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咒术回战:我的咒术是小丑巴基 » 0071 须弥

0071 须弥

    【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成,且如大地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空轮,空轮无所依。然众生业感世界安住。】

    千年前,代表空的无色、代表风的气穴、代表水的天海、代表地的阆苑与回天合作,以四大咒灵生得领域为基,构造出了一处比结界、净界、梵界更高一层的被他们称为境界的结界——须弥境界。

    结界中自成一界,如桃源乡般与世隔绝。本该如舟度人苦海,但千年之后终究却难逃落入成住坏空四劫的命运。

    无色超脱色界,与天合道,再无踪迹。

    天海突然寂灭,死状怪异,必有蹊跷。

    阆苑厌世隐居,不问世事,无迹可寻。

    千年前的四友,竟然只剩下了气穴自己独存。

    “啊,有些厌倦了呢。”

    气穴站在离海面200米高处,看着回切嗣控制的那块巨岩从空坠落,并不觉得意外。与回天在千年前的交手就是类似的场景,除了那炮弹比他的更多更快更迅速之外,其他的手法都还很幼稚。

    “下一招就彻底逼退他吧,反正双殛也已经拿回来了。”

    任何知名的术式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敌人对术式的效果非常熟悉,甚至早就准备了针对的方法,而这次也是如此。

    “领域展开,【逆树天鼓音】。”,一道身披袈裟的健壮青年忽然出现,恭敬地站在气穴身后,双手莲花合掌,小指内藏于掌中。

    黑色巨树从空中逆长而出,一个个畸形的人形挺着大鼓般的肚皮从树身浮现,姿势表情停留在惨叫的那一刻。

    “你怎么出来了?”,气穴有些不满。

    “弟子服其劳嘛。

    “老师的力量总是让人叹为观止。只是为何却止于威吓。”,惊蛰有些迷惑。

    “那人是回天的星浆体。”,气穴言简意赅。

    “是他?!”,惊蛰有些难以置信。

    在须弥境界,回天是无法被忽视的存在。虽然他从未出现在人前,更不知道千年来他身在何处。

    但被俗称【回天法典】的《须弥境界民法典》的束缚集合是每个须弥的住民所必须遵守的。

    千年前,【回天法典】才十几条,但千年来在法典委员会的查漏补缺下,已经增长到了数万条,囊括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甚至已经到了,每人每天每小时都会被式神小蛔虫提醒好几次的地步。一个疏漏就会不小心触碰到某条束缚被小惩小诫,小则肚子痛、重则被电击。这让所有住民都生活得战战兢兢,害怕不小心触犯哪条后果严重的束缚,被拖到双殛之丘审判处死。

    该要改革了,已经立下的那几万条束缚法典该修整了。这是所有住民内心一致的想法。

    但增加法典束缚只需要全民公投的一半票数通过即可,删除法典束缚却需要至少四大掌控者之三的认可。

    无色超脱前,并未指名后继者。四大掌控者之三就相当于全部。

    自阆苑隐居之后再也凑不齐三人。

    而十几年前天海选择的后继者还未被她正式认可时,便意外身死。这似乎让束缚修改再也看不到希望。

    “但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只要回天现身,他一人持有两票投票权,再加上自己的一票,也就满足了三票的要求。”,气穴望着天上心里默默想着。

    “老师,已经结束了。”,惊蛰看着十枚指玄剑全部在大电流下熔化为高温金属汁液洒落天空,便停下了对术式的咒力输入。

    “你的术式果然最为克制回天了,【晴空电场】之下,【六合遁法】再无用武之地。”,气穴点了点头,气流托着他身体飞身而起。

    “不好!”,感知到极远处一道闪光的气穴陡然推开惊蛰。

    一道电磁炮弹拖着雷光尾迹,瞬息间从天际刺入两人之间。

    惊蛰的领域展开,是“晴天大气电场”的极具强化。

    在地球表面,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上空的大气层其实海拔每相差1米,就有120伏左右的电势差。

    但平时很难有人会感知到这个电势差的影响,这是因为空气中携带的电荷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有电流通过了身体,也微弱到无法被感知到。

