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把太子带偏了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卢象升忙于战前的准备,王无咎跟着二十四衙门的能工巧匠,忙活电报机的再生产。

    新招聘的三百名太监,不,现在叫通讯营战士,就有太子负责督导。

    为此制定了完备的训练计划,包括军事、文化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忠于皇帝,效忠太子。

    除此以外,王无咎还出了个馊主意:谁要是不达标,就让他成为真的太监。

    男儿当自强,好不容易有躲过一刀的机会,谁也不想重蹈覆辙,一个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五天的时间,累趴下一半。

    太子抓住王无咎,哭丧着小脸诉苦:“无咎哥,你的训练计划到底成不成,现在那些战士都趴窝了。”

    少年同样不解,每天上午不过是稍息、立正,再围着煤山跑上十圈,瞻仰十次歪脖树;下午则是文化课,怎么会如此不堪?

    这要是按照前世的作训条例训练,估计不用等到是否达标,大多数都会选择去当太监。

    他实在想不通,大手一挥,“走,去看看。”

    夏日的太阳,火辣辣地顶在头顶,不用活动就汗流浃背。闷热的天气更是叫人透不过气。

    空地里,太子吹响了集合的哨子,一百多还能支撑的战士,绷着脸、咬着牙,极不情愿地排好了队伍。

    统一的青布长袍,高挽着发髻,足蹬老头乐布鞋。

    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努力地做到横竖一条线。只有一个小不点,看见王无咎,努力地抖擞精神,就是狗腿赵大虎。

    这身打扮,没有一点儿军人的影子,就像给叫花子套了一件新衣服排队要饭。

    王无咎一拍脑袋,忽略了。

    他们招的是太监,大户人家谁会把孩子送到宫里。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才把太监这个职业当成孩子的一条活路。

    就这身子骨,别说瞻仰十次歪脖树,跑上三圈就拉跨。

    他走到队伍前面发号施令:“全体都有,稍息!”

    “唰”

    “立正!”

    “咵”

    “解散!”

    大伙都盯着太子,没人动弹。朱慈烺看看王无咎,见他点头,向着队伍挥挥手,人们这才散去。

    “无咎哥,为什么解散?”

    少年没有回答,扯着太子登上山间的亭子,找了个阴凉处坐下,开口问道:“这些人每天的伙食如何?”

    “早饭米粥咸菜,下午有干粮,还有一个菜。”

    “每天就两顿,有肉吗?”

    听了王无咎的问话,朱慈烺觉得有些奇怪,满大明都是两顿饭,就连他爹也是晚上吃几块点心。只有这小子来到宫里,才会吃午饭。

    开口答道:“无咎哥,这些人还要吃肉?拨付的银子根本不够。”

    少年递给他两张银票,“以后早中晚三顿,早晨每人两个鸡蛋,另外两顿要有肉,每顿每人至少一两。这事儿让母后操持就行了。”

    朱慈烺接过银票,心说,你这要求,和我吃的的差不多了。这些家伙的待遇也太好了。

    刚想发问,王无咎继续道:“三顿饭你跟着一起吃,现在只上文化课,半个月后恢复训练。”

    太子不高兴了,嘟着小嘴,“我是太子,怎么能跟这些人混在一起?有失体统。”

    “想不想带出一支对你不离不弃,一辈子对你忠心耿耿的队伍?”他没有正面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当然想!”

    “那就听我的,原因以后你会明白的。记住,让他们都剪成短发,光头也行。”

    少年连说带比划,太子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剪头?这不妥吧。”

    王无咎懒得多解释,这年月人们对自己的头发看得比名还重要,一两句话讲不清,淡淡地说道:“咱们是通讯营,短头发有利于信号传输。”

    太子无语了,这理论他是头一回听说,估计到死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原理……

    骆养性终于见到了日理万机的皇帝,不仅将唐通和邓希诏的罪状审的的一清二楚,连家底都给抄了个一干二净。

    只是唐通贪墨的银子大部分都用于私兵的身上,所剩的现银不多;邓希诏本身是个太监,捞的好处有限。

    二人加起来不过八万多两现银,加上田产地契等物,总共不到二十万两。

    崇祯帝看来奏疏,收了财务,对骆养性也是另眼看待。想起王无咎的话:用不用魏忠贤无所谓,但是锦衣卫的职能不能不要。

    灭掉魏忠贤和削弱锦衣卫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现在看来,锦衣卫的确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事情既然搞清楚了,三堂会审就成了形式,审判结果:唐通处以凌迟,邓希诏斩立决。

    清儿和婉儿双双跪在王铎的面前,感谢老爷帮他们告御状,得偿所愿。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亲自动手为父母乡亲报仇。

    王詹士为难了,朝中没有先例,要是为此惊动圣驾,搞不好就会被骂的狗血喷头。

    思来想去,命人把好几天没着家的孙子叫了回来。

    少年看着两个梨花带雨的小丫头,毫无抵抗之力。拍着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

    弄得二女是下跪叩首,感谢到了姥姥家。好像王无咎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扑进他的怀抱,得偿所愿。

    大话说下了,赢得了芳心,带来的确是糟心。

    稍一打听,三法司的大脑袋要的跟拨浪鼓似的。一句话,无此先例。

    关键时刻,史可法前来求教。

    这家伙不把工商的事情搞明白,绝不去南京赴任。

    王无咎灵机一动,史大人可是兼职锦衣卫副指挥使,作为答疑解惑的条件,逼迫其立下城下之盟。

    骆养性得到消息,高兴得直蹦高。

    作为大明的情报机构头子,对于王无咎的所作所为还是有些了解的。

    镀金小人,太子伴读,职场猎头,赚钱小能手。现在还不分昼夜地在皇城里和圣上鬼混,这样的大腿一定要抱紧了。

    于是,唐通倒了血霉。

    刑场安排在东四牌楼,距离王铎的家不过几百米。

    在刽子手的亲切指导下,更有王无咎为了讨好二人出的各种损招。清儿和婉儿女扮男装,纱巾遮面,毫无畏惧地动手了。

    哀嚎声持续了七天,严重影响街坊四邻的生活与休息。直到投诉到崇祯帝的耳朵里,一道谕旨,唐通才幸福地咽了气。

    幸福的还有街上的几只野狗,素了好几年,终于吃到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