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汉代秦一家永流传

第一百七十三章 汉代秦一家永流传

    潼关,墙体脱落,关门散落一旁,敞开着的关隘在无声地告诉女客人萧三丫,昔日秦国引以为豪的如铁雄关,而今已是供行人自由进出的路口,那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已丧失殆尽。

    一个声音在高叫:“进来吧,都到家门口了,难道又不认识尔干爹走过的路了?”

    原来是刘季阵营的老将雍齿,为了避开项羽,他奉刘季令率关下军驻军此处,随机应变。他在招唤愣在原地发呆的萧何大人的女儿。

    凡读书不精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总喜欢用多愁善感来表达自己读过书。读书只读一页,做事只做一半的刘信也学人感慨一番,他挤出几滴泪说:“始皇帝陛下终其一生,为了天下大同,他强制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尽举国之力修建了直道,驰道,万里长城等。英明一世的始皇帝本以为他所创建的秦王朝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流传万世不变。他至死也想不到,那个大同盛世转瞬之间就灰飞烟灭。”

    “走吧,快去向主公交差。”雍齿看着刘信的马车上的东西说:“留一头猪或一只羊给老叔,省得送去主公处,主公再发落别人送来劳军,多费一番周折。”

    “不。”萧三丫阻止了刘信,对雍齿说:“这是奉主母令给主公送的慰劳物资,不能这么流失。”

    “好,好,好。毕竟是萧大人的闺女,知道听谁的,不听谁的。要不要再派几名士兵护送?”

    “不用。凭干爹的名气,关中谁人敢阻拦俺们。”

    入关后的情景,更令刘信与萧三丫吃惊,不仅无一兵一卒,连百姓也只有少数老弱病残。

    他们好不容易见一户门边坐个老人,于是围过去问:“老人家,关中这么穷吗?”

    “唉,自赵高抄斩始皇帝全家,陈胜借天下震惊之时造反,进关进贡的人就少了不少,到二世元年,赵高斩杀李斯满门后,天下全反,秩序大乱,就无人再给关中献公粮了。只吃不进必然坐吃山空。”那名秦国老人长叹不止说:“始皇帝陛下死得早呀,他要多活几年,赵高敢抄他满门?六国之人谁敢造反?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越这关门半步。始皇帝呀,你为什么不活到七十古稀呢?熬死赵高,谁敢杀尽你的子孙?政治秩序怎么会乱到无法收拾。”

    “现在说这些屁话都是无用之谈。”刘信转而问:“老人家,家里有吃得吗?俺可以给尔一点。”

    “吾有数日不知饭味了。长大仁者入关路过时发的粮吃光了,如今项羽为首的群魔入关后,一天比一天乱,如此下去,天下人生不如死哟。”

    “老人家,没有主食光吃野味会死人的。”

    “哪还有什么野味。如此荒凉,却不见杂草丛生,尔知为何?”

    “被尔等吃了。”

    “对,能吃得都已变成了屎,要是还有能入口的,哪能不见人影?每日都有人饿死家中。知道老朽为何忍冻挨饿而未死吗?”

    “为何?”

    “老子要看看在巨鹿杀吾关中二十万青壮的魔鬼傻蛋项羽,看看这个狗日的模样。记住他,而后老子再闭眼蹬腿,走黄泉,入地府,向吾主始皇帝陛下禀报。”

    “他不是从此关进的关中吗?”

    “老朽当日进山采果子去了。”

    “老人家当年一定是一位南征北战的英雄。”

    “当年曾随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贲父子征服楚国。唉,做梦也想不到,今日楚人却是灭秦的主角。二代爵爷的传人王离败得是无还手之力。”

    萧三丫重上毛驴说:“老人家,太平世就要到了,今年夏收一定是个丰收季。”

    “就这么完了?”刘信呼天抢地大叫:“始皇帝所创的天下大同十几年就完了,祖宗秦非子所创八百年基业也完了,上天没给嬴氏后人留下一点点养家糊口的寸土。”

    “尔是六国的子民,怎么为暴秦伤心?”

    “俺们也曾是大秦朝的子民。”

    “俺提醒尔,要是在主公面前感叹暴秦亡国,可不要忘了说暴秦该亡。虽说主公是打着陈胜的为长公子雪恨,诛杀奸臣赵高的旗号进的关,但是秦不亡,胜则无利可图。”

    “尔说曾经天下无敌的暴秦会不会再生?六国能原地复活,秦国就不能?”

