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四十七章潜入辽西

第一百四十七章潜入辽西

    方楠派出杜鞍组织庄丁镇守在临清和藤县两处,只要发现刘泽清有不轨异动,立刻就踹了他的大营。

    隐藏在临清的几千庄丁,一方面是防范小股流寇潜入山东骚扰运河,另一方面向北可以支援工坊,向南可以防范刘泽清。

    清晨,方楠在鬲津河边,蹬上一艘沙船,在埕口换混动福船前往辽西,随行只有董飞虎的夜不收营。

    他不知道随着战事发展,崇祯是否会调“千里营”出关,所以先行堪察锦州,大凌河堡一带地势,以及关宁军与建奴的战力。

    万一“千里营”奉调加入战局,自己也不致于一无所知。

    方楠在埕口镇换乘新式混动福船,顺便巡视了一下船坞,发现增加一百多名船匠之后,战船建造速度加快了许多。

    张大山在一旁解说正在建造的战船,见四周没有人,偷偷对方楠说道:“只要不缺银子,两艘战船会很快建造完毕,只是那百余门火炮需要尽快预备了。”

    “大明之内,好像没有谁能够批铸造,听说只有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有这个能力。”

    “只是……只是这个价格嘛,估计低不了,八十门外购青铜炮,还不得五万两银子呀。”

    “这么一算下来,新造的两艘战船,成本差不多要八万两。”

    “这要放在地上,是多大一堆银子?”

    “啧啧啧~”

    “东家,有时候想起这些事情,老佩服你了,若大个工坊月入万两,竟然还借有外债。”

    “牛”

    “你小子,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我说你这都是和丁成学的吧?”

    方楠笑骂着推开了张大山。

    “咱们自家生产的火炮,你要想办法不断改进提高性能,毕竟外购青铜炮只是短暂填补空缺,长久以往,舰炮还需要工坊产出,若是工艺停滞不前,你就去皂坊炼油脂吧。”

    “我还是去研究火炮吧!”

    张大山话因未落,几步就窜到一丈之外。

    皂坊初建时,他就参与过提炼动物油脂,那个味道是今生难忘。

    张大山落荒而逃,那个模样逗的方楠哈哈大笑。

    离开埕口港前,方楠留给张大山一封书信,并且细心叮嘱。

    “过几天用铌银子就找周先生,他有办法解决。”

    “记住,半年之后这两艘战船,一定要能下海,但凡工坊造出来的火炮,都搬到船上去,至于欠缺部分,就先拖一拖,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

    张大山猛点几下头,突然间似乎想到什么,对方楠说道:“当家的,战船建造的耗费数额不要告诉别人,特别是方宝,他最近很冲动。”

    方楠呵呵一笑:“放心吧。”

    午后,在埕口码头上,张大山,何伯,向新式福船和五艘马船组成的船队不断挥手,看着方楠率领船队缓缓驶离港口。

    两天后,方楠抵达觉华岛,如果不是在航行中,需要照顾马船航速,福船至少能够提前半日到达。

    临近港口时,为了不引起关注,方楠提前命令船工熄灭锅炉,单靠硬帆航行。

    他只在觉华岛停留一晚,第二天一早,船队便直奔大凌河口。

    深夜,方楠带上小豆子和二十名护卫,乘坐沙船顺大凌河逆流而上,在晨雾掩护下,渐渐接近大凌河堡沿岸。

    清晨,沙船抵达大凌堡东侧河面上,方楠趁晨雾消散之际,爬上桅杆顶部的眺望台,抽出千里镜,观察三里外的大凌河城。

    首先步入眼帘的,是周长不过三里的大凌河城,外围环绕着四层距离不等的壕沟和几十座大小不同营寨。

    此时,城外建奴大营中,已经升起渺渺炊烟,而城内却不见一缕烟雾。

    眼前此景,让方楠想到大凌河城已经被围困了十八天。

    粗略估计,即便城内粮食并未完全消耗殆尽,此时该也是所剩无几了。

    一阵蹄声由远渐近,几队建奴马甲,正挥鞭策马向河边跑来,显然他们发现了方楠乘坐的沙船。

    观察完大凌河城与周围建奴营寨的情况,方楠命令船工迅速操船沿河而下,在巡逻马甲到达河岸之前,消失在薄雾之中。

    红日高升雾气渐散,方楠看到两岸村镇凋闭,农田荒无早已不见人迹。

    沿河庄户尽数被焚毁,残垣断壁满目疮夷,空中不时出现翱翔的鹰隼,发出阵阵鸣叫围绕着废墟盘旋,视线所及之处尽是凄凉景像。

    方楠心里有很多疑惑,祖大寿为何就那么笨?会被皇太极困在城中?难道祖大寿对皇太极的到来,一点也不知道吗?

