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前半生磨练 » 第十二章 重回兰州

第十二章 重回兰州

    从BJ匆匆离开后,我先回家了。回家的那天也是这辈子久久不能抹去的辛酸,酸的不是我自己,是我的爸爸。

    BJ坐火车到家已经是次日下午三点,上车之前我打了电话给爸爸,爸爸听后什么多余安慰话都没有说,就问什么时候到,他在什么地方接我。

    我下车后,先是从火车站坐了一部短途汽车,然后说好下车的地方,爸爸在那里等我,我刚下车,就看见了站在摩托车旁边的爸爸。

    诺宽的马路上格外荒凉,唯独爸爸和他的红色摩托车格外的显眼,仿佛给灰蒙蒙的大地上增添了一点色彩。

    去年离开家的时候爸爸还是显得比较精神的,可是一晃一年的时间,再次看到爸爸时略显沧桑,可能是春季在耕种的原因吧,会比较辛苦。

    我拿着两个行李箱,一个是从家离开时拿的,这一年时间钱没有赚到,唯一又给自己添置了几件衣服,多增加了一个行李箱,我的行李箱里什么都没有,唯独几件旧衣服,且比较重。

    坐上爸爸的摩托车,我们也没有那么的亲切问候,更没有拥抱,爸爸只是像往常在一起一样问我冷不冷,要不要多加一件衣服,说坐在车上会比较冷。

    我说我不冷,不穿了,走吧。

    其实还是有点冷的,只是喜欢风度,不要温度而已,年轻扛寒而已

    到家后,妈妈已经在等我了,妈妈很想我,看到我之后流泪了,和爸爸看到我时的状态全然不一。

    妈妈赶紧给我做饭,边做边问我饿坏了吧,早就该回家了,更多的关怀抑制在了心里,这就是我们家人爱的表达方式,爸爸妈妈都是用行动表达着对我的思念和爱。

    吃完饭后我和爸爸妈妈聊了下我在BJ的经历,从头到尾的经历叙述了一遍,爸爸妈妈听完自然是心疼我受苦了。他们只希望我今年可以继续参加考试,还告诉我今年说不定可以考上,再不行就想想办法,找找门路,看看是不是先可以去什么地方做个兼职的老师。

    爸爸说“能不能浪费你的专业,我们这些地方还是很缺老师的,只是农村大家都不愿意去而已,不管怎么样,你现在还年轻,还有机会,以后想再考可就难了。”

    我听完后也觉得他们的话不无道理,确实外面工作不容易,但是人是有野心的,没有一点野心妄作少年,虽是女孩子,但从小心高气傲的性格很难压制。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就在家好好看书吧!

    可是我在家待了几天就觉得无聊,坐不住了。

    大山里都是终年走不出去的老人和年纪稍大的人,年轻人都出去了,孩子都去读书了,四月份的家乡很荒凉,没什么人,也缺乏生机,一切生物都还在萌芽阶段。

    苍茫的大地上都是黄土,偶尔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人在耕地,家门口的树木都只有干巴的枯枝,连一片绿叶都没有,只见枯枝上的乌鸦哇哇的叫个不停。

    缺少人烟的村庄显得格外寂静,年轻人的心总是野的,这个小小的村庄怎么能拴得住我的心呢。

    我从小就是个行动力极强的女孩,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的,我毫不犹豫的马上去执行,以至于导致我弟弟后来的胆怯。

    没几天的时间,我和爸爸妈妈说我想出去打工,不想待在家里,太没劲了。

    爸爸妈妈也觉得年轻人待在家里会出问题的,他们倒是也没刻意阻拦我,只是嘱咐我书还是要看。

    我其实早已想好了去哪里了,和爸爸妈妈说完后,我说想去兰州,离家近,到了那里先去找我堂哥,起码有地方落脚,找到工作后再想办法找房子落脚。

    爸爸妈妈最后还是同意我出去了,,给了我四百元,我就带着400块钱出发了。

    我有个堂兄在兰州打工,就想着先寄宿在他那边,然后再找工作。走之前先给哥哥打了电话,跟哥哥说了我的情况,具体到达兰州的时间,然后客气了一番,麻烦哥哥来接我一下。

    到了兰州之后,哥哥已经早早的在车站等我了。

    下车后就看到了堂哥,已经40岁的他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看起来还是蛮年轻的,他心态很好,虽然已经离异,后来也没有再找,但是整个人看上去还是显得比较精神。

    我跟着哥哥先是坐了一部公交车,到了一个地名叫龚家湾的山上,这里全是自建土坯房,和农村没区别,只是这里是兰州的市区里的贫民窟。

    下车后还需要走五百米左右才到哥哥住的地方,一路上山是很窄的巷道,两边有小店,拉面馆,食杂店,小超市,还有一个化工厂。

    到了哥哥住的院子,院子不大,有四五间房,哥哥住在朝北面的一间房,房东老太太住在斜对面,院子不大,但是还算干净整洁的小院,我占了哥哥的雀巢,哥哥晚上去找一起打零工的兄弟一起睡了。

    暂时算是安顿下来了,我一个住着还算是幸福,这个时候也不客气了,衣食住行总是人的生存首选,住解决了,吃的问题就需要自己解决了。

    早上一睁眼就想到的是赶紧找工作吧,不然口袋仅有的400元支撑不了几天的。

    在兰州这样的小城市找工作可真的是不太好找,虽说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城市,但毕竟是不发达的城市,经济实力各个方面都是比较弱的,找份正常的工作犹如大海捞针,再加上那几年大学毕业生也非常多,竞争太激烈。

    找工作难到也就算了,更多的是骗子防不胜防。自古穷困地方出刁民,骗子也多,不过也是被逼的,古代的农民起义也都是被逼无奈才会举旗的,如果大家都很安逸,日子能过的下去的话,有几个人愿意刀口上舔血呢?

    对于兰州这样的城市来说比较安全稳定的也只有一些国企和政府单位了,因为不存在什么大的私人企业。

    兰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也是汉武帝击败匈奴的要塞之地,故有了兰州,当然还有各种传说。是一个黄河穿越而过的城市,学过中学地理的都知道,两边是山,黄河从中间穿过,所以交通非常拥挤,而且在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城市建设非常差,几乎没有什么改造,路上坑坑洼洼,房子破旧不堪,滨河路上是唯一看上去像样的地方,中山桥和五泉山是唯一的景点,扯远了。

    总之对于甘肃人来说,能考上公务员,不论是做什么的,基本上大家一致认定就是铁饭碗了。不愁吃穿,不愁生活没保障。

    所以说越穷的地方人的思想永远不改变,喜欢按部就班,一尘不变,祖祖辈辈都喜欢守候在黄土高坡上,过着头朝地,屁股朝天的农耕生活。

    第二天起来后,洗漱完毕,穿了一双7公分高的黄色高跟鞋,这双高跟鞋陪我度过了整整两个月的兰州生活,它就像是我的夺命鞋,但同时也是陪伴和见证我的磨难的唯一伙伴,再穿上一件灰色西服,直筒牛仔裤,收拾完后出门先吃早餐。

    早餐是一碗兰州拉面,在兰州,早上一碗拉手拉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那时候年轻,还在长身体,所以吃的确实也不少。

    吃完早饭后就在旁边的报亭花一元钱买了一份报纸,那时候找工作还是比较古老的方式,报纸上刊登各种招聘广告。

    反正报社也是为了赚钱,管你是珍贵的还是假的公司,只要你给我钱我就给你刊登,各种真假招聘广告五花八门。

    我拿着笔和报纸各种圈,先大范围寻找,然后再缩小范围,逐一打电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