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鹊汉 » 第34章:入城沛国

第34章:入城沛国

    曹操率领十几万兵马,到沛县十里处安营扎寨,此时的沛国为“沛王”刘曜统领,实力瘦弱,兵马不过两三万。

    曹操身穿锦袍游走于营寨之外,吸纳着春季的凉爽,显得格外轻松。他俯身下来,将一粒黄土粘在手中,随后吹走。

    张和、曹仁、曹洪在身后悄咪咪的赶到,看着曹操这个样子,不免有些发笑。张和站在曹操的身旁说:

    “主公看起来真是思念家乡了。”

    曹操回头望去微微笑着说:

    “是啊!这里最起码有数十年未曾回来了。”

    曹仁、曹洪身上微微吹着风,看起来也是回忆往昔,吸纳着气说:

    “还记得年少时,在山水之中纵马狂奔,谈笑鸿儒,指点天下,好不快活呀!”

    曹操突然纵马上去说:

    “今日有何不可,虽不再年少,但志气尚未短缺,仍是纵横天下,赶紧上马在与我驰骋一番。”

    在身旁有些愣了的三人,反应过来也是大笑的上马与曹操游览城外山水,好似沛国已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城内

    而在城内的沛王,显得格外忧愁,他摸着眉毛手垂着,看着大大小小的文武群臣说:

    “现在曹操来攻,如何退敌。”

    国丞相拱手上前说:

    “殿下现如今汉室离乱,群雄割据,现在我等国内仅有三万多兵马,不如降了曹操,也能保住荣华富贵不失啊。”

    沛王拍着桌子怒说道:

    “住口!沛地乃是高祖龙兴之地,我为高祖之苗裔,奉令镇守于此,我不见一兵一卒,怎可兵荣华富贵而投降曹操。”

    国丞相跪下来求饶似的说:

    “臣下知罪,既如此,我还有一法。”

    沛王着急询问说:

    “有何方法,快快说来。”

    国丞相靠近沛王说:

    “一可派人劝说曹操,晓之以情,动之以礼以同乡之情劝之,二可以请徐州刘备前来相助,他与殿下同为汉室之宗亲,且信义驻于天下。”

    沛王点着头说:

    “对对对!我立刻下两书。”

    ——城外

    曹操等人刚刚下马坐于野外,曹操笑着指着手,对着山河之间说:

    “我当年就是在此山之间与朋友论道。”

    张和附和着说:

    “嗯,此山之风景果然秀丽。”

    曹操眼神一转,把身子坐稳说道:

    “现在大军停于沛国之外,当如何取之。”

    张和指着前方说:

    “沛王孤立无援,肯定要写书信与天下群雄,请求相助和当年的陶谦一般,主公只需围困四个城门,让它水泄不通即可。”

    曹操点着头说:

    “曹洪曹仁,你们立刻率五万兵围困,四个城门,一只鸟都不许飞出来。”

    曹洪曹仁接过军令之后,便骑马赶去。

    曹操接着询问说:

    “接下来又当何为。”

    张和用手喝了一口溪边的水说:

    “可让陈王刘宠,写书信于他劝其归降,保其宗庙不受损,保高祖之灵不受打扰。”

    曹操用双手摁住野地胸部呼吸着空气说:

    “好!这劝降书写多了,我也累了,也该换别人写写了。”

    ~一阵大笑

    曹洪曹仁将城门围的水泄不通,书信无法送出城外,沛王急的来回踱步。国丞相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沛王着急的询问说:

    “如何?书信可曾送出城外!”

    国丞相哭丧着脸说:

    “五万兵马,团团围困,连只鸟都飞不出去,何况人乎。”

    沛王无奈的蹲坐下来说:

    “那此时又该如何,此时又该如何!难道我真要丧高祖之地,倘若如此,我为罪人矣。”

    突然传令兵拿着一帛书着急的上前说:

    “禀告殿下,外边敌军射来一书。”

    沛王翻开来看着,随后将帛书扔到地下,怒气冲冲的砸桌子说:

    “刘宠焉称为辅汉大将军,竟劝同宗兄弟,降于恶贼之首,丧高祖之地也。”

    众文武官员刷刷跪倒在地说:

    “殿下!降了吧。”

    沛王刘曜拿着宝剑说:

    “我宁死不愿降之,传令三军,与我死战,出城抗贼。”

    沛王刘曜率领数万兵,出城御敌。三万兵马在朝夕之间全部被杀,文武诸道官员全部跑出城投降曹操。

    刘耀身穿冕十旒,高坐于祭祀之地,他拿起笔墨书写着,随后拿起宝剑自刎的说:

    “孙儿无法保住高祖之故地,万望恕罪。”

    公元195年,沛王刘曜自刎于祭祀台中。

    ——城中

    曹操指挥着大军入城,所后吩咐着张和说:

    “今沛国已破之,万不可伤损民心,传我令大军不可袭扰。”

    张和领着军令下去了,曹操又转头望向了曹洪,对着他指向那些投降的文武官员说:

    “把这些人都给我杀了,所搜刮的财宝都给我取出来,赠与民众。”

    曹洪劝阻的说:

    “主公这些可都是投降之人,若杀了,岂不是欲天下投降之人心寒。”

    曹操怒气冲冲的转向他说:

    “你懂什么?像这种贪生怕死,背弃君主,不愿与我决一死战之人,转头又投降我之人,我留之何用,若有一日我为沛王又当如何!”

    曹仁突然赶到汇报说:

    “禀告主公,沛王已自刎于宫中……。”

    曹操抬头望天叹着气说:

    “沛王不愧为高祖之苗裔,果真有骨气,我替天子为他上谥号曰:恭,葬于泗水,文武官员与我共祭拜,按皇家之礼数而来。”

    ——沛国谯县

    曹操当祭拜完沛王之后,见离家乡不远,于是便率领文武官员返回家乡。

    曹操看着这些早已两眼昏花的老人,回忆起当年那些调皮往事,不由得有些轻笑,不知不觉之中回到了他的祖父陵墓前。

    曹操望着离家不远处的模糊着的泗水亭,不由得心生感慨着说:

    “沛地!真为龙腾飞之地矣。”

    身旁的张和也说:

    “是啊!高祖凭借此地,飞龙在天,成就帝业,真英雄也。”

    曹操望着祖父的墓碑说:

    “我祖父乃是宦官,可他的心胸却比那些枉称为男子汉的人,强上百倍。”

    曹操走在松柏之上说:

    “祖父曾数次教导与我,为人当取谦恭,就算蛰伏于人下,也该等候时日。”

    曹操突然手指着天上说:

    “天地轮转,日月无常,等到那一日,我成事之机,当翱翔于宇宙之上,腾飞万里,不见其踪,但日月相随,鸿鹄相伴,鹊鸟不知其踪也。”

    曹洪领着几位老人上前说:

    “禀告主公,同乡老人来为主公敬酒来了。”

    曹操拱手说:

    “几位伯父,许久未见了。”

    老人们摆手说:

    “你在外边征战日久,却久未回乡,我们不怪你,只愿意你早日扫平四海,还万民泰安。”

    曹操看着酒水说:

    “这第一杯酒就敬给我的祖父,是他教导我有如此般大的志向。”

    曹操拿着第二杯酒接着说:

    “这第二杯酒,我就敬给山川日月,以报养育之恩,哺育之情。”

    曹操喝了第三杯酒说:

    “这一杯酒我自饮,以不愧家乡父老之重托,誓愿扫清四海,还天下安宁。”

    他们都举目望着山川之上的松柏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