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苍 » 第十二章 弑神

第十二章 弑神

    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一袭黑斗漫步闲逛,路过一处花灯小摊,驻足观望。各式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

    或是万紫千红花,或是小巧可爱兽。

    斗篷遮盖中伸出一只白净素手,指向一盏玉兔捣药样式的花灯,轻声询问道:“老板,这个卖吗?”

    声音酥柔动听,显然是个少女。

    小摊老板笑道:“就当对了眼缘,送给姑娘你吧。”

    斗篷少女小心翼翼地接住灯笼,谢过老板,满意离去,欢心雀跃。

    书接上回,玉袍少年三人一行,共度佳节,烟花过后,灯火大会开场。

    吕谅歉意道:“对不住,我还有要事,你们先玩,先玩。”

    阿懿一手拽住少年脖后衣领,说道:“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秦鸾眼神明亮,笑道:“有事莫强留,让他走吧。”

    吕谅得空溜走,只留孤男寡女。

    秦鸾提议道:“那咱俩去看大会,今天表演可好看了。”

    阿懿点点头,二人直奔花街灯市。

    玉袍少年一眼见熟人。

    只见本是龟壳铜钱的算命小摊上,却摆满了蒸笼,长衫卦师吆喝道:“瞧一瞧,看一看,探茧占卜咯。”

    所谓探茧,即是一种长条状的包子,类似蚕茧,里面藏有各种占卜讯息。

    长衫卦师也瞅见了阿懿,招呼道:“公子,我说你最近犯桃花吧,哎呦,旁边这位姑娘可真俏啊。”

    秦鸾一听此言,心花怒放。

    卦师计上心头,笑道:“怎么样,要不要试试卜算感情,很灵的,只要两个铜板。”

    秦鸾随即掏出一袋银子拍下,大气道:“我和他,一人一个,不用找了,剩下的有劳你免费送给他人。”

    长衫卦师一脸得逞,伸手笑纳,说道:“好嘞,悉听尊便。”

    秦鸾咬开探茧,取出面食中的木签,上书:“静待良人,勿急勿躁。”

    青衣女子满脸失望,心道:“这什么嘛。”而后转头看向阿懿,问道:“你上面写的什么?”

    玉袍少年举起木签,轻声念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衣女子摇头道:“都说算命的喜欢打哑谜,我看就没想让人弄懂,不如不信。”

    阿懿颇为无奈,也不知道先前是谁一下把人家摊位包圆了。

    二人走后不久,斗篷少女在算命摊旁,惊讶道:“这个也不要钱么?”

    长衫卦师点头道:“是的,姑娘要试试吗?”

    斗篷少女拿起探茧,啃出木签,借着玉兔花灯看去,上书:“众里寻他千百度。”

    长衫卦师笑道:“姑娘手气不错呢,这枚在全部探茧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乃是配缘之讯。姑娘这是上句,若是找到那位吃出下句的,可谓天作之合啊。”

    斗篷少女莞尔一笑道:“那就借你吉言啦。”

    城关处,一伙贼人趁着夜色跃上城头,将设防官兵残忍杀害。

    城门传来一阵敲响,贼人问道:“天上麒麟原有种?”

    门外应答:“地上蝼蚁岂能逃!”

    暗号一对,城门大开,一群蒙面匪徒纷拥而入,沿着城墙,四散开来。

    一处楼阙之上,红衣少年独饮杯酒,笑意渗人,一切尽在掌握。

    闹市上,遍地辉煌黄金缕,红尘烟火慰人心。

    一阵敲锣打鼓后,街道行人退让一旁,空出道路,灯火大会正式开始。

    光着上身的力士们手举长红龙灯率先出场,奋力挥舞间,龙灯愈发灵动,翩然游动。

    或盘旋而上,或张牙舞爪,内置机关发动,喷出一道焰火,引得惊呼连连。

    龙灯开道,而后各式灯笼轮番亮相。

    有百鸟朝凤,祥光来仪。其中一对鸳鸯格外显眼,在凤凰身边护绕。

    有百花齐放,眼花缭乱。花王牡丹居中坐镇,其余花朵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层出不穷的灯火,使人疑心,此景若为眼前有,谁知何处是人间?

    不知不觉,忘乎所以。

    繁华之外,一场劫难随之到来。

    全城关押的刑徒,在匪帮的里应外合下,逃出生天。

    一时间,群魔乱舞,满城风雨。

    有贼寇大呼道:“弟兄伙们,红窑子(烧房子)!”

    掺杂酒水的瓦罐丢入家家户户,再付之一炬。

    烧势蔓延,火光冲天。

    一稚童拉着家长衣角,指向远处:“娘,那边也有灯会吗?”

