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五十九章 蹬城血战

第五十九章 蹬城血战

    “快!快!快开炮……”

    李守锜扯着嘶哑的喉咙,急切催促着身边护卫。

    “咚咚咚”

    二十几门提前拉回的三寸青铜炮,架上寨墙连同虎蹲炮一同开火。

    轰鸣的炮声,吓得李守锜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他暗暗发示,今后再也不带兵作战了。

    “太血腥了,这哪是升官获赏的捷径,分明就是在玩命啊!”

    在半里外,肆无忌惮射杀明军的建奴骑兵,听到炮声心中一惊。

    还没来得及作出应变,几十颗弹丸就呼啸着穿过。

    这是摧枯拉朽的一击,弹丸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撕断战马和骑兵的身体。

    鲜血卷挟着残肢断臂,在空中飞散出一朵朵血雾。

    两名牛录额真也是久经战阵,马上吩咐手下,拉开队列间隙,使用骑弓继续猎杀明军。

    “明狗狡猾”

    阿敏此时眉头一皱,轻轻骂了一句。

    虽然看到追杀势头放缓,他仍然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此时,在壕沟外的一些军官,在慌乱中镇定下来,开始组织周围士兵,沿着壕沟列阵。

    明军杂乱撤退的场景,渐渐平静下来,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到壕沟外的阵列之中。

    一面面盾牌,参差不齐立了起来,长矛斜指,在盾牌间隙中伸出,组成抵挡骑兵冲锋的阵列,挡住大多数羽箭。

    明军伤亡情况,立刻得到改观,士兵紧握盾牌长枪的双手,渐渐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李守锜发现战情稳定下来,用衣袖擦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忽然感觉智慧,又重新占据了大脑,连忙吩咐身边护卫,推出大营中的拒马和弩床,加强外围防御,提高反击力度。

    两万名在壕沟外列阵的明军,虽然看到吊桥已经空了出来,但他们并没有撤回大营。

    此时面对五百个建奴骑兵,他们心中升出了一种自信。

    在拒马和床弩推出之后,他们似乎感觉到战胜面前敌人,并非是什么难事。

    “士气”是什么?

    没有人能够摸得着,也没有人能够看得见,但它却能够让人感觉得到。

    李守锜这时也正在体会这种感觉。

    火炮仍在发射,虽然有两门因炮手操作生疏炸膛了,但其他炮位上的士兵,却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而是打得越来越准。

    李守锜似乎嗅到了“获胜”的气息,随之身体也渐渐放松。

    这一战损失很大,但主力仍保存下来,而且还“败而不溃”。

    虽然会以惨败收场,但也堵住了某些人的嘴,没有人还会称其不敢一战。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他率领的是一支未经战阵的卫所兵。

    “只要没打光老本儿,我襄城伯的封号,也不会有被削夺的危险。”

    心神放松下来,李守锜突然想到儿子李国桢。

    “不知道他去伏击建奴,现在怎么样了,这小子可是家中独苗,千万可别有闪失。”

    他不知道,李国桢自从遇到方楠,就开始了遵化战役的酱油之旅。

    而方楠现在却突然想到,自己本来就是个打酱油的,这怎么还打到了风口浪尖上了呢?

    他与家丁们一样,都是手举盾牌握着投矛,微躬着身体盯向越来越近的建奴。

    双方相距六十步时,建奴停住脚步,摘下步弓开始抛射重箭。

    方楠身体向下蹲,后面一排家丁,把盾牌立在他手持的盾牌之上,形成一面盾墙。

    这都是他平日里,与浒山和吴彪,在一起琢磨出来的套路,所以加入阵列中,也是轻车熟路。

    “射!”

    浒山指挥剑盾手,首先射出一波弩箭,落入建奴队列中。

    几十人在这次齐射中,被强劲的弩箭夺去了生命。

    方楠打制的箭头,可都是三刃螺纹形,并且有三寸长。

    弩箭破甲能力非常强,为此他还花了不少银子,每次打完仗,士兵都会收回来的。

    方楠透过盾牌间空隙,看到建奴将步弓上举,箭雨在家丁们头顶上,带着尖锐的啸声飞过,落到后面剑盾手阵列中。

    叫喊声响起,方楠一听,便知道大概有三十多个剑盾手中箭。

    发现家丁组成盾墙防守严密,牛录额真立刻指挥手下更换目标。

    “好狡猾的建奴”

    方楠轻轻骂了一句。

    “举盾挡箭”

