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墨眸狐裘 » 二十七.万佛

二十七.万佛

    兮云山又名佛辉山,其位于青阳城之西南面百里之处,与归逸山脉似成东西格调,传说久远前有一得道高僧潜心问道,登上兮云山顶峰,一日坐化成佛。

    自此山巅每逢便日光倾沐就会有云雾缭绕之异景,其中雾气薄而不稠重,在日光的照耀下,隐隐映着万道金光,好似佛光普照,隐隐又有静心平息之气回荡其中。常年往来朝拜香客甚多,庙宇佛像熠熠生辉。此处便是六大门派之中佛心坛的所在。

    当……当……当……

    悠扬浑厚的钟声自山顶传出,山脚下的接待平常香客的宁香阁熙熙攘攘满是人群,每一个人都双掌合十,微微闭眼,伴随着一阵一阵的钟声感受着时间的宁静与安详。

    钟磬的余音伴随着庄严而整齐的诵经声,萦绕回荡在山间久久不散。沿着宁香阁往上则是一排蜿蜒而上的青石长阶,一个僧人正提着一把扫帚,扫着石阶上的落叶,银杏叶随风飘零,金灿灿的铺满了整片山道。

    庙宇之中诵经之声袅袅不绝,平静中透着朴素的音韵。一个身戴玄青佛珠的青年走上了青石阶,他头戴着一顶斗笠,斗笠四周垂着轻纱看不清面貌,斗笠两侧垂下两条白色绸带,在那绸带之上浮现着淡淡的金色文字:

    菩提论是非,明镜誓愿宏。沉沦慈悲起,万佛渡贪嗔。

    石阶上的僧人抬眼看见了来人,便双掌合十行礼。

    青年微微低头,也是合十双掌,回了一礼。

    “普渡师兄。”青年微微颔首,淡淡说道,“不知佛首可在寺中。”

    “然也。”扫地的僧人轻轻应声。他缓缓抬起头,似定睛看了青年僧人一眼。

    青年身着一套青金色的法纹袍,一侧披着一件串着璀璨宝石的紫色袈裟,看上去华丽非凡。他缓缓的将斗笠摘下,露出一袭柔顺的白发,和一双淡蓝色的眼睛。

    他的眼睛就像蓝宝石一般,在阳光的反射下湛射着闪亮的光芒。

    “佛者渡莲华,你数日奔走不息,于当今魔氛之下扶天下百姓,心向黎明苍生之大义也。”

    “普渡师兄见笑了,我渡莲华何德何能称之为大义,倒是你普渡师兄,身为佛门四相之列,大义之称更符你之名。”

    “普渡芸芸众生,师祖为我取名普渡便是要我时时刻刻缅怀普渡众生之心,一是告诫,二是提醒,可是佛心始终有憾,只因无法渡尽世人。”普渡双掌合十淡淡的说道。

    “嗯?”渡莲华微微蹙眉,他淡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华,“是下山帮扶百姓之事,多有不顺吗?”

    “各地魔戾之说层次不穷,人间各处暗流涌动,而其他各门派却也无暇顾及其他,况且又有魔族无相鬼变幻无穷,此世乃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普渡叹了一口气,渡莲华微微皱了皱眉。

    “众生苦劫,佛者慈悲。何者为佛陀誓愿,慈悲本衷?”普渡双掌合十,微微闭眼。

    “我日前探听归逸宗魔族之事,亲身一探后,得知事态严重正欲与佛首相告,现如今魔族动作愈发频频,还需趁早做出对应以防更大的变数。”

