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把太子带偏了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作为太监,蓟镇监军邓希诏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为己任。

    唐通事发,认为捞银子的机会来了,亲自将其押至京城。

    锦衣卫大牢里,他一脸的和善,笑眯眯地看着唐通。

    “唐总兵,你强抢民女之事,已然惊动了圣上,想要善了恐怕是难上加难。未了之事可以告知本监军,看在多年的情分上,帮你操持一二。”

    大牢里的唐通,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蓬头垢面,浑身上下破破烂烂,脏兮兮的,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此时的他,还没意识到屠村的事情东窗事发,妄图保住自己的脑袋。所以,见到稻草觉得就能救命,哀求道:

    “邓大人,还望你在朝中上下打点,在圣上面前美言。我唐通倾其所有,感恩不尽。”

    “多年相处,唐总兵的为人邓某还是清楚的。只是打点之事所需银两甚多,本监军也是有心无力啊。”

    邓希诏晃着大脑袋,说话慢条斯理,轻飘飘地吐露出自己的想法。

    唐通心说,只要你肯收银子,其他的都好办。

    “监军大人乃当世豪杰,此事怎能让大人破费。所需之银两,如实告知,唐某定当竭尽全力。”

    看到对方伸出两根手指头,唐通利落的答道:“两万两,没问题。”

    邓希诏像看傻子似的看着唐通,心里暗笑:这年月,蛤蟆可不多了,逮住了,一定要攥出尿来。

    瞬间脸色一沉,声音尖利。“两万两,唐总兵这是在打趣本监军?”

    “不敢,都这个时候了,唐某怎敢如此荒唐,大人不妨直言。”

    “二十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唐通感到浑身的骨头都被抽走了,瘫倒在草垫上,嘴里嘟囔着:

    “大人,我是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满打满算,也就凑个七八万两。”

    “银子不够,房产田契,古玩珠宝,都可以冲抵。”邓希诏依旧笑嘻嘻的,仿佛在给唐通指一条明路。

    唐通勉强起身,紧爬了几步,抱着邓希诏的大腿哭求:

    “大人,求求你给小的留点。要不,出去也是个要饭的。”

    邓希诏用脚尖挑着唐通的下巴,“要饭好啊,老婆,孩子就是跟着你要饭,他也姓唐。你的脑袋没了,避免株连,老婆跟了别人,孩子、银子都是人家的。到时候,烧纸的人都没有。孰轻孰重,你自己寻思。”

    唐通瘫坐在草堆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撕下一块衣襟,咬破手指,写下来银子的藏匿之处,交给了邓希诏。

    带着绝望的声音说道:“一切拜托大人了。”

    他俩这里聊得起劲,殊不知隔壁牢房的草堆里,一双绿豆眼隔着栅栏,将一切看了个通透。

    锦衣卫再次得到重用,骆养性就憋着立个大功。无奈风头让史可法抢走了,心有不甘。

    唐通事发,他觉得是个机会。特意与刑部沟通,将其押在了锦衣卫的大牢。

    听说邓希诏要探监,根据祖上传下来的经验,断定准会有猫腻。

    果不其然,有了重大发现,而且人赃并获。

    他从草堆里钻出,掸了掸脑袋上的稻草,啪啪啪拍了几巴掌,一队飞鱼服鱼贯而入。

    用手一指邓希诏,“拿下!”

    当两个血肉模糊的血人在自己的供状上按下手印后,骆养性连夜将口供送到了皇宫。

    眼巴巴地瞪着皇帝召见,没想到,皇帝带着少年和太子去了西苑。

    西苑位于皇宫的西侧,由北海、中海和南海组成,乃皇家避暑胜地。著名的豹房、象房和先帝的木匠作坊,都在这里。

    现在这里既没大象,也没豹子,而是将北海和煤山圈起来,当做通讯营的临时基地。

    皇帝打着招收太监的旗号,新招聘了三百名太监。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太监年龄较大,十二岁到十八岁,还得识字。最大的区别,免去了男人最为忌惮的一刀。

    少年给出的理由很充分,通讯营有可能上战场,充沛的体力和忘我的斗志,是信息畅通的有力保障。

    北海五龙亭,华灯初上,皇帝带着太子,以及通讯营的统领卢象升,紧盯着湖面上的船只。

    沙盘摆在了五龙亭,跟随而来的两人,一个是蓟辽总督吴阿衡。作为边关总指挥,商讨对清军的作战,无论如何不可能绕过他。

    还有一个,王无咎没见过。

    来人年近四十,比卢象升高处半个头,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身披银盔银甲,血红色战袍,在宫灯的照耀下,血迹斑斑。

    见到皇帝,行半跪军礼。“末将曹变蛟,叩见陛下,叩见太子千岁,吾皇万岁万万岁。”

    曹变蛟没有报出职务,是因为他也搞不明白现在是个什么官职。

    一个月前,未能如期完成剿匪任务,他和左光先连降三级,要求戴罪立功。

    刚刚调整好剿匪的部署,八百里加急,将皇帝的旨意送到了三边总督孙传庭处,命曹变蛟带队十日内赶到京师。

    得到旨意后,不知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曹变蛟带着一千多亲卫,马不停蹄地连夜赶路,付出了十天减肥六斤的代价,终于按时抵达。

    皇帝抬抬手,示意免礼,赐座。这才看着王无咎说道:

    “你小子专门与朕作对,朕免了谁的职务,你就举荐谁。”说道此处,转头看向卢象升和吴阿衡。

    “认识一下,这位是新任密云总兵曹变蛟,小家伙举荐的。”

    曹变蛟连忙起身,“参见总督大人。”心中疑惑,密云总兵,我怎么不知道?

    二人起身还礼,没太关注曹变蛟,而是齐刷刷地看向王无咎。

    这家伙现在是干嘛的?兵部、吏部一点边儿都不沾。好像只是个太子伴读,啥时候成了职场猎头了?

    卢象升算是明白了,没能返乡丁忧,都是这小子搞的鬼。

    少年同样起身,一番客套后,皇帝没有理会其他人的表情,再次开口。

    “无咎,你说发明了新武器,就让大伙见识见识。”

    根据王无咎的建议,湖心处设立了一艘靶船,上面还绑了两个囚犯,库头张豪和他的远亲赵茂德。

    二人再牢里得知要做爆炸试验,做出了牺牲我一个,饶过一家人的壮举,让少年心里感叹:

    俩人就是走了歪路,要是跟对了人,妥妥地英雄好汉。

    烧鸡一人一只,上路酒一人一碗。下肚后,每人绑上四颗燃烧弹,接过侍卫递过来的火把,等待着少年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