    大凌河城,不但是锦州门户,更是明军进攻和防御的先锋,祖大寿率领关宁军,至少要在百里之内设有暗哨和夜不收。

    但在大凌河战役初期,祖大寿应该是有机会率领队伍,逃离大凌河城,为何在是战是退之间犹豫不决,而最终却是下定决心坚守。

    方楠推测,无论是朝廷还是孙老督师,以及辽镇众将,都没有想到,此次皇太极下定决心,并且调动了蒙古诸部,加入这场战役。

    而且近段时间以来,关宁军与建奴之间的战斗,并不处于劣势。

    祖大寿考虑到城内有一万守军,若建奴敢于攻城也不见得轻松容易,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相信肯定会有大批援兵赶来,所以略一犹豫之后,便选择了坚守。”

    据周茂兰推测:皇太极近一年来,都在分化瓦解蒙古族诸部,而且在与科尔沁部等蒙古部落会盟之后,正在准备与林丹汉一战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崇祯二年,皇太极破边墙围困京城,虽然占了大便宜,但是他也看到了建奴与明廷之间,国力上的悬殊差距。

    虽然山陕民乱和各地灾害频发,但以建奴当时的实力,只能获得局部战役胜利,并不具备推翻明朝,统一全国的力量,所以退而求其次,制定先统一蒙古诸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战略。

    关宁锦防线和关宁军,如同明朝横哏在建奴前进道路上的一面盾牌,使皇太极突袭大明时耗时费力。

    历史证明,尽管皇太极想尽各种方式,最后也只是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才招降了吴三桂,彻底将这面盾牌推开。

    吴三桂若不被建奴招降,后金很有可能,无法入主中原夺得天下,最终会被一个新倔起的王朝荡平。

    沐浴着出升的朝阳,缕缕晨风涤荡着方楠的思维,他站在船头回想后世记载和当下信息进行整理,对眼前这个时代又多了一层认识。

    船队沿着海岸线向西航行,只用了半天功夫,就驶过小凌河口。

    “是这里吗?”

    方楠在地图上点指一个位置。

    董飞虎看了一眼,又眺望几里外,岸边郁郁葱葱的矮山和丘陵。

    “老爷就是这里了!”

    “船队再向前航行三里,就会看到一个凹进去的小海湾,四周都是矮山隐蔽性很好。”

    “海湾中有一个码头,小的以前常在那里用酒,与一些松山堡的兵卒交换人参。”

    船队渐渐驶入海湾,方楠站在船头,看到岸边有一座两丈宽,长十丈由木方建造的码头。

    上面的木板多有破损缺失,看样子使用多年了。

    福船只能在岸边半里外下锚,方楠率先乘沙船靠岸,同船一个总旗的夜不收,看到沙船靠上码头,迅速上岸展开队形警戒。

    每个夜不收,都从布包中取出一件黄绿色,缝有头套像布袋一样的长袍。

    他们快速把长袍套在身上,然后用一条细绳,在腰间系住。

    现在的夜不收,整个人只有手脚,眼睛露在外边,如果长袍是白色或黑色,会显得非常阴森恐怖。

    董飞虎带队在山中训练时,经常会被蚊虫叮咬,曾经造成几名士兵中毒。

    因此他找人缝制了一件黑色长袍,用来遮严身体,防止蚊虫叮咬,在获得方楠批准后,夜不收营中开始装备。

    另外,董飞虎还缝制了一套,白色与黄色相间的迷彩长袍,用于在冬季穿着。

    夜不收头盔去除了冠缨,变成光秃秃的蛋壳状,也用迷彩布料包住,只在前沿上设置了一个兵乓球大小的缨座,插着一根只有三寸高的绿色羽毛。

    士兵背上使用迷彩布制成的装备布包,里面装着在马上使用的踏张机弩,腰挎两尺短剑手拎马铳,跟随小旗飞快奔入树林,片刻后便消失不见了。

    董飞虎取出一件长袍帮助方楠穿上,只不过这件长袍,面孔部分留了出来。

    没用上半个时辰,夜不收营剩余两个总旗和所有战马,全部通过沙船转运蹬上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