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做军匠的日子 » 第二章 千牛刀

第二章 千牛刀

    千牛刀的打造还是很复杂的,一个人还真没法完成,所以说牛大光过来也是拉免费劳动力。

    不过对于急于学习锻造技术的宋微星来说,多出点力倒是不算什么,权当是学费了。

    从古至今要学一门技术,学徒阶段都是最熬的,宋微星跟牛大光没有师徒关系,只是老乡而已,他能这么指导已经很难得了。

    何况打铁这个行当,不是光看就会的,就算真正的师傅也要通过长久的观察才会把最核心的技艺传授出来。

    在古代没有锻造机器,捶打全靠大锤小锤敲打,为了去除熟铁内的杂质,需要手工捶打刀坯。

    “叮!叮!”烧得通红的铁块被牛大光用铁钳夹到了砧子上,牛大光旋即大喊道:“砸!”

    “好!”宋微星怎么着也摸索了几个月的铁匠,知道锻打去除杂质的重要性。

    拿着大锤的宋微星挥汗如雨,每次敲打都能准确地击打到刀坯上。

    而牛大光则一边用小锤击打了几下,别看牛大光只是用小锤,他那关键的几锤没有几十年的打铁经验是没法做到的。

    抡大锤的岗位,一般学徒就能够胜任,但是掌握小锤的则是老师傅了。

    完全是凭借经验来操作,所以说牛大光也没法教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做什么,似肌肉记忆一般,要是真要说出一个三五六来的话,只能说唯有熟耳!

    “火势给加起来!”锤完之后,牛大光又把折叠锻打的铁块给扔进了火炉,让宋微星抽动热风炉。

    风速加快之后炉火内的炭火由红焰转向了蓝焰,温度越来越高,铁块烧得通红之后,牛大光又拿出来敲打。

    同样的折叠锻打的方法要来回进行了一个上午,这个时间宋微星都能敲出两三组的马蹄铁了。

    可见刀剑之类的打造起来还是很繁杂的,真正操作起来,打下手的宋微星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2级的过目不忘天赋已经让宋微星的记忆力比一般人要强上不少,因此能够记得住打造千牛刀的每一步。

    而且在帮忙的时候,宋微星能看到状态栏上锻造的经验值一直在飙升。

    知道在打造的时候锻造技术会不断地增强,如今虽然不知道这些小技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但是宋微星都记住了,类似于死记硬背,当时虽不解其意也好,有了这些步骤,宋微星打刀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模仿了。

    只要把千牛刀的打造学会了,其他的刀剑也差不多,毕竟千牛刀的刀坯是其他刀剑的修长许多,一般能达到1.2米到1.6米左右。

    形似禾苗所以在民国时期称呼为苗刀,在武术界还是享有盛名的,而在明朝,千牛刀是御林军千牛卫所持,可见这是真正的军刀样式!

    因为是十两银子级别的千牛刀,因此只是折叠锻打了一个上午。

    要是更高级别的,手工锻打几乎要几天的时间,花纹丰富的程度也会更好看。

    因为古代的铁料都是通过铁矿石直接冶炼成了生铁,然后加工成为熟铁。

    就算如此熟铁内的杂质也是很多的,需要通过手工进行锻打。

    毕竟明朝还没有空气锤的存在,所以说铁匠是一门极为辛苦的职业。

    一般寻常子弟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给做铁匠,因此铁匠这个行当越发后继无人。

    “现在到敲打刀坯塑形的时候了,全凭感觉!”牛大光看到宋微星如此辛苦居然连坑都不坑一声,可见他虽然年轻,却也吃得苦。

    算是有意指点两句,一般的年轻人干这么重的活早就牢骚满腹了,而宋微星却埋头苦干,一声怨言都没有。

    相反很沉浸在打铁的过程当中,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游刃有余,宋微星的眼神的细微变化是牛大光看在眼里的。

    塑形的过程,宋微星全程在旁边观看,这个时候体现出老师傅的掌控力了。

    刀坯烧红捶打继续烧火锻打如此反复下去,一块被连续折叠锻打了一个上午的铁块直接被敲打成了一把形似禾苗长约1.4米的半成品的刀身。

    这就是塑形的过程,每一锤的敲打都要有分寸,不然后期要进行调整就会花费不少的力气,这就是长年累月的经验!

    没有空气锤、打磨砂带等机械辅助的古代铁匠铺,打造一把刀剑并不轻松,所以说十两银子并不贵。

    而在塑形的时候又花费了一个下午,天色已暗,牛大光便邀请宋微星吃饭,累了一天了,体力消耗还是很大的。

    而这把千牛刀也只是打造到了一半,后续的话还有淬火、打磨、开刃等,而刀鞘刀颚等方面的打造也需要消耗精力和时间。

    因为价钱摆在那里,所以刀鞘刀颚的装饰不必过于繁杂,不然一般高端的刀具光是这些细致方面的装饰就要手工制作数月之久。

    不过这些倒是可以外包给专门的装饰类的手艺人,但是对于成本的消耗还是太大了。

    这种手艺活动不动就是几十两起步的,对于牛大光这种手艺人来说能自己能做的也就自己做了,反正又不是不能用!

    千牛刀还是以实用为主,不像是后世武术界用苗刀来练武展示。

    铁匠的话一天还是很辛苦的,作为征召过来的匠人,家人肯定是不能够随行的。

    因此忙碌了一天,牛大光还要负责饭食,明朝永乐年间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富足的。

    牛大光平时也会买肉,但是不会像是今日一样这么大方,有牛肉猪肉甚至还有鱼肉。

    这一桌子的菜可谓是丰富至极,铁匠怎么说都是有技术含量的,不论是完成公家交办的差事还是私人定制的,酬劳都是不菲。

    加上如今的物价并不是很贵,还是很消费得起的,对于宋微星来说,这段时间基本都是粗茶淡饭,技术不过关的他,也只能做点农具。

    但是质量跟老师傅还是很难比得上的,今天的马蹄铁算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了。

    也因此卖出去了一两银子,大部分也算是赏银,一般的马蹄铁顶多也就是四五钱就顶天了,而且还是老师傅的作品。

    “牛大叔,太丰盛了!”

    “年轻人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天多亏你了,不然这把刀也没法打得这么快。”

    牛大光说得也是实话,没个帮手的话,打造这把刀他一个人也行,不过效率会低上不少。

    如今再打一天就能出成品了,一般这种千牛刀他一个人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如果忙的话也要一周的时间,所以请宋微星吃一顿大餐也算是工钱了。

    “我就不客气了!”说实话,宋微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过荤腥了。

    为了能在北京的铁匠营胡同落下脚,他已经算是身无分文了,因此刚拿到了一两银子算是他这个月的生活费,这也是为什么宋微星会如此高兴的缘故。

    不过再过一段时间铁匠营的租金又要交了,所以容不得他半点懈怠。

    为了生活,宋微星已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