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剑辟乾明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投降东宁

第二百五十九章 投降东宁

    辽阳主城。

    关文定送走皇甫英后,手下亲兵问他为何一定要投靠东宁,将城池送给秦景温不也一样么。

    再者说来,秦景温落魄至极麾下无兵,己方就算投靠过去,那也能算是他麾下的绝对主力,待遇肯定差不了。

    关文定道:“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东宁小赵不来便罢,他这一来,绝非是好惹的,我前脚投靠兖王,你们信不信他后脚跟我翻脸。

    “乱世为人,有兵就有权,我看错了小赵,他不是个劫掠金银的土匪,他这是要我们的根基啊。”

    还有亲兵劝关文定,己方驻守辽阳主城,麾下数万人马,且又有坚城壁垒,以此为据,干脆和小赵死磕!绝不投降!

    “唉,”关文定无奈叹了口气,苦笑道:“我岂不知城池在自己手中最好,眼下辽阳缺粮,空有金山银山也买不到粮食。

    “东宁军用骑兵封锁了城墙四周,咱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实打实的一座孤城,等咱们没了吃食,自己就先乱了。”

    ……

    关文定说的这些,他麾下的士卒岂能不知,东宁军有优势骑兵在手,人家分出数个千人队,专门负责堵截己方后勤粮草,一粒粮食也运不进城。

    辽阳守军唯一能破局的办法,就是在野战中正面击溃东宁军。

    兵书有云,守城先守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被人堵进城里,其实己方也很被动。

    和东宁军去野地浪战?

    别闹了……

    乌桓人怎么样?敢说箭阵无双,猎虎军何等骁勇,金宗毕外加朴智南,那都是军中宿将,士卒用命,主将多智,这样的组合,可算是豪横精锐了罢?

    碰上了东宁军,一战便将其打得全军覆没,四万乌桓人灰飞烟灭,听说主将金宗毕都被生擒了。

    东宁军追杀乌桓溃兵,北出数十里之遥,那一日,许多辽阳守军都看到了东宁骑兵马鞍下的头颅。

    乌桓人的血,染红了东宁战马的脖鬃,辽阳城头的守军,早已肝胆俱裂。

    从辽阳之战结束起,关文定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投降或是死亡。

    关文定不想死,他想活着,还想好好的活着。

    投降给秦景温,自己一定落不得好下场,还不如投奔东宁军,这就跟姑娘找婆家是一个道理。

    兖王这个“婆家”,比东宁可差远了。

    奈何赵羽嫌他脏,不愿要他。。。

    与此同时,东宁军的形式也不容乐观,他们虽然不缺粮草,但是缺军饷啊。

    东宁军的战斗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军饷充足。

    不要和士卒谈什么广大理想,每个月给他们足额足饷,就是最大的仁慈。

    古今中外,所有的精锐部队,没有一支是靠着理想作战的,从来没有。

    后世有一支“小米加步枪”的理想之师,常被用来形容“贫瘠”情况下作战,且总能屡战屡胜。

    可你要知道啊我的朋友,“小米”在那个年代,就是最坚挺的“物质基础”。

    赵羽明白这个道理,黄之鹿比他更明白,身为东宁军师的他,就指着辽阳城内的财富发军饷呢。

    摆在黄之鹿面前的问题太多了,山字营要补充兵源,战士们的甲胄要大量修复,中军营和骑兵营的军饷要按时发放……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掌控兖州全境。

    如何掌控兖州全境呢?就需要大量驻军,这就说明东宁军急需扩军,还得往各地派遣士卒,又是一大笔钱。

    光派兵驻守还不行,还要从东宁郡调集文官,来管理这偌大的土地,兖州百姓的户籍田亩,钱粮税收,都需要极其专业的人士来管辖……

    以上种种,都需要用钱开路。

    任黄之鹿智算通天,他也凭空变不出钱来,所有问题的根本,又都归结在了辽阳城内。

    只有拿下辽阳,尽取其财,所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

    黄之鹿又来找赵羽,二人商议多时,将种种利弊讲明,赵羽终于妥协。

    鹿道:“主公,辽阳之战过后,兖州北境尽归您所有,眼下南方战事未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军若想安生,必定要将朝廷兵马驱逐出去,如此方能安心。

    “您何不纳降关文定,就让他去与颜铁心决战,他若战死,也正和了咱们的心意,此獠出卖兖州,让他为兖州而死,也算死得其所。”

    赵羽明白了,黄之鹿这是要借朝廷的手,来消灭关文定,如此既不落口实,又能除了一害,倒也不是不可。

    二人遂定下一计,同意关文定献城。

    黄之鹿比任何人想得都更加深远,就在东宁军众人还在思索如何破城之际,军师已经着手布置南征了。

    朝廷的兵马占据了万宁郡,那里是兖州的土地,东宁军收拾完乌桓人,下一步就是挥师南下,将兖州全境彻底拢在自家手中。

    二人又商讨了关于凤尾郡犄角山的守将人选,依旧不曾定下。

    ……

    肖金牟作为两军的联络使者,他在辽阳城内受到了最高规格待遇,关文定对他极为重视。

    也对,东宁军来的使者,他敢不重视么。

    投降献城仪式说得很好听,叫做守军起义,关文定也是个要脸的人,哪怕最后关头,他也想给自己拉一层遮羞布。

    大秦建康十一年十一月初。

    辽阳之战结束后的十几天内,兖州北境陆续落到东宁军手中,今天连最后一座孤城,也尽归东宁。

    兖州百姓苦秦景温久矣,如今东宁小赵一来,拨开云雾见青天,他们岂能不欢喜雀跃。

    在走完最后一趟辽阳主城后的皇甫英,愧对自家主公,无颜面对秦景温,拔剑自刎于南瓮城西北角。

    刘不移心灰意冷,遣散了麾下众军,独自抱着老将军的尸体走了。

    兖王秦景温不甘忍受贫苦凄凉,独自爬出帐外,想命人听他使唤,奈何周围的东宁军士卒没人肯听。

    堂堂一代千岁,竟落得如此下场,真不令人好生感叹。

    五花马,千金裘,世上再多金银,也买不来后悔药,秦景温若说不后悔,那肯定是假的。

    生来一副好牌,硬是让他打成这个样子。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