有建议权,却没有任命权。

    张映秋闻言大喜,父亲高升终归是好事,虽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己虽已成了郭家妇人。

    可娘家愈是兴旺发达,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就愈高,对子女的助力就愈大。

    她虽在多年来童生境界止步不前,晋升基本无望,可对子女们,还抱有深深希望。

    宽慰了父母心思,郭嘉也出言问道,

    “爹爹娘亲手上那瓶清心丸,却是从何而来?”

    郭忠听到儿子询问,也没有任何隐瞒,将郭间登门拜访一事,细细道来。

    只是临了,却是一声长叹。

    “你那郭伯伯,却与你擦肩而过,这次一别,下次可就是给他送行了,虽然你们不曾见过彼此,但有他这份心意,届时你可要去他灵位前上炷清香。”

    郭嘉听罢,心里也是有些唏嘘,

    这天地之间,三个元历内,不知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又发明了多少修行功法,天道循环之下,谁又可得长生。

    嘴上十分乖巧,

    “那是一定,不提他千里送药的情分,单凭与父亲的感情,我自是要去祭拜一下。”

    郭忠微微点头,又出言教导儿子,

    “嘉儿可须谨记,人在人情在,人去两下散。喜事不告不得去,白事却可不请自来。人生于天地间,临终送上一程,却是应有之仪。”

    谈罢清心丸,郭嘉两代人,又聊起了八卦,郭母言语间,都透露着对施伽峰转世灵童身份的羡慕。

    郭嘉听的烦了,语气有些不屑,

    “娘亲切勿艳羡,哪怕转世灵童,被佛门接回恢复金身后,能达到三品修为者,也是少数。”

    “不要相信佛门放出的谣言,将来成就至少都是三品打底,那全是诓人的诳语。”

    “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谜。这修为境界提高,哪有那么容易?要醒得全世宿慧,又哪里容易?”

    “对于邪修可以炼成人丹,对于妖魔鬼怪,可是滋补圣品,他自己修行怎样不好说,助推他人修行倒是蛮给力。”

    “整日还得藏着掖着,躲在家里不敢出去。偶尔出门在外,也不敢大声说话,生怕被别人知晓,被恶人或妖鬼惦记上。”

    郭嘉为了劝慰娘亲,说的甚是生动形象,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夸张,但大体上也基于事实。

    张映秋一下子,被自己这儿子给逗乐了,心头积攒的嫉妒,也在几声笑骂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家那般前途成就,怎的到你嘴里,就成了歪路歧途,自己不学无术,还诋毁中伤别人。”

    “我看你这次童子试,到底能不能过?”

    见娘亲话题转到了童子试上,郭嘉神情不仅没有严肃起来,反而笑嘻嘻的,露出一副无赖相,

    “我若是过了,爹爹娘亲可有什么奖励?”

    郭忠闻言,不禁冷哼一声。

    “这次录取名额从10个减到5个,难度相比往常,可是大了不止一倍。你虽有清心丸助力,又岂可口出狂言,言之必中?”

    听到这话,张映秋可是不开心了,立马出言反驳,

    “你这是什么话?儿子考不上,你这当父亲的脸上还是有光不成?”

    说着,就要动手去拎郭忠耳朵,郭忠向来惧内,不敢躲避,只得任妻子施为。

    郭嘉见状,噗一声笑了出来。

    “爹爹实在多虑了,我若不考则已,下场参考,不敢说取得案首之位,中个小小童生,却是手到擒来。”

    张映秀听着,美目连连,

    “我就说我儿子最厉害,娘亲抚养你这么多年,对我儿的天资道性,可是比谁都熟悉。”

    “你那爹地,平常忙于公务,对你们了解不多,娘亲却是朝夕相处,好歹娘亲也中过童生,不是没开道禁的凡人。”

    “我儿行事向来低调,却是道经上所言的大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今次童子试必中,娘亲对你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