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一十章 汪府偶遇

第二百一十章 汪府偶遇

    “当家的,我先带着兄弟们去周宅,那里都是女眷。”

    方楠知道牛聚明担心他的安全,找个借口准备把部队都带入城中。

    掷弹兵身披半身钢甲,“椭圆”形八瓣盔上,插着一根尺高翎羽,肩扛插着刺刀的火铳,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跑进城中。

    郭都贤连边军都没有见过,此时面带艳羡之色,轻抚短须不住点头。

    当董飞虎率领翠衫骑兵进城时,四周衙役和捕快,对他们衣着和装备议论纷纷。

    郭都贤指向队列:“和光兄,这便是威震大凌河的翠衫骑兵吧?”

    “果然是支劲旅啊!”

    “郭知府过誉了!”

    方楠拱手笑道。

    “我来为方总兵引荐一下,这位是大河商号汪福光大掌柜。”

    “汪福光见过总兵大人。”

    那名中年商贾走了过来,向方楠拱手施礼。

    汪福光,(14911556)明代盐商。字世耀,别号西溪,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业鹾东海,贾盐于江淮间,“艘至干只,率子弟贸易往来,如履平地”。择人任时,筹得先机,遂累资巨万。时海寇四逸,有侵徽州之势,先后捐金数干,筑城为御。

    “原来是个徽商。”

    方楠心中一动,想到明朝商贾三分,晋商,淮商,徽商,各居其一,眼前这个汪福光以盐粮闻名,能与九江知府称兄道弟,实力也不容小觑。

    “呵呵呵呵”

    “久仰,久仰。”

    方楠拱手一笑,随即还礼,显得文质彬彬。

    进入郭府厅堂,郭都贤整理衣冠,向方楠深深一楫:“郭某代江边贫苦窑工,向方总兵致谢。”

    “郭兄谬赞了!”

    方楠马上双手将郭都贤搀起。

    几人落座后,郭都贤轻轻叹道:“这几年,景德镇瓷器销售不畅,造成大量官窑倒闭,虽然本府几经努力,仍有几百户瓷匠蜗居于江边,生活难以为继。”

    “前几日听闻和光兄建窑收容工匠,此举甚是令人钦佩。”

    “今日将汪兄请来共攘义举,定能解匠户之饥寒。”

    “原来拉赞助搞民生,提高政绩自古有之。”

    方楠想到这句话心中一乐,向汪福光拱手笑道:“汪大哥即然有心助困,我们不妨将附近州府贫困匠户,一同招募过来,在九江建窑可好?”

    “如此便会有千户之众,这个体量可不小啊?”

    郭都贤眉头一皱,不禁有些担忧。

    方楠潇洒打开折扇,在胸前轻摇了两下:“方某占八成,汪兄占二成即可!”

    “哈哈哈哈”

    “方总兵果然是沙场悍将,做起生意来也这么有气势,汪家小有资财,还是让大河商号占八成吧!”

    汪福光出面,就是为了帮助郭都贤排忧解难,怎么会甘居方楠之后。

    方楠轻摇折扇笑道:“方家工坊占六成,福光兄占两成,这事就这么定了!”

    “另外两成做为新婚贺礼,赠予义兄牛聚明和他的妻子周素婵。”

    “哦”

    汪福光惊疑了一声。

    “方总兵所说的牛聚明,可否是德州方家工坊的刘大掌柜?”

    方楠轻摇折扇点了点头。

    郭都贤这时有些困惑,心说当下经营瓷器,不赔钱已经是很难得了,这个方总兵怎么还会赠人股份?

    汪福光经商多年,他在方楠轻松的运筹中,感觉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建窑烧瓷到像是一个很赚钱的买卖。

    他当然不会急吼吼讲出心中疑问,汪福光现在最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刚才他听伙计议论,江边停靠了一艘航行异常快速的福船。

    大河商号所有生意,是沿长江展开,一切货物都要依靠船运,所以他对此非常关注,还亲自去码头上看了一下,当他看到侧弦十几个炮窗时,心中不由一动。

    汪福光去年购置了十几支铁壳漕船,和一艘硬帆动力的三号福船,但都是货船,上面并没有安装火炮。

    这几年生意利润下降,他开始关注海贸,平日里对于航速快装配火炮的船支,变得也格外在意。

    席间觥筹交错,几个人所聊之事也逐渐宽泛起来。

    汪福光举杯敬向方楠:“听闻和光老弟的座船行驶甚快,不知其中有何玄机?”

    “呵呵呵呵”

    “不过是在船中加装了一些机械而以。”

    “福光兄,对海船很有兴趣啊?”

    方楠随即反问,他感觉汪福光肯定是还有下文。

    “这几年海贸不好做,不然的话真想尝试一下。”

    汪福光盯着手中酒杯,略带惋惜的说道。

    方楠轻摇折扇:“海贸生意之所以难做,不过是因海匪众多,风险过重而矣。”

    “若有坚船利炮,所忧之事,不过浮尘尔。”

    汪福光叹了一口气:“大明所造福船,安装不上多少门火炮,而且还没有航速上优势,若遇海匪必然在劫难逃,和光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老弟的座船,不但拥有众多火炮,而且船速快捷,到是可以一试。”

    方楠挥动手中折扇,略一沉思:“江边所泊,只是用于测试火炮和机械的样船,还算不得上贸易用船。”

    “莫非老弟还有更强的坚船?”

