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咒术回战:我的咒术是小丑巴基 » 关于标点符号「」『』等等

关于标点符号「」『』等等

    这篇我原本打算发书前就写了,不知道后来怎么忘了。

    主角回切嗣前世是软件工程师,具体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师,“和我一样”(普通心理描写)。

    这份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用电脑板控制各种设备。

    以智能手机为例,手机里有系统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然后手机上面还有显示屏、触摸板、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按钮、陀螺仪/加速度/磁力/光线/温度/气压/指纹等传感器、电池、WIFI/蓝牙/4G/5G/GPS等通信芯片。在操作系统使用驱动程序对各种硬件的控制下,用户才能通过触摸屏显示器等等使用其中的各种硬件设备。

    回切嗣前世是在大厂做手机的,比我厉害亿点点,我一个星期查各种资料才能干完的活,他只要⅓、⅕、甚至⅐的时间。

    (所以,回切嗣在地下基地中使用了大量电子设备、制造了电脑控制的超电磁炮,他是有着坚实基础的。)(题外话)

    有些在他眼里很普通就能做到的事,在广大普通程序员眼里,是离谱的。

    (“有些读者曾在某些书里发表过言论,主角的智商不可能高于作者的智商。

    (“但只是思维比作者更快,作者要想几十分钟才想出的办法,主角只要几分钟、或者灵感一闪。用这种方法,写出比作者更强的角色,很合理吧?”)(题外心里话)

    --------言归正传---------(隔断符号,特殊修饰)

    程序员对文字比较敏感。

    在我看来,【小说其实也是一种程序的源代码】(理念)。

    读者读书,就像把程序源代码编译(转化)成脑海里的图像、声音、文字等等信息。

    这些信息与文字本身,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文字上有偏差,读者就容易错误理解。

    换成程序语言,就是出了bug。

    【文字是思维不完美的载体。——村上春树。】(名人名言)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王朔。】(名人名言)

    所以我额外使用:

    1️⃣⠀3个心理学封装括号:“”、『』、;

    2️⃣⠀3个心理学修饰符:!!(非常震惊)、?!(惊疑、反问强调)、?(反问);

    3️⃣⠀2个特殊引用括号:、(备注、题外话);

    4️⃣⠀2个分隔符号:……、--------

    尽量进行语义规范化。

    『让心里话就是心里话,和旁白混在一起算什么?!』(较高昂的心里话)

    (“有的作者还用“”来封装心里话,有时会让人觉得角色把本不该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多看了两眼才发现他想写的意思,比较离谱。”)(题外心里话)

    本书中,即使我没有作解释,大多数读者应该都正确理解了那些符号的含义。

    ---------⠀本书所用编辑符号意义如下:--------(隔断符号,特殊修饰)

    1️⃣⠀“”:普通心理描写,人物处于心理【平静】状态。

    2️⃣⠀『』:特殊心理描写,人物处于愤怒、恐惧、震惊、兴奋等【极端】心理状态。

    3️⃣⠀:潜意识心理描写,仅在“”、“”、『』内部使用时,表示潜意识中的想法。有“想都没想”、“理所当然”、“没仔细考虑”、“一掠而过”、“潜台词”、“话到嘴边,没来得及说出口”等等的意思。

    4️⃣⠀!!:表示非常震惊,比单个!更强烈。(感叹号数量越多越强烈,但一般不超过3个。)

    5️⃣⠀?!:表示惊疑,有时会用作反问强调。(最初使用过‽,但后来换成了普通符号)

    6️⃣⠀?:有时会表示反问。(最初使用过⸮,但后来换成了普通问号)

    7️⃣⠀:具有【强调】含义的专有名词。招式、名人名言、挂在墙上的书法、理念、特殊强调等等

    8️⃣⠀:表示备注、可有可无的内容、题外话。

    9️⃣⠀……(单行):轻量级分隔符,通常前后只在几秒、几分钟内,可能会用于转场。

    1️⃣0️⃣⠀----------(单行):重量级分隔符,至少间隔了十几分钟以上,或者重大场景切换。(有时会对横线做特殊处理)

    -----------------(隔断符号)

    至少有3位读者反映了:

    ⠀⠀1、“心理描写过多”的问题。『明明其他小说里也很多啊!不过都是藏进了旁白里啊!』(较高昂的心里话)

    ⠀⠀2、““”看起来很突兀”的问题。“日本轻小说里,就经常用这个代替普通引号。但可能还是因为起点的网络小说没什么作者会用。”(心里话)

    其实我觉得,【一本小说里,只要按照规范来使用符号就行了。

    【不管是用现行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还是一套自定义的用法。】(理念)

    “纸质书里,有时候也会在前几页里,标明书里会使用的符号规范嘛!怎么到了网络上就不行啦?”(普通心里话)

    我不知道是不是沉默的大多数的问题⠀——⠀是不是只有强烈反感使用“”、『』的人才发言了,而其他沉默的人觉得用得没有问题、可以接受?

    虽然如此,我还是决定:

    ⠀⠀1、抽空把“”的心理描写改成旁白;

    ⠀⠀2、保留『』的心理描写,因为表示的就是震惊等强烈情绪,就是要足够突兀。

    ⠀⠀3、保留类似:“普通说话“心理描写”,普通说话“心理描写””、“普通说话(潜意识/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这样的嵌套用法。

    ⠀⠀4、其他符号,按照“《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以及上面提出的本书规范。

    (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上面几条里、或者此处留言)(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