    随着浒山喊出命令,后方传一阵哗啦啦的声响。

    剑盾手纷纷举起盾牌,抵挡落下来的羽箭,踏张弩发射速度,比不上建奴的步弓,对射下去用不了几轮,就得被人全部射杀。

    场面顿时陷入被动。

    方楠只能发起冲锋吸引火力,掩护身后的剑盾手装填弩箭。

    在他的命令下,家丁们半蹲着身体,上举盾牌,开始向建奴推进。

    一波箭雨如冰雹般,噼里啪啦砸在钢盾上。

    方楠看到一支羽箭正好射中了靴尖。

    他拨出箭杆扔到旁边,活动了一下脚趾,轻轻呼出口气。

    方楠示意身边家丁加快步伐,使建奴感受到压力。

    前进了二十步。

    方楠已经感觉到重箭射在盾牌上,传来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且也变得更加密集。

    几轮箭雨后,方楠在家丁的叫喊声中听出,至少已经有五人中箭了。

    “放”

    浒山的口令声再次传出。

    利用方楠前推掩护,他抓住时机,指挥剑盾兵完成一次装填。

    飞蝗般的箭雨,落入建奴人群之中,瞬间又带走了几十条生命。

    黑云龙的百余名家丁,这时跑上城墙,在剑盾手之后抛射了一波羽箭。

    虽然距离稍远,杀伤效果不太大,但却给建奴带来选择上的难题。

    三个小方阵明军,前后列于墙墙之上,到底该射谁呢?

    方楠此时推进到三十步距离,为了不让黑云龙家丁暴露在建奴弓箭之下,他大喊一声

    “冲啊!”

    举起盾牌,方楠站直身体向前冲锋,跑了十几步后,抽出投矛奋力掷出。

    建奴匆忙间,只能用步弓去拨打,但投矛飞射的力量,不是羽箭能比的。

    所以只能将投矛打偏,却不能将投矛击飞,略微偏离目标的投矛,仍然是飞进人群之中。

    投枪跟弓弩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是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尽管初速慢,但是在近处投掷时,常会击穿包铁盾牌,或是将木盾击碎。

    二是在近战中可投可刺,运用方式很灵活。

    三是给敌人造成的心理震慑很大(试想一下被投枪穿透的惨像吧)。

    几十根投矛掷出,在建奴人群中造成比羽箭更大的创伤,同时也带出一阵惨叫声。

    方楠抽出铁剑举着盾牌,迈开大步迅速顶了上去。

    他磕开建奴挥出的武器,与家丁们一拥而上,用钢盾凶狠撞击建奴身体。

    城墙上马道并不宽,只能并排站下十人左右。

    方楠这群家丁,身体要比建奴强壮,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战斗磨练,冲撞和拼杀技巧也变得纯熟。

    在两支队伍短兵相接的那一刻,家丁迸发出来的力量,对建奴甲兵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虽然建奴甲兵身体,普遍强壮于一般明军士兵,但与这些依靠身体和力量,入选的家丁相比,还存很大差距。

    引以为傲的搏杀技巧,在狭小空间中无法施展,各别身强体壮的建奴,与同伴形成不了合力,在方楠家丁聚力一撞之下,前排人的身体顿时失去重心。

    方楠铁剑在盾牌边缘用力刺出,扎进一个步甲身体,拨出铁剑后,他发现尸体后面一个建奴,在身体不稳的情况下,还向他挥出一刀。

    方楠左手盾牌向上一举,同时铁剑由盾牌下方刺出。

    捅刺速度要快于挥砍,所以铁剑先于落下的腰刀,刺入建奴身体。

    尸体溅出的鲜血,沾满了方楠右臂,当马甲身体被刺穿时,挥砍出的腰刀,才先发后至落到了盾牌上。

    方楠急忙推倒尸体,继续向前顶撞,此时他已经落后左右家丁半步了。

    看样子,戳大树的练习,并没有白做。

    方楠斜眼看到左首刘胜,他随手刺出一剑,就毫不费力破开建奴身上两层甲冑。

    那种流畅度,如同将铁剑刺入纸糊般的身体之中。

    家丁贴身搏杀,好似与敌人进行一场拔河比赛,用力量主宰了战场。

    建奴大多是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被铁剑洞穿身体。

    队尾几十个甲兵,面对气势汹汹冲来的家丁,心生怯意掉头就跑。

    可是他们速度再快,也没有快过羽箭。

    在连续两波箭雨覆盖下,一个牛录建奴,被尽屠在这段城墙上。

    方楠回头看到黑云龙的家丁,已经守在南门上,挥舞铁剑带领家丁,杀向西城墙与南城墙的结合部。

    李国桢一直站在后方跳脚观望,把战斗过程全部都看在眼里。

    此刻,他心中十分震憾,平日里他经常出入军营,观看过一些操练。

    但与此时鲜血飞溅的生死搏杀相比,是两个场景两种概念。

    他看到方楠率领着一群如同狗熊般凶猛的家丁,用一种近似于碾压方式,将传说中凶悍的建奴推倒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