    汪福光闻言眼神一亮。

    “这个嘛还真不好说,若福光兄有暇,几日后可以随小弟去德州一游。”

    方楠看出汪福光对海贸兴趣浓厚,便想拉他入伙,减少工坊投入,毕竟一支贸易船队,至少由十几艘商船组成,加上几支战船,在海战中才会更俱优势。

    “呵呵呵呵”

    “即然方老弟相邀,福光便一同前往,久闻德州工坊船酒双绝,正好也见识一下。”

    几年前,大河商号便进入经营瓶颈,汪福光曾考虑过海贸生意,但无人引路,也没有坚船利炮,他也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只能望洋兴叹。

    昨日在江边看到福船之后,他便看出那是艘用于海贸的战船,故而才找到郭都贤为他引荐。

    而方楠考虑的是,凭借一己之力建造战船,消耗过巨,工坊营利支撑不起,能拉到一个人参予,便会增加一分海上力量。

    几个人相谈甚欢,直到掌灯时分,方楠和汪福光才告辞离去。

    走出郭府,方楠突然看向汪福光:“萧姑娘现在可在府上?”

    汪福光喝了些酒,反应有些慢,面对方楠询问,竟然愣了一下。

    “萧姑娘正在府上,她与家女年纪相仿相交甚欢。”

    “但她名气甚大,老哥不好认她为义女,只好以兄妹相称。”

    “难道方老弟与萧姑娘是旧友?”

    方楠并未回答,只是面带微笑看着他。

    汪福光几天前答应田见秀购粮,无非是看在萧思音背后的香音楼,与王丰和曹鹏这两个公子多有关系。

    他常年在商场奔波,拎得清人情世故,如果能救下萧思音,今后他在京城便多了一份人情关系。

    虽然他在北方产业并不多,但两大宦官的关系网,那也是遍布天下。

    让他失望的是,田见秀并没有挟持萧思音,但他在酒楼却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刘宗周,便将他们一同邀请到府中做客。

    萧思音与汪福光女儿相交甚欢,在汪宅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与香音楼迥然不同,更近似于童年时经历过的生活,感觉自己像是变成一个普通人家的小姐,与汪桃儿每日嬉戏于亭台楼榭之间,于是便想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

    但外间已经传出她被人劫持的消息,所以才想出了拜汪福光为义兄,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用来消弥传言。

    汪家大宅占地很广,修建的也十分幽静,刘宗周感觉这里不错,准备休息几天后去“白鹿洞”拜访几位好友,所以才住了下来。

    汪福光与方楠在茶楼聊了大半个时辰,笑谈这次劫持事件始末,见天色以晚,两人便约定明日拜访汪宅。

    一缕琴音由花园中传来,方楠和汪福光寻声望去,一个身穿青色道袍的老者,正在竹亭中轻抚琴弦。

    两人缓步而行,不知觉间,变成了踏在琴声上行走,一种沧桑意境在神志中散开,使人感到,倦恋,期望,舒适,而又变得迷茫。

    这个老者的琴艺并不是很高明,但每一根琴弦拔动,却能使人感觉到一种韵律与气息融合后,沁化入身体之中,似在帮你去协调呼吸和脉动。

    它并不束缚你,也不似在引导你,让你能寻得着,却又抓不住。

    似天地在你面前,又似空冥无形。

    两人随琴止而停步,这时以经站在竹亭之前,老人消瘦的脸颊上没有一丝表情,眼神之中已经满是池塘中的红花绿叶。

    目光流转,落在了方楠的身上,老者眼神之中,透出了一种活泼,一种纯真。

    “过来坐吧!”

    一个并不苍老的声音传来。

    方楠和汪福光躬身施礼迈入亭中,盘坐在老人身侧。

    “刘大人可否收在下为徒?”

    方楠在琴声中感受到一种铮铮之气,但与战阵杀伐威势不同,蕴藏着磅礴坚定的意念,他想领悟其中真髓,所以开门见山拜师。

    “破局之人呐!”

    刘宗周感受到方楠身上的气息,神色稍稍凝滞,细心揣摩片刻后,他略带兴奋的叹息道。

    “老夫教不了你什么,连那个小丫头也教不了!”

    说着又指了一下在池塘中,戏耍的萧思音和另一个女孩。

    小舟载着两女在碧波中自由荡漾,萧思音一双玉手,在蓬莲之间轻轻舞动,两只蝴蝶悠悠落在她的掌心。

    萧思音慢慢将双臂伸开,而蝴蝶仍然在手掌中跳动飞舞不肯离开。

    一阵花香传来,萧思音张开双臂,迷醉的呼吸着芬芳,两只蝴蝶似是也嗅到香气,飞向头顶盘旋着振翼轻舞。

    “咯咯咯……”

    银铃般的笑声传来,几滴水珠已经落在了萧思音身上。

    女孩子清脆的嘻闹声在湖面上荡开,青葱般玉手挥扬在水上,挑起阵阵涟漪,晶莹如串的水珠在小舟上飞舞,然后又落到两人衣裙之上,渐渐渗入其中缓缓晕散开。

    清脆笑声,飘荡在池塘中,如微风般吹皱一池碧水,似在平镜中绽放开的花朵,水榭中随之生出一丝春色。

    方楠感觉自己此时出现,会干扰到萧思音快乐生活,心中开始踌躇起来,不知道现在应该是去相见,还是默默离开。

    “青萍无水则枯,小伙子去吧!”

    刘宗周微笑着说道。

    方楠听懂其中含意,转而想到,他现在不仅是萧思音至亲至近之人,而且还是她的眷恋,是她的依靠,承载了她的欢乐和幸福。

    想通曲折,他缓步走过去,跨上廊桥那一刻,两个女孩子便停止打闹,看着方楠向她们走来。

    萧思音瞪着明媚的大眼睛,轻轻咬着唇角,盯着他一步步走出廊桥,踏在栈头上。

    “为什么不笑一下呢,千里而来只为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