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朱雀桥下血衣冠 » 第二十二章 真血

第二十二章 真血

    “这本书才三十六页,会宗应该能在一个晚上就看完了。”萧照看着余观鱼笑着说道:“那么我就先随便讲两句,给你找找感觉。”

    余观鱼听后便点了点头,道:“有劳萧叔了。”

    “当前的修行界普遍将修行者称作‘修士’,当然这是官方称谓,在民间会出现很多乱七八糟的称呼,比如武者、道者,这些都不重要,无需太过纠结。修士的境界被划分为九品,和当前朝廷采用的九品官人法一致,一品最高,九品最低。而评定修士品级的人被称作中正官,中正官则又归朝廷的中正署管理。这些都和朝廷选拔官员的方法几乎一致,也无需赘言。”

    余观鱼自然听过大名鼎鼎的九品官人法,当然很多人更愿意使用‘九品中正制’来表示它。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修行等级的划分居然也使用这套流程,不愧是传说中的魏晋时代。

    不过想来也有其合理性:纵横天下的魏武帝到了晚年几乎都在和颍川士族做斗争,甚至将国都从许地迁到了远离颍川力量的邺城,被其称作‘吾之子房’的荀彧也在这一过程中与其分道扬镳,抑郁而亡。可即便如此,曹操这边新死,继位的魏文帝便采用了颍川陈群的建议,为了维护士族的利益,而将选官制度定为九品中正制。

    魏武帝通过战争手段取得天下尚且在与士族的斗争中落了下风,那么通过宫廷政变方式篡位的司马家又如何能够摆脱士族的影响?不过是妥协的产物罢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修士虽然有无双的道法,但在面对一个国家的战争机器时,似乎依旧无法与其正面对抗。

    又或者这样理解,皇族本就是士族中的一支,当前的天下是士族的天下,士族占据了巨量的资源,有最顶级的传道者来传授他们修行法门,士族似乎才是最容易产生修士的那个群体。即便寒庶之中偶尔诞生了几个天才,也无法与整个士族对抗,便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对抗之后的陨落,二就是被吸收进入他们的群体。

    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修行等级也会采用九品之法了,因为这本就是士族为了巩固自身利益而推行的制度。士族与修士属于同一个群体,这天下依旧是士族的天下。

    “当前中正署将这九品又划分为三个境界,上三品被称作‘神启’三境,中三品则是‘逍遥’三境,下三品是‘宗师’三境。其中‘神启’又有‘集虚’的称谓。这三个词都可以从《庄子》一书中找到。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你用甲乙丙、一二三、天地人也有同样的效果。只不过没现在这么好听,朝廷中的那群人天天闲来无事就只能将心思花在取名字上了。”萧照显然对于这种花里胡哨的称呼不是很在意,也难怪他给余观鱼的那本书的名字会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了。

    “说完了境界,我们再具体说说修行这件事。当前主流的修行法门主张‘性命双修’,意思是不但要修行肉身,也要修行精神。人体之中有上、中、下三个能量中心,俗称‘天门’,都在身体之内。一个在脑袋里,大概位置是颅顶与眉心在脑袋里的交汇点上;一个在人体两乳中间往内处,还有一个在肚脐往内一寸三分。即便其中一处遭遇重创,依旧可以维持不死的状态,在其后将其修复即可。这也是你前几日为何心脏被整个洞穿,我仍然能将你救回来的原因。”

    “当然,修士并非真就不死不灭。以我的看法,人体之中真正起作用的其实是一种被称作‘真血’的物质,也有称作‘元炁’的。我目前所知道的是,它的初期形态是散落在人体的各个角落,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真血聚集到人体的三处天门的过程就是修行的实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真血的存在,婴儿从母体之中出生之后,他体内原始的真血越多,则表明修行的潜力和资质更高。所谓的天才大概就是婴儿出生之后,他全身的脉门全开,真血自然汇聚到三处天门之中。这已经是绝大部分凡夫俗子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境界了,生而跨入‘宗师’境界,我至今也只见过聊聊三两人而已。”

