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三清托兆 » 第十八章 宁婆留

第十八章 宁婆留

    在黑旅馆中,许清如终于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安稳。

    逃离了青山精神病院的他,天真地以为可以在这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找到片刻的平静。

    然而,黑暗的梦境再次侵袭他的心灵。

    原本是撰写小说的灵感源泉,如今却变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

    不过,许清如对梦境世界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现在,这个虚幻的世界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在梦中获得的“斫木”能力,竟然能在现实中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这种超凡的能力让他有了抵抗黑衣人组织追杀的能力。

    而与四不像的战斗经验教会了许清如如何在危险中找到机会,利用一切环境中的资源来对抗敌人。

    这些经验不仅帮助他在现实世界中逃脱,更让他对梦境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他意识到,这个虚幻的世界并非单纯的恐惧源头,而是蕴藏着未知的力量和秘密。

    而现在,他正处于被多方势力追杀的困境中。他知道,想要摆脱这个危险的局面,梦境世界是他唯一的倚仗。

    因此,他对梦境世界的态度由原本的逃避转变为依赖和利用。

    许清如急切地渴望从梦境世界中解锁更多未知能力。

    他明白,面对现实中的困境,梦境世界成为了他现实世界的延伸。

    只有通过深入探索和利用这个神秘的世界,他才能战胜黑衣人组织并揭开隐藏在自己身上的秘密。

    云幕低垂,无风无日也无月,仿佛望不到边界的平原上,各式各样的怪物散布其间。

    它们丧失了理智,宛如最原始的野兽,仅凭本能行事。

    许清如心怀疑惑,是否每个怪物都像四不像那样,在体内深处隐藏着一颗痛苦的人头。

    这些人,是被某种怪物吞噬后转化为这等模样,还是为了追求某种力量而自愿异变成此番狰狞之态?

    答案暂时无从得知。

    其实在击败四不像后的几天,那时还在青山精神病院内,许清如就已经在这片平原上走出了很远。

    他曾在梦境世界中使用过“斫木”的能力,但效果并不如现实中那般强大。

    仅能通过敲击木头让一些怪物产生厌恶,渐渐离开,为他留出行动的空间。

    此时,许清如已远离最初的四不像地盘,面对的仿佛是一望无际的怪物海洋。

    他像是在沙漠中前行的旅者,茫然不知哪个方向才是正确的,只能漫无目的前行。

    就在今天,许清如终于遇到了一个拥有理智、能够与他交流的活物。

    起初,他以为这又是一只怪物,因为那只活物的模样曾经丑陋不堪,犹如精心缝制的拼凑身体,身高数丈,肌肉强健。

    许清如握紧木矛,小心翼翼地靠近,同时远远地观察着。

    然而,那怪物突然倒下,开始剧烈地抽搐,让许清如无法理解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时间缓慢地流逝,怪物终于停止了抽搐,随后竟然慢慢地站了起来,一身的拼凑肢体消失无踪。

    当那怪物站起身来,许清如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一只怪物,而是一个人类。

    他的身高恢复正常,肌肉也变得匀称而有力。他身披铠甲,虽然脸上还带着一些血污,但却无法掩饰他的英武之气。

    这个人的脸上也流露出惊讶的神情,对自己的处境和变化感到困惑。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迷茫和惊讶。

    当他看到自己的手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扭曲变形时,他感到不可思议。

    他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轮廓流畅的手指,抚摸着皮肤的光滑和弹性,他清醒了,他的理智和身体真的回来了。

    一切似乎都如梦境般虚幻。

    然而,当他目光转向附近游荡的怪物,才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梦。

    他真切地重获了理智与人类身躯,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但这种喜悦很快就被一种深深的悲痛所取代,他开始怀念那些与他一同进入禁地的同袍们,他们已经永远地死去。

    经过了最开始的惊讶与欣喜,这位年轻人终于将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许清如,眼神中流露出警惕与疑惑,显然在询问许清如的来历和目的。

    许清如理解这种目光背后的疑问,可又无法给出解释,在这个世界中,他就像是一个外来者,一个异乡人。

    年轻人目光如炬地看着他,开口问道:“汝是何人,竟能在尸洗之所往来无阻,安然无恙。”

    许清如没有回避对方的目光,坦然答道:“吾名许清如,亦不知何以至此。尔言此为尸洗之所,其意何在?”

    许清如没有向对方隐瞒自己的姓名,因为这只是一个代号,无法揭示他背后的身份和过去。

    由于这是他在这片区域遇到的第一个有理智的人,许清如选择对对方开诚布公,希望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帮助。

    与此同时,许清如因对方的语言风格陷入沉思,听上去像是华汉帝国古代的文风,但无法确定具体朝代。

    他对华汉帝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但也难以识别对方的文风所属朝代。

    尽管如此,他仍试图从对方的语言中寻找更多线索,以解开谜团。

    并且为了使对方别怀疑自己,许清如特别注意自己的措辞,尽量迎合对方的文风,而非使用跟对方文风不搭的现代用语,保证能顺利沟通。

    “失魂?”