    后知后觉的百姓们才意识到身处浩劫,慌乱起来。

    “起火了,起火了。”

    “俺的老娘还在家中啊!”

    先前热闹非凡的灯火大会,如今一片狼藉,人潮杂乱。

    青衣女子见状,一跃登上高处,安抚道:“我是城主之女秦鸾,各位乡亲父老不要着急,保持秩序,前往避难所。”

    一群披甲士兵出现在大众视野,疏散人群,在前驾马为首的白须老将正是城主秦延。

    秦鸾回头看了一眼阿懿,催促道:“懿少侠,你也快去吧。”

    随后青衣女子奔赴队伍,行军礼道:“末将秦鸾,归队请战。”

    白须老将公私分明,厉声道:“入列,快速严装。”

    秦鸾褪下一身便服,换上轻甲,手持长枪,翻身上马。

    秦延长话短说道:“据探子汇报,这次事件是由贼寇里外接应,才导致如今局面,众将听令,随我同去救人杀敌。”

    城郭火海处,官兵与贼寇拼杀,剑拔弩张之迫,刀光血影纷纷。

    无人过问之处,红衣少年借由此景,喝完余酒,不紧不慢走下高楼,一旁匪徒笑道:“总瓢把子,现在绝大部分兵力已经被吸引过去,大事可成。”

    吕谅点头道:“开始吧,这场闹剧也该落幕了。”

    城中避难所,经由官府制造的大多灯笼发生爆炸。

    浓烟四起,死伤惨重,火势再起。

    曾经一个个的鲜活生命,此刻变为残肢断臂。

    饱受磨难的百姓无所适从,悲鸣不已。

    就在此时,红衣少年迈进城隍阁的大门,和那尊神像融为一体。

    一尊遍体金光的通天法身瞬间拔地而起,手持兵武,宝相庄严。

    天地间,一道洪亮声音朗声道:“吾乃此地城隍吕谅,何方宵小,岂敢造次!”

    人们循声望去,激动万分。更有甚者,就地跪拜,祈求庇护。

    “那是城隍爷么?”

    “城隍爷显灵了,求您大发神威,求求我们吧。”

    见此情形,一众匪寇安分下来,不再反抗,或坐以待毙,或逃窜城外。

    白须老将已下令封锁城门,绝不姑息。

    那尊金色法相沟通天地,倾盆大雨落下,浇灭孽火。

    举手投足,补天换地。

    局势一片大好,就当以此力挽颓势的情节收尾之时,一个男人扑腾跪地,使劲磕头,不依不饶道:“城隍老爷,您开开恩,救救俺那生死不明的老娘吧。”

    男人极度虔诚,很快便头破血流。

    可天上那尊金色法相却是一皱眉头,随手一指点来,“吵嚷什么,给我闭嘴。”

    神人一指,凡人怎挡,众目睽睽之下,男人被碾成血雾。

    妇女们控制不住,一阵尖叫响起,随后莫大恐惧笼罩人群。

    “刚才……死人了!城隍杀人了!”

    吕谅也是出乎意料,平常随心所欲惯了,居然一时大意,露出真实本性。

    金色法相杀气毕露,喃喃道:“看来只能全部灭口了。”

    玉袍少年缓缓起身,抬头望向那尊法相,说道:“吕谅,你挺能的啊。”

    双双对视,金色法相故作茫然,说道:“这位少侠,我们认识?”

    阿懿疏松筋骨,继而开口:“认不认识并不重要,不过接下来,我会打的你,此生难忘。”

    玉袍少年一跃而起,高高挥拳。金色法相一掌拍来,少年就被这一击打飞,撞毁房屋无数。

    金色法相大笑道:“真是笑煞我也,这年头还有如此天真的愣头青吗?”

    随后又是一掌拍下,遮天蔽月,覆盖避难所。

    一道凌厉枪芒突刺而来,抵住掌心,是那鸳鸯城城主秦延。

    幸存百姓热泪盈眶道:“秦公,您终于来了。”

    白须老者回头道:“各位,秦某来迟了,日后我必自罚。”

    秦延抛下一块令牌,说道:“鸾儿,你带大家前去城外避难。”

    紧接而来的秦鸾问道:“爹,那你呢?”

    秦延厉声道:“这既是出城令也是军令,不要管我,快走!”

