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把太子带偏了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道路并不宽阔,一行人连忙勒住马缰,避免给对方造成伤害。

    随着前面的土猴由远及近,看清了来人是个半大小子,径直冲向队伍扑倒在前方,上气不接下气地高喊:

    “军爷,军爷!行行好,救命!”

    开道的侍卫还没做出反应,后面的人追了上来。不由分说,一群人抡起棍子就往土猴的身上招呼。

    “住手!”

    卢象升的狮子吼如洪钟大吕,周围的空气都有些颤抖。

    王无咎纳闷,这家伙瘦不拉几的,力气不小,嘴上的功夫也不错,难道在修仙界混过?

    开道的侍卫名叫四喜,用马鞭一指来人。

    “大人在此,不得无礼!”

    追赶的几人停住了手中的棒子,领头的在队伍中扫视了一遍,找到了侍卫所说的大人,只见他一身孝服,根本看不出品阶。

    左右打量着四周的侍卫,一个个面沉似水,深邃的目光流露出一股狠厉。身上呈现出若有若无的杀气,一看就是在战场上喋过血的。

    他做梦也想不到,眼前的这位就是钦差,只以为是哪位回家奔丧的大人,好巧不巧的路过此地。

    即便是这种人他也得罪不起,更不想给主子找事,干脆编个理由糊弄过去也就算了。立刻换上一副笑脸,上前拱手施礼。

    “官爷,小的唐三,乃密云总兵唐通的手下。奉命捉拿逃兵,还请官爷通融一二。”

    卢象升上下打量了唐三几眼,心说要是别人的闲事儿他还真懒得管。

    唐通可是此次宣旨的对象之一,平日里的名声也是一般。听到唐三的话语,反而来了兴致,倒要看看今天唱的是哪一出。

    回身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土猴,披头散发,衣衫破烂,年纪不过十一二岁,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军士,疑惑道:

    “你说他是逃兵?”

    “不错,他不仅是逃兵,逃跑前,还偷吃了为钦差大人准备的晚膳,霍霍的不成样子。”

    不等唐三把话说完,土猴抬起头,极力反驳。

    “胡说!明明是你们抢走了我姐姐,反而诬陷我们是逃兵。这位大人,求求你救救我和姐姐,到了这群**的手里,早晚被糟蹋死。”

    卢象升双眉拧成一个疙瘩,心生疑虑。再次将土猴仔仔细细地打量一遍,浑身上下都是泥,无法辨清容貌。

    土猴见状,用手抹了把脸,似乎想弄得干净些,效果不佳。土猴脸变成了土猫脸,还不如原来呢。

    然而这一举动,笃定钦差大人心中的想法,试探着开口。

    “你是女的?”

    随着土猴点头,卢象升手腕一抖,“啪”的一声脆响,唐三的脸上多了一道血印子。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看得一旁的王无咎佩服之极,这招一定要学到手,留着以后揍人。

    狮子吼再次响起:

    “好个大胆的唐三,竟敢欺瞒本官。你告诉我,这满天下大明的兵将,哪个是女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从实招来。”

    见到事情败露,唐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饶命,小的也是奉命行事。”

    心里却道:对方的身手太厉害,跟人家叫板就是找死。先保住小命,见了主子再说。

    卢象升看了看天色,正事儿要紧。懒得和他废话,对着四喜努努嘴。

    “将他们绑了,扔到马背上,找个地方躲起来,宣读完圣旨,自然有人联系你们。”然后转向土猴,“你姐姐在什么地方?”

    土猴直起身,一指远处的城堡,“就在那里的县衙。”

    卢象升苦笑,卫所中那里来的县衙,估摸是孩子不懂,见到有穿官衣的出入,都叫作县衙。再次问道:“会骑马吗?”

    土猴点点头,迟疑了一下,便接过四喜递过来的缰绳,搬鞍认蹬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脆,看样子是个老手。

    旁边的王无咎看得有些羡慕。暗道:有机会一定问问,土猴的屁股上有没有茧子。

    一路前行,卢象升也把土猴的家底摸清楚了。

    土猴姓林,十一岁,没有名字,周围的人都叫她二妞;姐姐叫大妞,长她两岁。

    祖上就是这一带的军户,上次鞑子扣关,爹娘都死了,军田也被人霸占了,成了没有家的孤儿。

    好在有个年长的师傅叫郭来印,她爷爷的把兄弟。从小教授姊妹二人习武,算是唯一的亲人。

    正是师傅的存在,才让姊妹俩在乱世当中活了下来。

    好景不长,师傅七十多岁,重病在身,眼见是活不了几天了。姊妹两是一文钱都没有,没钱给师傅办后事。

    好心的人告诉她们,你们的爷爷和爹爹是为国捐躯,有抚恤银子的。

    俩人一商量,开始四处讨要。哪怕要回来一两吊钱,也能给师傅买个薄皮棺材。

    结果可想而知,想要抚恤银子,门都找不到。

    听说土堡里来了大官,二人妄图效仿说书人嘴里的击鼓鸣冤。

    谁承想,银子没要到,姐俩却搭进去了。

    逃跑途中,土猴看见厨房里的烧鸡,顺便扯下一个鸡腿塞到嘴里,秒变小贼。

    听完她的介绍,卢象升沉默不语,心中有些不解,很多事情说不通。

    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好说的。战时,官兵糟蹋妇女,杀良冒功也是有的,不足为奇。

    只是作为总兵,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还是军户的后代,丝毫不加以掩饰,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何况还是蓟辽总督和钦差大人即将亲至,到底是为了什么……

    蓟辽总督吴阿衡得知皇帝派人前来劳军,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崇祯帝秀逗了?一无战事,二无凯旋,不符合劳军的惯例。

    再说,你都穷成那样了,还有闲钱劳军,补发些军饷他不香吗?

    卢象升毕竟是奉旨劳军,他就是再有疑惑也不敢耽搁。收到消息后立即启程,马不停蹄地从古北口赶往营州中屯卫。

    边赶路边琢磨,时间似乎对不上。

    搁在往常,劳军的队伍至少要走十天半拉月的,这次怎么一天就到了。难道是有其他的目的?

    天色转暗,落日的余晖把土堡染成了暗红色,古朴而厚重。一侧的山峰带来的压迫感,又使得它增添了几分神秘。

    总督吴阿衡,监军邓希诏,密云总兵唐通,带领众将立马土堡的西门,抻着脖子向道路的远处张望。

    渐渐地,一支队伍映入他们的眼帘,百人左右,一人双骑。

    众将的心里极为失落。

    说好的车队呢?牛羊呢?酒肉呢……

    唐通都蒙了,万岁他老人家不会派个人用嘴劳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