    年轻人先是念了一个词语,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然后注视着许清如,似乎对他能在尸洗之所待那么久而未被同化感到不可思议。

    年轻人说道:“昔年,长生不老丸流布天下,服之者皆自谓可得长生,然服此丸者,十有九成皆变为怪物。陛下遂下令于各地建尸洗之所,将此类人诛杀并弃尸其中。然则,此类人身上所生诡异变化并未因死而终结,尸洗之所渐成禁区,无人敢深入。”

    年轻人回答许清如的问题时,毫无保留地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觉得这些事情早已为天佑帝国人所共知,毫无隐瞒的必要。

    如果许清如未曾患上失魂症,他理应了解这些事情。

    然而,许清如却是个外来者,对这里的事情并不了解。因此,年轻人的讲述对他来说相当于一次详尽的科普。

    “长生不老丸?”

    许清如兴趣盎然地念叨着这个名字,随后问道,“像此等药丸,其价格应该相当昂贵吧?然而吾观这片尸洗之所的规模,受害者应不下上万人。”

    “贵?”

    年轻人鼻嗤一声,不屑道,“叫花子犹能轻易掏出两颗,正因长生不老丸易得,故尸洗之所遭难者甚众。今帝国境内,死者多于生者。”

    听闻此言,许清如心中暗自咋舌,思忖着这长生不老丸明明就是一个骗局,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受骗上当呢?

    于是,他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年轻人道:“可此丸真能助人长生不老。曾有老翁临终之际服之,竟重返青春,永葆容颜。皇宫贵族、公卿大夫皆曾有人服之,其效果千真万确。因此,此药在民间流传,备受追捧。”

    许清如更是惊愕,真的存在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药丸?且无需任何门槛即可获得。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背后必有阴谋,然而老百姓只顾追求长生,深信此药能驱除百病,却忽视了药物的副作用。

    在这股风潮的推动下,这片尸洗之所出现如此多的尸体也变得合情合理了。

    许清如疑惑地询问:“汝为何会出现于此?”

    这里是将服用长生不老丸后变为怪物的人或尸体集中起来的地方,让他们自生自灭。

    然而,年轻人作为一个正常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而且,许清如发现年轻人时,对方已经变成了怪物,极有可能也是因为服用了长生不老丸。

    这又是为何呢?难道对方也无法抵抗长生不老的诱惑?许清如心中充满了疑惑。

    年轻人似乎看出了许清如的疑惑,回答道:“吾名宁婆留,钱塘临水人也。受镇将董懋之命,至尸洗之所寻其母尸身。然未得其尸而全军覆没,唯余吾一人服长生不老丸得以偷生。吾罪深矣!”

    许清如听懂了大致的情况。

    这个年轻军官名叫宁婆留,他奉镇将董懋之命,来到这片尸洗之地寻找董懋母亲的尸体。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这片地方的危机,结果全军覆没。只有宁婆留侥幸活了下来,这要归功于他在生死关头服下了长生不老丸。

    可是,即使服下了长生不老丸,宁婆留也曾有一段时间变成了怪物。

    许清如环顾四周,像宁婆留这样的怪物还有很多。他们中能恢复正常的有多少?即使恢复正常,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实力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许清如不禁疑惑,自己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他也是一个从怪物变回正常人类的人?

    可是,这只是他做的一个梦,他在现实世界中是有肉身的。

    但是,如果梦境世界中获得的能力可以带入现实,那么这个梦境是否真的只是一个梦呢?

    许清如注意到宁婆留介绍自己的来历时提到“钱塘临水”,这与现实中的华汉帝国中的两个地方同名,是巧合吗?

    许清如开始深入思考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他明白自己做的这个梦肯定是有深意的,但这个深意究竟是什么呢?

    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那种长生不老丸,汝手上还有吗?吾打算研究一下。”许清如用不文不白的方式问道。

    “吾自混沌中苏醒,身无长物,安有此物?”宁婆留回答道。

    许清如注视着他道:“汝身上之铠甲,不亦存乎?”

    提到这个,宁婆留一愣,他的铠甲确实留了下来。他伸手抚摸铠甲,感觉它像是有生命一般,开合间似乎在呼吸。

    许清如吃了一惊,感觉有些恶心,指着宁婆留问:“此为何故?”

    宁婆留陷入思考,良久才说:“此甲似已化为我身,曾在危难中护我。

    “何出此言?”

    许清如疑惑不解,“汝辈兵卒之铠甲,皆统一制式,汝身之铠甲有何异乎?”

    宁婆留不作解释,径直向前行去,道:“尔魂已失,问题繁多,然非吾所应答之问。”

    意思是你虽然丢了魂,问题很多,但我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回答你的。

    “这个人还有点脾气。”

    许清如心道,随即跟上宁婆留,问:“汝知出去之路乎?”

    “汝观彼空天,识得何处否?”宁婆留指向西边。

    “不识,彼为何处?”许清如答道。

    “彼高耸入云之影,乃天下之中,据此辨明方向,寻临水之处易如反掌。”

    “天下之中?”

    “山名也。”

    宁婆留言罢,叹息道:“吾闻其已崩塌,然我未曾得见其昔日之姿。于吾出生之前,此事已发生。或言,其崩塌乃现世混乱之源,吾亦如是认为。”

    天下之中?已崩塌?

    许清如惊得张大了嘴巴,自己莫不是来到了洪荒年代,难道共工撞倒了不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