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八十七章 天增日月您增寿

第八十七章 天增日月您增寿

    刘季为了表示对上柱国的尊敬,他与项羽道别时,留下五千人马,令曹参、曹无伤、魏无知领着归项羽节制,另外留了探子之一栾说在曹参军中,他的任务就是收集友军的情报,以便主子刘季占据主动。他自己率一万人回盱眙运粮,一路收编散兵游勇,民间壮汉,当他回到盱眙一万人马又变成了一万五千。

    陈婴听闻刘季到了,他立即迎接他。二人施礼后,刘季开门见山问:“楚王陛下可好?”

    “陛下就是一没见过大世面的娃娃,一切都是范谋士做主。”

    “范谋士只是上柱国认可的谋士,又不是楚王聘请的丞相,他有什么权利主宰楚国一切政务?”

    “沛公有所不知呀。范谋士总是以楚怀王陛下的恩人自居,有事没事就跟陛下说:要不是老朽,哪有陛下今日。说这话他还不避外人,人前人后说:没有老朽,陛下怕还是个牧羊人。”

    “他这是施恩图报。是小人行径。并且对主子毫无敬畏之心。”

    “怀王似乎也烦他,总是不阴不阳地一笑了之。”

    刘季闻言心想:真不能小看这个小放羊的,他还是有点城俯的。他又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赢得小放羊的信任,获得利益最大化,还要让范增说不出来。

    陆贾在旁笼络陈婴说:“自与将军分别,俺主子总是念叨将军的好。时时叮嘱俺们不要忘了陈将军的好。”

    “沛公仁义,是俺下山举义以来见到的最令人敬佩的头领。俺见过许多这个山头,那个山头的大王旗,都是鼠辈。唯有沛公知人善用,治军有方。沛公军纪律严明,步调一致,上下同欲,兄弟同心,必能成大事。”

    “陈将军如此高看,本爵受宠若惊。”刘季拍拍陈婴的肩说:“日后无论本爵是一县之侯,还是一郡之王,陈将军都是本爵的座上宾。”

    “沛公厚爱,末将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陈婴引着刘季来到楚怀王的不算气派的王宫,楚怀王不算勤政,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他立即坐在象征龙椅的圈椅上,接收刘季参拜。

    “臣刘季拜见主公,愿陛下天增日月,您增寿。福享万年!”

    “平身。”

    “陛下。”刘季献上佩玉说:“这是臣在泗水郡城获得的战利品,虽不是王者佩玉,但是勉强也算是上品。”

    从未见过如此好的礼物的楚怀王伸手接过佩玉把玩着,十分满意地说:“绝对的上品。沛公能有这份忠心,寡人很是欣慰。”

    “好东西都被秦始皇帝搜刮到他的皇宫中去了。他日兵进咸阳一定将王者才配拥有的绝世美玉和氏璧,缴获后献给陛下。”

    “忠臣,卿真是大忠臣。”楚怀王一脸见钱眼开的表情说:“和氏壁被始皇帝制成玉玺藏在了秦皇宫,爱卿一定要帮寡人抢回来。”

    刘季闻言心里骂:真是个贪得无厌的主,将天下苍生交给尔,老子还真不放心。他脸上堆笑一语双关回:“只要俺刘季在,就不会让天下第一玉落入他人之手。俺是楚王陛下的沛公,愿为陛下效死力。”

    “寡人自被推为天下共主以来,只有忠臣良将,没有肺腑之亲。卿是第一个向寡人进贡礼品的,也是第一个向寡人跪拜的公侯。卿是六王之后的第一公爵,无人可以替代。”

    “作为臣子,臣要岁岁进表,年年纳贡。”

    “寡人今天才知道自己是王者,卿给了寡人信心。”

    刘季的阳奉阴违骗过陈胜王,被册封为张楚国的沛公;骗过项羽、项梁被承认为刘累的七十六代孙,天下第一贵族;如今故伎重演骗得了天下共主楚怀王的信任,获取的利益恐怕会更大。

    “刘季。”范增从外进来,他大声斥责说:“尔一个老江湖,怎么忍心骗一个小孩子?”

    “范谋士竟呼天下共主怀王陛下为小孩子,尔不知道这是犯上吗?”

    “老朽与陛下情如父子,尔没有资格评述。”

    “范谋士真是狂士。主公是天下共主,是天下人的父君。尔有什么资格敢公开自诩为父?”

    “是老夫化腐朽为天子。”

    “陛下天生就是楚王室的嫡亲胤血,尔只是第一个发现者,没有尔,陛下一样会成为天下人主,因为这是天意。也是天下臣民的共同心愿。”

    “真是巧言令色,巧舌如簧。竟能将老夫天大的功劳说得一文不值。”

    以刘季的性格,有陆贾、审食其辅助,怎么也不应该对范增不敬呀?他识人那叫一个知人者智,他清楚项梁惟才施用之心,却看走眼了,眼前这个老者其实就是个读了几本书的酸儒,一文不值。认定了范增只是图有其表的空心大萝卜,刘季才敢与其硬怼。

    “施恩图报乃小人。周武王尊姜子芽为尚父,秦始皇帝能尊吕不韦为仲父是他们的自愿,不是如尔这般,整天将自己身为臣子该做的事当功劳天天挂在嘴上说。尔是提醒陛下?还是心术不正。赵高在咸阳以胡亥师父自居,就是尔这般模样。赵高是当今天下第一恶人,是前无古人的大奸大佞。”

    “尔······。”范增气得哆嗦着嘴说:“上柱国不在,尔没人镇得住了。等上柱国救魏得胜归来,老夫一定在他面前参尔一本。”

    “有话就当着至高无上的天下共主陛下的面前说,何必舍近求远?难道俺义父不顾俺们父子情,听信尔一面之词。”

    “老夫明白了,尔这是在找借口报复老朽。”

    “本爵与尔前生无仇,今生无冤,今日所谈皆是为陛下,为苍生为国事。”

    “国事。尔刘季有正事吗?一有大战,尔必在少将军项羽的身后,还有脸谈国事,国事也是尔一个泼皮无赖所能懂的?”