    渡莲华神色凝重,他的语气夹带着几分急切,普渡看得出来,便不再多言,他侧了侧身让开了道路。

    佛香飘渺,佛音肃穆,山巅的寺院格局严整规范,正门依次为神识殿,万佛宝殿,佛相室,法堂。东侧有数间僧房,香积厨,斋堂等。而西侧多为接待云游僧人的禅师堂。

    正门的佛相室前栽有一棵千年菩提古树,树冠茂盛,绿茵盎然,靠近时隐隐觉内心气息清透,一股淡雅而清新的气息流转于心脉之中,而全身脉络更有一种贯通之舒畅感。

    渡莲华抬眼看去,佛相室前正站着三个人影,一者白须翩翩,白眉垂侧,面色慈祥,白色的素袍上隐隐泛着佛文之光华。另者黑发垂若,面生女相,一袭朱褐长袍,金纹璀璨,一串红色的佛珠缠绕于其右手之上,隐隐流转着红色的气焰。

    而居中之人头戴金禅法冠,黑色的佛袍上娟绣着金色的纹路。他的神色淡然,双眼微微泛着微光,看不清眸色。

    “佛者渡莲华,佛首已在佛相室等候多时了。白须长者双掌合十,微微低头说道。

    “见过几位佛相。”渡莲华微微低头行礼,他柔顺的白发从肩膀上滑落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静美。

    眼前三人纷纷双掌合十,对渡莲华微微点头,接着转身向佛相室走去。

    佛相室并不大,外观看去仅仅是个普通的阁楼,里面的布置简单而朴素,正堂处立有一尊金佛,结跏跌坐模样,它左手横置双膝上,结佛门定印。右手置于右膝上,掌心向内,手指指地,意表大地为证,誓愿救生的大义。

    渡莲华缓缓走到佛像面前,双掌合十,虔诚的拜了一下。进入相室,里面早有一人端坐其中,其人背后映着一轮白色的法环,光芒耀眼看不清面貌。

    “阿弥陀佛,佛首。”

    三人齐身行礼,光芒中人似乎轻轻应了一声。接着三人便一一入了座。

    “渡莲华,且将你之所闻一一说明吧。”光芒中人淡淡的说道。

    渡莲华淡蓝的眸子闪动了一下,他微微垂首说道:

    “佛首,弟子此次就魔族之闻前往归逸宗查证魔族一事,而弟子此番前去归逸宗内证实魔族再现这一事实……”

    渡莲华话音刚落,一旁的几人不由的皱起了眉。

    “看来近段时间四处传闻的魔族之风看来是属实了。”红衣女相的佛者淡淡的说道,她的声音通透明亮隐隐带着回响。

    “先前尚有无相鬼祸患人间之传闻,如此看来,魔族已重新踏足人间。”白须长者淡淡的说道。

    “渡莲华,你且继续说来。”光芒中的人思索了片刻,继续说道。

    “归逸宗的已与魔族正面交锋过,但至于魔族为何突然出现且进攻归逸宗,归逸宗掌门并未给予回应,其弟子也未能弄清其中缘由。”

    “嗯……那归逸宗可有无遗失之物,或者之人?”光芒中的人提高了几分语调。

    渡莲华似乎思索了片刻,他蓝色的眼睛似乎又蓝了几分。

    “回佛首,并无其他。”

    光芒中的人似乎叹了一口气,又好似停顿了片刻。渡莲华见佛首没了回应便继续说道。

    “尚有一事,归逸宗掌门洛云殇已经派弟子告知其他四大门派,希望所有门派集结力量前往魔族根源一探。”

    “前往根源一探……”那抹光华停顿了一下,“难道,洛云殇是指九黎渊?”

