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法界封印 » 第三百一十七章 乱臣贼子

第三百一十七章 乱臣贼子

    猎刀划出一道光影,终于斩在这家运输行的脖子上。

    运输行有几支运输队伍在外运送货物,沿路一一被关卡官兵拦下,接受盘查,悄悄被拘羁起来,无一漏网之鱼。

    两万多名官兵堵死运输行大街四至,连只蚊子都飞不过去。

    “不问原由”第三分舵四百余众全都伪装为运输车行伙计,平时接单送货规矩做生意,一有任务,就会变成面目狰狞的模样。

    行迹败露,当然不愿束手就擒,拼力厮杀,寻找机会夺路而逃,亡命天涯。他们从入这一行起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这一天来了,他们坦然面对,无论什么结果。

    一批批杀手结队冲出运输行,迎面面对的是百千羽箭,未到接近官兵,都被射成了筛子。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兵匪之间,自古对立,矛盾不可调和,只要出手就会有一方倒下。

    纵使有个别带伤冲到包围圈附近,跟随法师可不是等闲视之,出手克制,打翻在地,众官兵一齐涌上,刀枪齐舞,地上只剩下一堆乱肉。

    丢下数百具尸体,运输行再无运静,法师和官兵一起,进去密集搜索,围歼漏网之鱼,封查密室、地库,洗劫干静。

    隐匿在夏国各地的上百个活动据点,全在一日之间毁灭清除。

    “不问原由”组织总部就在赤焰城赵王府。这一结果让人难以质信。

    赵公权三番五次遇刺,密令都是从赵王府中发出。赵王赵惇坐镇指挥缉拿凶手,屡次不了了之。凶手就在身边,一举一动皆在监视之下,岂能善了。

    行动之前,赵王赵惇被召至皇宫,南宫北斗皇上震怒,质问赵王赵惇可曾参与、背后指使,企图纂权谋位。

    整天叫嚷抓贼,贼窝却在府中。赵王赵惇浑身是口却也无法说清。此时,他才醒悟,奉旨看赛,原来暗藏真意。

    赵王赵惇清楚,南宫北斗皇上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与“不问原由”合谋。否则,即使在赵王府发现贼窝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南宫北斗皇上依然没有动他。

    赵王赵惇自动请罪,辞去兵马大元帅之职,请求皇上羁押在监,静等案件审理结果,还清白之身。

    赵王府所有人员均受到牵连,在军中任职,在学院学习,在外出差,全部人员全部软禁起来。

    赵公权被请到逐日城法界法术高级议会法术监狱“作客”,在案件审出结果之前,暂时失去自由。

    当然,后续赛事,赵公权也无缘参加,成为终身憾事。

    官兵搜索赵王府,于赵王赵惇偏室二子赵公平处,发现十二具死尸,尚有体温,死去不久。

    赵公平公寓暗修庞大地下室群,武器装备、矿石药材、金银财富、字画文玩……数之不尽。

    赵公平和贴身几名侍卫没有反抗,一一束手就擒。

    赵王府女眷、女仆集中看管,仍留在赵王府,享受礼遇,只是暂时失去行动自由。

    赵王府所有男丁、男仆全都控制起来,一一审讯完毕,脱离了干系,该干嘛干嘛。

    赵公平公寓的男女老少区别对待,重点进行审讯。

    审讯就在赵王府,一溜朝廷文武大臣坐堂审理案件。赵王府羁押嫌犯太多,不易长途押送。再者就近提审嫌犯,十分方便。

    更为重要的原因,这是赵王府,朝中重臣,兵马大元帅府,需以礼相待。如若用力过猛,事后会清算,谁也担待不起。

    成王败寇,英雄末路,赵公平视死如归,倒也干脆,有啥说啥,生还无望,一人做事一人当,认罪伏法。

    许多历史迷案终于露出真相。

    赵公平地下秘室十二具尸首大有来头,身份被一一弄清--“不问原由”的总舵主、副舵主、长老、三个分舵密使……全是首脑机关人员。

    官兵围困赵王府,悄然而至,做到密不透风。窥一斑而知全身,“不问原由”一干首脑见此情景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赵王府,官兵就敢围困,必定得到皇上的亲许。赵王府之外,更不用细想,便知结果。

    一干首脑没有反抗,反抗也无用。外面官兵成千上万,凭几人之力,无异于以卵击石。

    有人提议,羁押赵王府家眷为人质,与官兵周旋,谋求一条生路。

    有人倒是坦然,给予否决。夏国胆敢一举端掉“不问原由”首脑机关,遍布在外的分支机构会是同样的命运。甚至蒙国、云巅国的机构都无一幸免。

    三国皇上不会傻到单独行动,只灭一处首脑机关,打草惊蛇,任由四下分支机构爪牙四方逃蹿,等待时日卷土重来。

    生路已绝,只有坦然面对死亡。

    生为人杰,死亦鬼雄。他们谋求的是大势,不是一对一血拼的胜利。既然大势丧失一尽,也就无牵无挂。

    蓝色香癸,产于云巅国高山密林,为“不问原由”发现,经过提炼秘制,剧毒无比,无色无味,视为秘药。

    组织之人,人持一份,如遇被伤、被擒、被困等无法逃脱之情形,蓝色香癸就被启用,用于自尽。

    一干首脑,义无反顾,一一吞食蓝色香癸,结果了自己。

    众位主审、陪审,闻之动容。“不问原由”纵然凶名在外,作恶多端,生死选择之间,却是如此果断坚决,不乏一股英雄气慨。

    赵公权刺杀案终于真相大白,还牵出另一件历史迷案。

    赵王赵惇一生共有子女20多人,正室所生四子,为大王子赵公谋、二王子赵公略、三王子赵公策、四王子赵公权。侧室子女有20余人。

    赵公平乃第二侧室的长子,在家族中排名第二,年龄仅次于大王子赵公谋。

    赵公权年幼,在家族中排名十多位了。

    赵公平为侧室所生,遭受正室上下排挤,无法得到公平对待,心有余恨。从幼至青年,心中郁气积累,心性大变。

    人前表现大度阳光,背后精心算计、工于阴谋诡计。

    踏入20岁的门槛,他暗自树立一个长久宏愿。

    正室三王子赵公策,是赵公平宏伟大愿的第一个牺牲品。

    赵公平工于心计,神出鬼没,赵公策无端遭祸,遂成死案,无从查起,一悬就是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