    “秦怎么复国?始皇帝全家死光光了。嬴姓后人子婴都命归阴了。”萧三丫坚定地说:“接收事实吧,灭亡了的朝代,就如埋进坟墓的死人,没有再爬出来的。风水轮流转亘古不变。”

    “太快了,始皇帝抛下后人升天,前前后后,三年整,后人就输光了老本,六国旧贵兵进咸阳,放火烧城。入秦王宫戏弄嫔妃,奸淫宫女。”

    “嫔妃宫女就如同衣服,穿过就脱,旧了就换,没什么可惜,怕只怕,一旦天下人如同尔一样忘了这是项羽造的孽。”

    “项羽是主公的兄弟,尔可要懂得尊敬。”

    “尔呢,身为刘家的男人,一点也不懂主公的心思。政治悟性还不如一个整天大大咧咧的疯丫头俺。”

    “俺只知道项羽入关时十路人马,威风凛凛地踩着秦国本土如入无人之境,第一路英布为主将,共敖为先锋,第二路章邯为主将董翳副之。第三路魏王豹,陈平为先锋;第四路韩王成,杨喜为先锋;第五路赵王歇,陈豨为先锋;第六路燕国上将臧荼,栾布为先锋;第七路项羽亲自坐镇军中,曹咎为先锋;第八路申阳,第九路司马卬,第十路司马欣。另有数十路烟尘般存在的各色武装。”

    “尔自家的事还未拎清,却对项羽的事如数家珍。”

    “俺也是为主公着想,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拉倒吧,尔是听教习审食其说的。他作为绣衣营主管坐在家中,知道天下事。”萧三丫嘲讽过刘信后说:“知道吗?主公说了,他与项羽是好兄弟,他为长,应该让着小弟。他的就是项羽的,所以他愿意让出整个关中。”

    “尔也是听审教习说的吧。知足者常乐。俺刘家能有今日的荣光己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何必人心不足蛇吞象。”

    “刘肥与刘辟非一定不会象尔这样说。”

    “为什么?”

    “不知道。就是感觉你不象个男人。值此乱世凡有血性男人必争,争才能赢,赢才会有,有名份、有土地、有权利是富贵的前提,懂吗?不要说尔不争也活得很好哟,那是因为尔有主公这样的叔叔为尔撑开了空间。”

    叔孙通,张苍请客。被任命为咸阳令,而又无法阻止群魔乱舞火烧咸阳的赵尧买单。在栎阳设宴请在秦国以外的诸侯营中效命的老秦人。现楚怀王麾下司徒吕臣;原吴中屯兵营校尉,如今随张良在韩军营中任骑都尉的杨喜;项羽营中骑司马吕马童;受赵高派遣为使与刘季议和的现在官复原职在刘季营中效力的,子婴封的二侯匡正侯王武,同王武一道助子婴杀赵高的柱天侯程处等等,做东者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互相招呼着来了数十口人,坐下后足足二十桌。负责上下打理的咸阳令赵尧只能厨房大厅来回跑着忙里忙外,没有他的座。

    “诸位。尔等中从前只有吕臣将军认识下官,俺自己介绍一下。下官曾经是大秦朝的御史大夫公廨的御史之一代理廷尉,故丞相李斯的学弟,周朝最后大儒荀子的关门弟子,姓张名苍,如今在武安侯麾下任旧职为御史。”他转头看一眼叔孙通说:“叔孙大人是大秦朝王绾为丞相时设立博士共议朝政制时的天下精英七十二博士之一。俺俩都是为避赵高之祸逃离咸阳背秦投武安侯的。”

    叔孙通不忘给主公树威,抹黑项羽说:“成功逃出赵高魔掌的卫尉来自飞大人投错了主,如今命已归阴,唉,后悔也是枉然。他要与俺们一道投到武安侯帐下,那也一定是官复旧职为大楚布衣军团的军事最高长官卫尉。他非要弃百姓投贵族,一直也没个实职,在项家军中以大秦背臣的形象不停地打拼,最后下场着实让人叹息。”

    “外面传疯掉了,说司马欣派杀手下黑手杀来将军于不备,大秦第一猛将死时怒睁双眼,他不服呀。”

    “诸位。武安侯殿下说了,一定要为来将军报仇,给所有老秦人一个交待。”

    “长大仁者,名不虚传。”

    “诸位叫武安侯的日子掐指可数了。根据初四诸侯共议后达成的共识,俺主公将升为汉王。”张苍拿起酒杯起身说:“俺主公说:‘汉中郡是秦的一部分,寡人将不辜负秦人的期待,代嬴氏而为秦主,永远与秦人共乐乐。”

    “项羽将他哥哥挤出关中王的理由是什么?太欺负人了。”

    “项羽说了,巴蜀也是秦地,加上汉中勉强也算是关中王。唉,真如他亚父在鸿门说的‘竖子不足以共谋’俺主公大度,不与他计较。”张苍举起酒杯说:“这第一杯酒,大家共祝俺主进升汉王。”

    “祝汉王陛下长命百岁!”

    “诸位。”叔孙通举杯说:“俺提议,第二杯共祝秦汉一家。”

    “俱五德而为王。”

    “诸位,第三杯酒祝来自飞与王离将军黄泉路上走好。”

    “二位将军请转告先帝,汉代秦而复国,水德重生,水火相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叔孙通拱火式地问吕臣:“将军是大秦少宰的孙子,砀郡监的儿子,如今大楚的司徒,斩杀刺杀主子陈胜王的车夫庄贾,分封时却寸土没得。咽得下这口气吗?”