    “本爵好歹也在信陵君门下亲耳聆听过君子坐而论道,大小也是秦朝的小吏,学过圣贤文章,见过官场众生相。尔呢?自称读过书,认得字。请问尔识事吗?一个做臣的,到处标榜自己的功劳,尔考虑过主子的感受吗?”

    刘季是瞅准了当下范增与楚怀王的嫌隙,诱导小放羊的对范增不满。积毁销骨,只要楚怀王愿意听,刘季逮着机会就说,就有这对老少搭档分道扬镳的时候。

    “陛下为什么不说话?”范增看着楚怀王说:“陛下可不要学咸阳皇宫中的傻子胡亥,只知玩乐,不理朝政呀。”

    “露出本性了。总是抱怨别人,认识不到自己不足。敢当众指责主子不是,尔也配当臣子。”

    “范谋士一心为寡人理政,功不可抹。”楚怀王充当和事佬说:“沛公也是出于忠心,提醒范谋士不要总拿寡人当孩子。都是忠臣,还是握手言和吧。”

    小放羊有点心机,他知道自己还不具备各打五十大板的权威,在心中不愿偏向一方,压服另一方时,他来个各赏半个脸,左右都哄。呵,阳奉阴违不是下级的专利,有时上级对下级也会祭出来用用。

    刘季就是不同凡响,他开怀大笑说:“陛下,臣与范谋士是不打不成交,必有此一争,方能相容。”

    “怎么,尔也想与老夫结交吗?老夫不吃尔那一套。”

    “范谋士如此尖酸刻薄,本爵只能放弃与尔一拜了。尔老人家比本爵的父亲还大六岁,本爵本想与尔结为忘年交的。”

    “尔还是与少将军项羽结为忘年交吧,年青人好被尔蒙骗。”

    “本爵与项羽将军结的是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君子之交,是情宜无价的义结金兰,是刎劲不悔的朋亲兄弟。”

    “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尔与上柱国大人是什么之交?”

    “是神交。先彼此慕名,后相见恨晚。”

    “如此能言善辩,难怪在丰邑喝酒靠赊,吃狗肉靠蹭,花钱靠借,巧取豪夺,鱼肉乡里,还落了个好名声。”

    “本爵欠人的钱都记在账上,打了借条是会还的。”

    “用现在抢来的钱,还过去欠下的账。”

    “抢暴秦的钱还百姓的账不行吗?”

    “行,老夫说不过尔。”范增很是无奈地说:“不去濮阳攻秦,跑回盱眙抢什么来了?”

    “奉上柱国大人与少将军项羽的令,回来运送粮草。”刘季反问范增:“敢问范谋士尔筹备的粮草够前线用吗?”

    “不够,只有粗粮二万石。”

    “一石二十斗,一斗二十升(秦时换算单位),一升等于一斤十六两,总共才筹集四百万斤多点。前线俺方楚军就有十万之巨,另有被围的魏王君臣等米下锅。作为在后方筹集粮食的谋士,不懂饿兵不战吗?唉,只够一个月多点呀。”

    “这得问尔这个沛公麾下的吕释之、萧何、吕泽。沛县、泗水郡、下邳三处至今没上缴一粒米。”

    “陛下。”刘季抱拳对楚怀王说:“萧何与臣一样是楚国的官员,作为享受国家第一谋士荣誉的范谋士,没办法征得一粒米,说明他能力不足。可恨的是他不知自究,还到臣身上找理由。”

    比同龄人胡亥略聪明点的楚怀王明白这是刘季在狡辩,他于是回:“现在前方急需粮草补给,二位重臣就不要相互指责了,还是想法再多征些粮草保障上柱国与前线将士所需。沛公是不是令萧何他们多少进贡点粮草!”

    “臣这就领陛下旨,以陛下的名义令各地将军需补给运送到盱眙来。”

    “真是太有才了。”范增不得不服说:“明明是罪,却被尔变成功劳一件了。”

    “范谋士,萧何他们一定是有难处,否则不会拖延军需物资的。”刘季又对楚怀王说:“臣保证沛县、下邳、泗水郡三处上缴粮食一万石。”

    “这事可不能说大话。”

    “范谋士将心放肚子里,本爵保证十日内萧何他们将一万石粮食交到盱眙来。”刘季嘲讽范增说:“本爵给范谋士支个招,多备些大船,将南楚江东、江西的上佳大米多运点过江。”

    “说得轻巧,哪里弄大船?”

    “范谋士贵人多忘事,尔的家乡巢湖水军没有大船吗?”

    “是啊,怎么忘了这只暴秦的水军了?他们已是无娘的孩子,收编他们应该不难。”

    “范谋士呀,一个好汉三个帮。不要什么事都凭一己之力。有时候本爵还是能帮上手的。”

    范增嘴硬说:“水军的主要功能就是运送粮草的,尔作为少将军一路的运粮官能想到水军也是在本职范围内的事。”

    “还请范谋士不要忘了自己筹粮本职。”刘季转而向楚怀王告辞说:“陛下,明日臣就先亲自押运一万石粮食送往濮阳,与上柱国还有少将军会合。”

    “爱卿自便。切记粮草是前方急需的,不能被暴秦军马抢了。”

    “臣愿用生命承诺。”

    “真是一诺千金的仁义之士。承诺不悔的精神不输江东军团中的季布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