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五十章 穷兵难战

第五十章 穷兵难战

    蓟县,古称渔阳,位于通州东北二百余里,是京城北御的重要屏障。

    天刚过午,城门前车水马龙甚是热闹,与它地不同,路人之中,少见商旅过客,皆是操着各色口音的兵壮。

    “看样子崇祯决心可不小啊。”

    方楠还没有进城,就感觉这里已经变成了个大军营。

    “当家的!当家的!”

    声音未落,丁成和吴石头便由路边茶棚里冲了出来。

    在守城士兵惊讶中,敏捷跳上马车坐在方楠身边。

    “当家的”,是土匪头子的称呼,他俩当街大喊,吓得几个士卒把刀都抽了出来。

    但看到方楠等人穿着,都是军官模样,才知道他们是在胡闹。

    这才又把刀插回鞘中,只是脸色不太好看,嘴巴开合像是骂了几句。

    半个月没见,两个人现在已经都是把总,但是见到方楠后,又变成小喽啰似的作派。

    只是二人除了穿着制式八瓣盔和鸳鸯战祅,他们还套上了之前缴获的锁子甲。

    多日未见,方楠此时也非常高兴。

    “你们俩个怎么跑这里来了?”

    “兄弟们分开时互相留下了部队番号。”

    “只是没有想到,几天前我们都被抽调到这里的一支民团,才知道浒山哥,被刘之纶调到民团当了把总,在他帮助下,才把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知道当家的这几天到,所以我们俩在这里等了两天。”

    丁成小嘴不停,一口气把这些天经历讲完。

    “兄弟们都还好吗?”

    方楠关切的问了一句。

    吴石头伤感的叹了一口气。

    “有六个人没有过来报到,估计可能不在了,接到调令能来的话,十天前就该到了。”

    众人闻言,皆是默默无语。

    方楠在蓟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在两人引领下,赶到石门大营。

    石门是个地名,正好处于蓟县与遵化的官道上。

    在万历朝时,依托隘口修建起一座关卡,成为蓟县东大门。

    石门镇外的官道边,依次排列着八个大营。

    方楠走进其中操练声最为响亮的一座,因为他对这里传出的口令极为熟悉。

    有丁成和吴石头陪同,卫兵并未阻挡。

    方楠走进营寨,首先看到一个容纳千人训练的校场,八百多个衣着杂乱的青年,在场地中正进行队列训练。

    一名三十来岁的三品文官,在浒山和吴彪陪同下,正在巡视操练。

    看到方楠走进大营,浒山面色一喜,连忙引领文官向场边走来。

    方楠猜到这个人便是刘之纶,所以当先迈出一步,双手抱拳躬身施礼。

    刘之纶左手轻捋须髯,微笑着点了点头,伸出右手虚扶了一下。

    “久闻方小英雄勇悍过人,精通操练之法,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侍郎大人过誉了!”

    方楠这几天也没少打听,又结合历史上的记载,知道刘之纶是个热血书生。

    见他态度亲切,方楠生出不少好感,言语中也非常恭敬。

    看到方楠身后,站立整齐的五十个壮汉。

    刘之纶眼晴一亮,拱手笑道:“元诚今日将这营弓兵交予方千户,希望来日能看到他们扬威沙场。

    走进大帐,刘之纶在舆图上大概讲解了一下战况。

    “皇太极此时正在进攻昌黎,抚宁。”

    “几日来,皇上连续下旨,催促民团增援永平。

    “但实力相差过大,元诚也只能进行佯动,希望能够减轻建奴对山海关的压力。”

    讲到此处,刘之纶神色一暗,面露些许无奈。

    “咳!”

    见方楠等人在侧,刘之纶轻咳了一声,振作精神看向舆图。

    “只是永平,滦州一线,都是平原丘陵地势,民团装备不齐,无法野战获胜,现在也只能围绕遵化想些办法了。”

    “方千户请看。”

    刘之纶手持一根细木棍,指向石门东南侧,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脊。

    “这条山脊由两条东西走向的山岭接联而成,一直延伸到遵化城南几里外。”

    刘之纶手提木棍,落在“三角山”东侧的“百草顶”。

    “这里因与羊角山相临,所以百草顶山脚下,形成一片可以通行的谷地。”

    “后日,方千户率领本部八百弓弩手在此结寨坚守,保证退路畅通,刘某便可率五营人马,在百草顶东北侧十里外的娘娘山立营。”

    “别将吴应龙率两营民团,隐于遵化城北三十里的罗文域,这样就完成了对遵化攻击部属。”

    “如此,便形成兵临遵化之势,建奴就不可能会视若罔闻,置之不理。”

    “若没有援兵到来,准备妥当,民团顺势便可取下遵化城。”

    方楠在旁边不但看得明白,同时发现,在这次战役中,明军在驱逐建奴这个根本目标下,指挥系统并不协调。

    孙承宗在山海关一线指挥部队稳扎稳打,而崇祯此时却急吼吼调兵侧击建奴。

    在全局上看,崇祯做的也没有什么问题,若不给皇太极增加一些牵制,那么孙承宗所坚守的山海关,压力必然会更大,皇太极也不能轻易撤走。

    在这次战役中,真正让崇祯担心的是山海关,这个关隘他丢不起,失去了就不一定能够再拿回来。

    刘之纶走后,方楠又看了一会舆图,然后走到帐外观看士卒操练。

    他看了一会,感觉这八百弓弩手太过脆弱,马上找来浒山,让他挑选出三百个身体较为强壮的士兵习练刀盾。

    方楠没有打算与建奴进行阵战,所以不准备让士兵们使用长枪,去练习长矛方阵。

    他感觉只要能将盾墙立好,只要不在平原地带与建奴对抗,有五百弩手居后,自己也能进退自如。

    即便面对十倍骑兵,他依然不会畏惧。

    “小楠!”