    而惊蛰的领域,便是让那电流强化到一根铁棒放在空中都会在几秒内熔化的程度。

    如果是人,那么就就会被雷劈似地一道电流沿着双腿而上,从天灵盖喷涌而出,巨大的电流会瞬间将人烧为焦炭。

    但即使惊蛰的开放式领域能在特定方向上延长到1公里之外,在百倍音速的电磁炮弹之下,也只是区区弹丸之地。

    炮弹只是在开放领域内路过了几十毫秒,仅仅让炮弹上有些微微发热,还没法让传送门到彻底损坏失效的地步。

    ……

    回切嗣为了避免指玄剑被雨天的雷劈到,把自己给电死,特意给每根指玄剑用“四分五裂能力”切下了一段进行了接地处理。

    也正是因为这一准备,才没让回切嗣被大电流瞬间穿过身体而死。

    但因为要避免雷电沿着传送门进来,回切嗣只好切断了传送门,放弃指玄剑断尾求生。

    “那毛细管道可是让我雕刻了两个小时啊!”,为了减少液态金属的粘性流体流动等缺点,回切嗣特意使用了仿生结构,在钛合金里挖出了类似人体毛细血管的多层级细密管道,让液态金属能像血液一样流动其中。如果用四分五裂的【断】或者空间斩来砍断指玄剑,切面上甚至就像活体生物被砍了一刀一样会从切割面上渗出银白色的“血液”。

    回切嗣决定立即报复过去。一方面是因为损失指玄剑让他很是心痛。另一方面是身旁还有同学旁观,虽然他们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要是自己的突然袭击拿不出什么成果,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类似‘跨步电压’的攻击吗?只要存在一定宽度,就会受到雷击?”,回切嗣对咒灵的攻击方式猜测着。

    “那么我只要使用单一传送门并且做好接地,然后速度够快就没问题了吧?”

    幸好传送门切断够及时,没有波及到电磁炮核心线圈位置,只是让发射口附近的特斯拉阀金属炮管有些熔毁,用四分五裂切掉一截熔毁变形的部分,超电磁炮便能继续再用。

    回切嗣赶去交战地点留下的巴雷特狙击枪子弹上的传送门还没销毁,回切嗣选了一颗离他们离他们大约10公里的传送门出口,将一颗头带微小耐高温导光玻璃充当摄像头的钢铁电磁炮弹发射了出去。

    电磁炮本来就不是让人手动控制的。百倍音速的炮弹移动1米,只需要0.000029412秒,看似比黑闪需要的0.000001秒更多。但一个是死的值,只需要人让咒力和肉体力量的时间差更为接近。而另一个却需要思考,需要在微秒级做出复杂的决策。

    电磁炮的控制一直是计算机在控制,但要做到能够激光锁定、图像识别锁定等自动攻击,需要设计程序、修改炮弹机械结构等等,至少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到实用化。

    目前的控制程序里,只有一些极为简单的固定模式。

    模式一【基础瞄准辅助】:设置好功率、加速时间、最终速度等参数后,瞄准,按下按钮便发射。目前只能依靠望远镜辅助,手动地瞄准,计算机只是对超远距离时的攻击略作修正。

    模式二【定距空爆】:可以让电磁炮在飞出一定距离后,让内部装载的炸药爆炸,或是从传送门内丢出一些预先准备好的爆炸物、甚至是是另一枚电磁炮。

    而现在回切嗣使用的,就是第二种。

    当气穴和惊蛰暗自庆幸逃过一劫的瞬间,他们忽然发现一枚炮弹躲藏在刚刚的电磁炮经过的轨迹云中。

    第一枚电磁炮的速度如果是V,那么如果从第一枚电磁炮向后发射一枚速度也是V的炮弹,那么这枚炮弹相对地面的速度,就是V+(-V)=0,处于静止状态。

    在两人条件反射地认为应当远离之前,

    炮弹炸开了。

    从5个传送门里极速喷射出了大量的汽油、铝粉、四氧化三铁粉末、液氧、以及更多的小传送门。

    青藏高原某处无人山中巨岩,被回切嗣挖成了多根独立针筒的形状,八角柱状巨大钢胚“针筒”中分别存储着各种燃料和氧化剂。活塞轴上面则是万吨巨岩,平时被另一块巨岩托着不会落下,但一旦被回切嗣用“四分五裂”粉碎,便会立即落下将“针筒”中的物质以数倍音速极速射出。

    几十个小传送门两两背对极速翻滚着,像是草坪喷灌器,将数吨重的黑色的、灰色的、白色的燃料互相混合,喷洒在三十米范围内,充分混合形成云雾。

    当第一枚铁屑互相碰撞发出火星的0.01秒内,整片云雾发出一阵黄色闪光。

    “云雾”瞬间点燃,发出耀眼的黄光,迅速膨胀起来,膨胀到原先直径的两倍、三倍、四倍……

    一层球形冲击波以近乎十倍音速的极速从巨大火球表面向外扩散,密度极高的空气偏折着光线,让三千米外无人机携带的高清相机捕捉到了一条极速扩散的透明弧线。

    弧线向下冲击到海面上,将海面被掀起一片环形巨浪。

    向上冲击到

    火球中燃烧完成的部分变为了黑色,占比越来越多,让火球逐渐变为黑色焰团。

    近两百米外的,向周围弥散开来。

    高专地下基地的学生们,静静看着相机转播的现场画面,久久不能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