    “正是。”渡莲华轻轻说道。

    “九黎渊自圣魔之战结束后还未曾有人踏足,其中还需穿过幽野岭,此番还将与妖族碰面,其中变数,亦是难以笃定。”白须长者皱着眉说道。

    “其中凶险亦是难以预料。”女相佛者淡淡的说道,她的眼睛看向渡莲华,渡莲华微微低着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尚若如此凶险,吾,伽蓝愿前往一探。”头戴金色法冠的黑衣佛者低声说道,他的目光很平和,在其背后,背着一柄玄金色的禅杖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伽蓝,此事涉及魔族,应谨慎行事。”光华中人背后的光华似渐渐黯淡下来,白色法环前,渐渐显露出一张瓷白无暇的脸。

    那是一张笔墨描绘般精致的脸,脸上没有一点岁月的痕迹,一头白发挽成一个发髻盘在脑后,他的眸子泛着银白色的特殊光泽,似乎没有焦点。

    他面向渡莲华转来,瓷白精致的面庞难辨男女。

    “渡莲华,此番你与伽蓝同去吧。”

    “嗯。”渡莲华微微点头,他光洁白净的脸不似凡间面皮,一点红唇更添几分靓丽之色。

    渡莲华双掌合十便退出了佛相室,眼前却是浮现在归逸宗的种种见闻。

    破碎的山石砖瓦,焚毁的竹林,以及四处袅袅升起的黑烟,无处不在的显示着一种萧丧之气。

    最令他震撼的则是一条巨大的类蛇枯骨,这巨大的骨骼硬生生的缠绕着归逸山主峰几圈,它的巨大无比头颅还嵌在天宫的穹顶之上,整个山面的百丈石阶生生错位,其强大的力道与巨大无比的身躯无时无刻传递着当日发生的触目惊心之感。

    “这是魔界的双齿鲲,人间难得一回所见。”洛云殇淡淡的对他说道。

    “魔界如此巨大之物怎会跨界出现在人间此处?”

    洛云殇转头看向了渡莲华,他阴沉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抹浅笑。

    “如此大的身躯,却在一瞬间腐烂成枯骨,不是很奇怪吗?”洛云殇淡淡的看着渡莲华。

    “洛掌门的意思是……?”渡莲华淡蓝的眸子似掀起一丝波澜。

    “没错。”洛云殇微微闭眼,“这只双齿鲲虽出现在此但并没有完全跨过两界封印,其骨骼遗留在人间,血肉估计还在魔界慢慢腐烂。”

    渡莲华微微眯起眼睛,他温婉的脸庞上似乎隐隐闪现出奇怪的纹饰,似佛门梵语。

    “此次魔族现身印证了先前的猜想,自远古的封魔之战,尚有魔族余孽隐匿于人间。”

    “如此看来确实有部分魔族逃脱流窜到人间之境。”洛云殇轻声应道。

    “洛掌门以为如何?”

    洛云殇回过头来,他黑色的眸子全无神采。

    “此番魔族趁吾突破闭关之际,已无相鬼幻化吾之形貌,着实令吾等难以防备,所幸吾之灵武已有灵识,与我神行相通,方能让吾及时赶到。”

    “如此浩劫,如非洛掌门及时赶到恐怕会有更大的灾劫。”渡莲华看着脚下激战的惨像,血色照映着天空都浮现出一抹殷红,双掌合十低声叹道。

    “正逢吾宗门论道会武之际,天宫之上人数盛于以往,此魔族此时来袭更是令吾众弟子死伤惨重。”洛云殇低声说道,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渡莲华。

    “魔族怎会恰逢此时来袭?”渡莲华微微蹙眉,“此时与封魔之战已相隔数百年之久,为何此刻魔族残余会选在此刻反扑,亦是令我疑惑不解。”

    “所有的答案兴许就在九黎渊吧。”洛云殇淡淡的说道,有意无意的看了渡莲华一眼。

    “九黎渊?”

    渡莲华湛蓝的眼中掠过一丝涟漪。“洛掌门是指人间与魔境的那处封印通口吗?”

    “不错,虽然上一次封魔之战,那处封印是六大门派一同所施展,但年代久远也不复确认其情况如何,难免存在变数。”

    渡莲华眯起眼睛,“洛掌门的意思是?”

    “如此,若能宣告六大门派,前去一探,方是最为稳妥,吾已派门中精英弟子前去一探,如有变数也好提前应对。”

    “如此最好。”渡莲华叹了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