    浒山语出忧虑,告诉方楠一个能让他吐血的消息。

    “刘之纶原来只有七营人马,而这支部队,是在你来之前刚刚组建的,至今为止还没有发放过任何装备。”

    “这也就是说,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八百士卒,不但没有硬弩,甚至连根木棍都没有。”

    看到浒山尴尬的笑容,方楠心中突然升起,想要找到刘之纶踹上两脚的冲动。

    经过浒山解释,方楠才知道刘之纶为什么会找到自己。

    原因只有两个字“经济”,也就是省钱。

    刘之纶组建民团,大多数都是新兵,但都参加过防守京城的战斗,获得崇祯和内廷大力支持。

    说起来,装备比边军还要强一些,而且还配备了十几门青铜火炮。

    但在皇太极离开京城之后,刘之纶又扩充了三个营头,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所以物资装备都还没有跟上。

    京城刚刚解困,崇祯手里也很紧,拿不出多少钱给他打制刀枪盔甲,刘之纶便想到了保护银车入京的方楠。

    方楠进城时动静很大,吸引不少人关注,刘之纶当时也在街上。

    他发现方楠等人,身背的踏张弩,都是采用便宜的材料制成,灵机一动便想组建个弩营。

    “弩”这种武器,便于新兵掌握,而且杀伤力也不错。

    如果使用方楠设计的廉价弩具,可谓是一举多得。

    弩具制造并不难,但善于指弩营的坐营官却并不好找。

    刘之纶不知道方楠被工部分配到了盔甲厂,所以他在兵部,没有找到相关军藉资料。

    但他却发现浒山在京营的信息,然后才知道一群老兄弟和方楠的下落。

    浒山把事情前因后果讲完,又再怀中掏出一张千两银票。

    “刘之纶现在也没有钱,只给了这么多。”

    方楠没有伸手去接,而是坐下盘算起来。

    “崇祯给刘之纶五万两银子,扣除八个营一万多人,三个月粮草和响银的预留,也就剩不下来什么,能给自己一千两,也算是可以了。”

    “但这些钱还是太少,平摊下去,每个人只能获得一两银子的装备。”

    “一两银子,能装备什么武器?”

    “加装苏钢的踏张弩,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看样子只能砍树自制木弩了!”

    “可那玩意真不耐用,而且力度也差了不少。”

    方楠很纠结,他到是真想给士兵们每人发根木棍。

    叹了一口气。

    方楠吩咐宋桥,去蓟县购买八千斤孰铁,用来打制铁剑,盾牌,和踏张弩上部件以及箭头,剩下的钱,买一些牛皮和丝绸,制做弩手用的皮手套和弩弦。

    话说老兄弟们曾经戴过的鹿皮手套,现在可是用不起了。

    动物筋腱就不要想了,丝绸在韧性和弹力上都比麻绳强很多。

    安排完一些杂事后,已经是深夜了。

    方楠看了一会孙子兵法,便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百草顶”位于三角山东侧,与明月山相临。

    方楠在谷地山腰上伐木结寨。

    在哨楼上,他取出卢九德的千里镜,虽然只是八倍镜,但也能看到东北十里外刘之纶的营寨。

    到了百草顶后,虽然没有武器装备,但方楠也没有让士兵放弃训练。

    队列训练只有在早晚各进行一会,其它时间都用在“捅大树”这个新增项目。

    在树林中,每各士卒都拎着一根三尺长木棍。

    口中发出“嗬!嗬!”的呼喊声,面对一棵大树奋力捅刺。

    随着每一棍刺出,树皮渐渐被刺破,树身上也被戳出小洞。

    到了两寸深时,士卒便会换一个位置重新练习。

    之所以这样训练,是因为建奴战兵皆是全身披甲,而且相当一部分都身着双层甲。

    即在夹铁绵甲之外,披一层锁子甲,还有少部分披挂环臂铁甲。

    普通刀剑都不能对其造成伤害,即使长矛手,如果力气不足,也未必能刺穿双层盔甲。

    虽然锥形铁头弩箭可以破甲,杀伤效果很好,但基数太大,方楠也打制不起,只能选用普通铁箭头,而且还是“缩水版”。

    在兵种分配上,方楠可不会按照刘之纶的想法来。

    “弓弩营”

    还是算了吧!

    “全弩手部队太脆了!”

    “必须组建多兵种合成部队,只有具备战术多变,才能应对不同环境下的战斗。”

    为此,方楠还与浒山和吴彪商量了半天。

    所以最后确定,三百刀盾手使用二尺半长五斤重的铁剑,其余的人全部使用踏张弩。

    方楠看着抖动的大树,心中一乐。

    暗自嘀咕。

    “唉~,这些树木和山神爷爷可不要恨我啊!”

    刘之纶在千里镜中,看到百草顶上树木,晃动幅度虽然不大,却有些不自然,心中很纳闷。

    但他一时间也无暇顾及这种小事。

    昨天晚上,宋桥将购买的熟铁和物资运到百草顶。

    当夜方楠就召集五十个懂点打铁的士兵,围绕着十个铁炉,开始打制单面甲,刀盾等装备。

    方楠估算了一下时间,自从刘之纶抵达遵化城南的娘娘山开始,已经过去三天了。

    遵化城中千余守军,和三屯营建奴兵马却异常安静。

    除了第一天派出几十个哨探,在娘娘山和百草顶几里外察看一番,再就没有什么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