    “既然中正署的那群人将修行的品级划分为九品,那自然要有所依据。虽然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方的门第高贵而将品级略微拔高,但大部分还是公正的。九品被归类为三个境界,其依据是人体之内真血的数量多寡,宗师境界自然最少,那个时候的真血还只表现为红色;但到了逍遥境后,真血的数量大幅增长,颜色也会逐渐变为银白色。你现在身体之内的血液便都是银白色的。等跻身集虚境之后,银白就化为金色。当前的天下拥有金色血液的人数量还极为稀少,这些人基本不会发生生死之争,因为代价太大了。这也造成了当下的局面,逍遥境界就已经是寻常人眼中的神仙人物,而宗师境界则可以得到世人的尊重,被士族所接纳,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

    “婴儿出生之后体内的真血数量多寡决定了初始的修行资质的高低,但这也只是表明他的起点高于其他人,并不表示他一定就能问鼎最高境界。我们所谓的修行在打开脉门之前表现为将散落人体各处的真血聚集到三处天门之中,一旦完成这一阶段,就将进入下一阶段,即,真血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行而同化体内其他的部位。无论是血液、脏腑、骨骼都会随着修行的加深而逐步同化为真血,最终除却最外面的一层躯壳,整个人身之中都充斥着金色的真血。你可以将其想象成一个装满了金色液体的水袋。既然人身体之中的脏腑和骨骼都同化了,那么自然也不存在普通人所谓的戳穿心脏就毙命的结果。”

    “到这一步你可能会认为既然人体就像一只灌满水的袋子,那岂不是很容易便被戳穿。当前的修行法门既然提出了‘性命双修’的理念,自然就表明在人体之内人的精神将居于主宰的地位,而人体之内已经同化之后的真血将成为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人的表皮得到了真血的滋养将会展现出超于寻常的坚韧和极速的修复能力。所以,只要人体之内尚存一丝真血,就可以存下一丝生机。”萧照说到此处,终于笑道:“我不知那日为何洛女会放过你,以她的能力,想要将你体内的真血灭尽也并非难事,那个时候即便我再想救你也是不能。”

    余观鱼这才知道原来那日与庾会宗对战的女子名为洛女。据当日庾会宗所说,萧照画地为牢十八载为的正是此人,再结合昨日萧照说他在此有一个真正的敌人,那么可以判定洛女应当是这座江城中最强大的人之一。

    “婴儿初生之时人体内的真血各有不同属性,我们较为熟知的是阴阳家的五行属性,即金木水火土五类。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又有人将佛家的地火水风金刚五类与真血的属性结合到一起。这便是当前的两种主流说法。”

    余观鱼倒是没想到佛教到了此刻竟有了与本土的道教分庭抗礼的趋势,连真血的属性也开始有人采用佛教的五分法。

    他以前曾听说过‘三武一宗灭佛’的说法,但时间似乎要晚于这个时代。即便是最接近当前这个时代的北魏太武帝灭佛也是在距今一个世纪之后的北境平城展开的,而杜牧诗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更是在近两百年之后的萧梁政权。何以在这个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王朝,佛家便有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看来即便自己熟读《晋书》,也不能凭借史书上的一些记载来实现对这个时代即将发生事件的准确预知,很多事情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历史轨迹。

    还好自己一向对历史了解的不多,不然穿越了一遭,发现历史白了解了,那岂不是要痛心疾首。想到这里,他居然有了一丝莫名的痛快。就好比他考试作弊带错了小抄,本来还懊恼不已,结果考试结束后一问其他作弊的人,对方纷纷表示这次出卷老师剑走偏锋,他们虽然带对了小抄,可试卷上的题目小抄上一个也没押对,这如何不让人听了之后心头一阵振奋?

    正在余观鱼为了此事而一阵快慰的时候,萧照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这五种属性虽有相生相克之理,但世间并没有绝对的真理。水强则能灭火,火烈也能将江河煮干。孰强孰弱最终还是要境界来说明一切。”

    “你以前可能听说过某些天才通过对于道法的理解能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这在此处是几乎行不通的。每一个品级之间的差距比你想象的还要巨大,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当然,若是通过数量的优势,以多打少,在不计损伤的前提下,跨境杀人也并非不可,只不过不推荐这么做。人的命毕竟只有一条,至今还没有人能证明人死后还有来生,所以要珍惜自己的命,也不要将他人的命看得太轻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