    “咽不下。可是面对以项羽为首的群魔,上柱国陈婴都无法抗衡,末将也只能先咽下这口恶气,等武安侯殿下为吾等老秦人做主。”吕臣愤愤地说:“项羽竟将吾等追随并忠于楚怀王陛下的功臣排除在分封之外。他这是目无天子。”

    “将军,初四日诸侯依项羽之意议定的这么个分封法,天下能太平几时?不服者众呀,骂他的比颂的他多得多。”

    “不会比始皇帝建立的大秦朝二世而亡长。”

    “是吗?愿闻其祥。”

    “项羽应该学他哥哥武安侯,派重兵扼守大秦四大国门之天险,拒天下诸侯于关门之外,自立为关中王,俯视天下,等待谁看谁都不服的诸侯们自相攻杀到原气大伤后,再图日后发展。”吕臣摇头说:“听说他内定给前秦三大叛臣了。如果说司马欣是项家恩人,那章邯可是杀叔仇人哟。仇人成了他的座上客,吾等老人却成了多余。”

    张苍在旁叹息说:“关中绝胜地,退可守,进可攻。是天子诞生之所,项羽他自己不要,却不愿给他哥哥。这叫大恶,恶在不愿见到至亲兄弟好。”

    “他就是个自命不凡的小丑,谋天下者不要拿无知当个性,非要逞强好胜最后下场会很惨。武安侯不可学他无知者无畏,先避其锋芒,留得青山在,一切皆有可能。大志向需要大智慧。”

    在外巡逻的灌婴进帐报:“二位大人,萧大人到。”

    萧何满脸示笑地步入大厅,他谢绝所有人的让座,站着端起一杯酒说:“在下萧何奉主公令,进来代表他向诸位问声好。”

    “祝汉代秦而一家永流传。”

    “过几天,大伙就要各自随自己的主子就国了。俺主公要俺传告在坐的诸位,他会想念大家的。”

    “吾等也永世不忘代秦为汉,代嬴为主的长大仁者。”

    “虽然俺们各自东西南北谋生,但是始皇帝的教导不能忘,他老人家曾经说:‘江山相雄不相让,英雄相惜不相忘’。他还说:‘江山恒久远,一家永流传’俺主公将以他的教导作为奋斗目标,当然了离不了尔等这些老秦人的帮衬。”

    “共为水德,愿效死力。”

    这时赵尧领人上汤。萧何看一眼说:“这道菜叫山东毛驴阴阳汤。驴是在下小女从家乡沛县带来的,汤是公母毛驴的生殖器一锅焘成的。俺主公没舍得吃,特地用来招待尔等了。”

    “感谢武安侯的阴阳大补汤。”

    “在下代表主公感谢诸位不弃。最后在下叮嘱诸位一句,今日宴请将章邯、司马欣等欠大秦二十万儿郎命的排除在外,请诸位不要说漏嘴了。”

    “吾等不与他们这种不战而降,自甘为压死大秦最后一根稻草的大奸为伍。”

    “在下告辞。”萧何收住笑,转为无奈状说:“得赶紧安排全体人员,打点行装离开关中绝胜地。没办法,司马欣已经任命官员来栎阳上任了,樊哙正在与这些官员交接。俺们不与小人争一日之长短。”

    老秦人们冲着萧何的背喊:“萧大人转告武安侯殿下,汉代秦不能没有关中,要想完美就不要忘了回关中的路。”

    已经一只脚迈出门的萧何收住脚,回头说:“忘不了。更忘不了所有秦国军民。秦汉一家亲。”

    王武起身来到萧何面前说:“萧大人作为汉王集团的二号人物,一定记得去年七月,在下奉赵高密令前去楚地会当时武安侯时的事。”

    “记得。”

    “当时的武安侯殿下,如今就要成为汉王的陛下答应小的,只要向他投降,保证小的官复原职。如今小的只是官回到杀赵高前的中郎将。萧大人,小的可是子婴封的二侯之一哟。”

    “是这样的,要承认尔与程处将军的侯爵得有项羽将军认可,并且由他替楚怀王陛下宣布。可是项将军说了,封侯得战功在他人之上。所以说尔俩暂且是恢复不了侯爵了。”

    “可是作为中郎将在汉无一兵一卒。”

    “想带兵。这个可以考虑。因为这个不需要项羽同意。”

    “谢萧大人给小的建立功勋的机会。”

    “那就一道做汉王的忠臣。如今的汉王已经从梦中应始皇帝所邀来关中的长大仁者,变为了始皇帝灵魂附体的称孤道寡的人主了。”萧何不忘宣誓说:“为汉代秦将一家永流传进行到底,俺们死而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