    秦鸾拿起令牌,悲痛道:“女儿领命了,乡亲们,随我出城。”

    金色法相可不容许此事发生,连续挥拳砸下。

    秦延手中长枪不断刺出,化解攻势,但逐渐招架不住。

    金色法相看出端倪,说道:“区区四重山,秦延你跌境了。”

    秦延一抚白髯,说道:“是吗,那我便再上一境。”

    白须老将下丹内景天地中,第四座山峰处,那被阿懿着手炼化的气团破开,修为暴涨。

    第五座山岳再度出现。

    金色法相无奈道:“何必呢,凭此修为你带走一家老小,在何处都能安然度日,为了这些贱民,你把性命搭上,不值当。”

    白须老将高举长枪,说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今日一个秦延倒下,若能换来千万秦延站起,老朽一把年纪拼了命,又如何?”

    金色法相蓄力一拳砸下,说道:“那我便先轰杀你,再去灭了那群贱民。”

    秦延压低枪杆,借力腾起,一枪裹挟风啸,长驱直入。

    两者攻击相撞,气浪掀起,大地开裂。

    金色法相手中掐诀,凝聚神通,一面宝镜展开,映照耀眼霞光,普度而下。

    白须老者气沉丹田,手中长枪好似游龙,一颗龙头覆上枪尖,威风凛凛,冲向万丈光芒。

    关键时刻,长枪却是不敌神通攻势,轰然破碎。

    秦延被神通命中,一口心血吐出,落入尘埃,气息凋零。

    金色法相迈开巨足,向城外走去。

    冥冥之中,失去意识的阿懿心田中响起一道声音。

    “生出护及他人之心了么?”

    “那便放手一试吧。”

    话音刚落,拨云见日。

    内景之中,雾气散开。

    汪洋涌现,大浪翻滚。天宫起伏,烟霞氤氲。山岳拔地,巍峨伫立。

    玉袍少年自废墟之中站起身来,一绺青丝垂下,转瞬花白,变为鹤发。

    阿懿沉声道:“站下。”

    金色法相有所感应,回头顾望,面露疑惑道:“哥们,还活着呢?”

    玉袍少年面无表情道:“我老早就想跟你说了……”

    “你也配跟我称兄道弟?”

    金色法相也不恼,只是错愕不已,不知发生何事。

    眼下少年,竟给他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阿懿跃上屋檐,奔向金色法相,月光之下,袍面如水,好似一道白色匹练。

    玉袍少年率先一拳打出,空爆之声振聋发聩。

    金色法相竟被这一拳打得倒退而去,庞大身躯上一枚拳印清晰可见。

    城隍吕谅此刻来不及多想,稳住身形,一掌凌空拍来。

    这一掌竟没能伤到阿懿分毫,还被少年伺机攀上手臂,一路直去法相头颅之处,而后一脚踢下。

    金身法相头晕脑胀,一个踉跄,应声倒下。

    再次起身时,一道裂缝已然挂在脸边。

    城隍吕谅见拳脚功夫不敌,只得催动那面宝镜,施展神通攻向阿懿。

    一道绚烂宝光照去,粉碎沿途建筑。

    玉袍少年气笑道:“吕谅,我可没这种女儿态的爱好。镜子呢,你还是留着自己照吧。”

    阿懿腾空一脚将镜面踢向金色法相。

    吕谅自食其果,被这道神通拦腰截断。法相顺着裂痕崩解开来,化作流光散去,空留瘫倒在地的红衣少年。

    阿懿走上前来,拎起吕谅衣领,说道:“这一拳,是替那位孝子打的。”

    一拳下去,眼歪脸斜。

    “这一拳,是替秦老将军打的。”

    又是一拳,血飞牙崩。

    “这一拳,是替全城百姓打的。”

    阿懿蓄力抡拳,重重打出,直将吕谅打入空中,一命呜呼。力道之大,满城瓦片宛若惊弓之鸟飞起。

    远处城隍阁,神像自解,沦作一摊尘土。

    待一切完毕,那一绺鹤发再变青丝,玉袍少年顿感乏力,卧地不起。

    天幕月色皎洁,阿懿意识朦胧,一位斗篷少女走来,轻松道:“哎呀,这下反而省去我的气力了。”

    斗篷少女看到什么,讶异一声,从阿懿衣襟处拽出一根木签。

    少女忽而笑了,清脆如微风拂过银铃,又好似山谷回响般空灵。

    阿懿模糊视线中,少女解下斗篷,却教满天星辰失色,连明月都隐去云雾之中。

    只此一眼,好比万年。

    漆黑斗篷下,是一件霓裳羽衣,少女面容绝色。

    貌冠天上仙子,羞煞人间群花。

    羽衣少女手抚阿懿面颊,柔声道:“我叫朝歌,终于找到你了。”

    玉袍少年身心舒缓,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