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做军匠的日子 » 第五十七章 气质

第五十七章 气质

    事实上,朱瞻基不傻,相反很聪明,早就指定宋微星是火器研究所的一份子了。

    这笔钱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类似于研究基金的成分,花个几千两研究出一些新式的火器,这笔买卖值不值?

    不论是什么匠人,都需要有银子吃饭啊,如果不解决自身的一些物质上的需求,又如何安心发明创作?

    朱瞻基也因此如此豪横,但是没想到的这张书桌的确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专注力,能够真正坐下来通读永乐大典。

    这才是朱瞻基最迫切需要的,毕竟这是朱棣在位时期干的一件大事,作为孙子的也该读读。

    看看汇聚了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到底通读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如今永乐大典也是准备刊发阶段,只有老朱家的人才有资格看到。

    朱棣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好好读读永乐大典,随后给出一些意见,但是很多的子孙基本上都当做是摆设了。

    毕竟看到这么多本的书,谁不头昏啊?而朱瞻基坐在号称卓越紫檀书桌上,专注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气质也提高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父母甚至于丫鬟仆役之类的都被吸引了,认真的男人是最帅的。

    特别是这种平时一副玩世不恭的公子哥突然认真起来看书,还是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不仅是太子和太子妃震惊了。

    整个太子府都开始八卦了起来,围绕着平时斗鸡斗蛐蛐的纨绔太孙怎么瞬间长大成熟了?

    难道是因为某个白月光?男人努力不都是为了向女人证明?

    不论如何,太子府上最纨绔的二世祖终于觉醒了,读书不论从古至今在外人看来都是最具有前途的。

    这也是因为读书会增加内在的修养和知识,让人在做人做事上更有见底更有学识。

    另外一方面,宋微星在火器研究所每个晚上的学习都能够增加几十点的经验值,偶尔还会有上百点经验值的收获。

    因为随着火器比试过后,已经淘汰了一轮,算是精英匠人当中又录取了一半,要知道这些匠人都是京师几万人匠人当中的佼佼者。

    虽然是这段时间涌现的,也代表了大明匠人的最高技艺的水准,而且还有一个录取的标准就是潜力值,这个潜力包含了平时的一个表现,还有一个年龄!

    这一批的匠人平均年龄都在25岁左右,属于匠人之中年轻的一批,因为火器研究所对应的是大明最高的军事技术。

    所以说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年龄越大的匠人在自身对应的手艺方面虽然很有建树,但是却没有了闯劲,更有甚者直接躺平了。

    以为进了军匠内之后,每个月能够领取足额的钱粮之后,不管做与不做都能够吃饱饭,又何必去钻研?

    所以说后期的军户、军匠甚至于锦衣卫编制都躺平了,就是因为这种父子继承制度导致的。

    毕竟每个人的潜力不同,从事的职业应该是多样性的,限制于一个家甚至于一个家族的职业方向,所以不论是军户还是军匠,到了明朝中后期,他们的子孙或是去读书从政亦或者从商的也是比比皆是的,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到了永乐年间以军籍匠籍考取功名的也有不少,毕竟已经形成了常态,有名的就比如说张居正等文官也是军户出身,但是却官居一品,可见这个制度的不完善。

    但是此刻在初期,这种军户、军匠就类似于铁饭碗金饭碗一样,还是很受到青睐的,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可谓是旱涝保收。

    何况宋微星觉得自己就算入了军匠,也属于锦衣卫体系之内,到了后期拥有了权势之后,子孙后代做官封爵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他走得路子还是与众不同的,还是需要有时间去检验。

    毕竟作为穿越者来说,宋微星的起步太低了,人家都是动不动皇子皇孙起步的,更有直接穿成了皇帝,起点太高了。

    宋微星这种本身就是屁民的上班族,又如何能够驾驭得了,来到这个时代很多次都差点嗝屁了,如今能够有一技之长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丢了穿越者的脸!”宋微星不由得自嘲不已,而虽说如此,他也没有过多纠结,毕竟很多时候想得太多还是容易焦虑的。

    宋微星每天都是很充实的一天,又在继续打造着紫檀书桌,趁着木料充足的时候把另外一张给于谦准备的书桌造出来再说。

    毕竟收了人家的木雕作品,于谦的木雕作品放到现代可是价值连城啊,当然了,在这个时期于谦还只是一个御史,在京师根本不算什么。

    还算是被排挤的存在,只能以木雕作品来添补家用,简单地说于谦穷!

    读书的时候穷,做官之后更加穷了,京官的开销可不小啊,明朝的官员平均的待遇又是历朝历代最低的。

    虽说到了朱棣这一脉好过了一些,没有朱元璋时期如此,却也过得很清苦。

    没点额外收入还真的没法在北京过下去,于谦还有一手木雕技艺,也是出贾喻这一脉。

    所以说木雕手艺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偶尔雕之,也就没有职业的匠人这么熟练。

    但是可以从雕刻的手法看得出来于谦还是有两下子的,哪一座鲤鱼跃龙门,宋微星可是一直摆在家里面视若珍宝的。

    毕竟这可是于谦亲自雕刻的,底部还有于谦的节庵的字号,可谓是难得至极。

    宋微星可是知道此时落魄的木匠御史可是今后的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岳飞同级别的人物,他雕刻的东西能没有纪念价值吗?宋微星知道这座雕塑,今后可能是他子孙的传家宝了。

    此刻的话,这座木雕最大的价值还是其附加的木雕方面技艺,每次观看都有新的收获。

    还会有一些人生的启迪,这也让宋微星更加要努力在这个时代站住脚步,这才能够追上历史人物的步伐。

    不然跟于谦的差距越来越大之后,又如何能够进一步的有交集?不在一个水平的话,还是很难有共通的话题,这也是很现实的话题。

    宋微星也在想着该如何顺理成章地把家具送过去,毕竟也算是大件的家具了。

    在京师御史门前多是非啊,这么送过去,搞不好会给于谦带来麻烦,因此他也只能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