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武皇 » 世家勋贵

世家勋贵

    由检出不以常理,雷霆径削朱纯臣、徐弘基等官爵,即令东厂籍没纯臣等第。

    列示十余项罪名,其一曰:欺君罔上,以假账避追赃!

    京华待消息勋贵们立傻了眼。

    不意早入宫诸重量级人物如此......

    东厂者径押朱纯臣、徐弘基等奉敕旨。

    朱纯臣、徐弘基等今日此举,为一勋贵之首。

    其人与纯科无世袭者异,身金贵,更相错综。

    以朱由检前列铺垫,追赃令于文官集团几不可拒。

    世家勋贵,犹不欲轻乖。

    他们的祖先都是大明朝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都是功臣之后,很多还与皇家攀着亲戚,想让他们把吃进去的钱财再吐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且夫群体有一通病者,则富占有欲之意,可谓要钱不要命矣!

    或多不解,岂此财真比命重?

    而实在明末勋贵之真实写照。

    史之不可举也。

    比如说史上较知名李国瑞事。

    起因:武清侯李国瑞以分家不均,为庶兄李国臣所闹。崇祯始知,一侯府乃如此!

    于是,正愁乏钱的事发愁的崇祯就告诉李家兄弟,你们先别分了,这钱先“借“给朕用。

    本没分到钱的李国臣倒也敞亮,直表态这钱我不要了都捐给朝廷,反正这为数四十万的家财都得袭了爵位的李国瑞拿。

    若以亲戚,李国瑞万历亲甥,与崇祯老爹泰昌皇帝朱常洛为表兄弟,崇祯宜令国瑞一声表叔。

    崇祯表叔亦狠人也.....使捐家财四十万,非老命也。

    于是帝以家财四十万借之,哥们硬生生气没上来气死如此!

    而李国瑞因财死档口,崇祯年五岁子朱慈艸暴病,将不可,小儿乃语出惊人,曰:自见李皇后,且告以先世亲属薄情,索其命!且不止索其一人之命!(李太后即万历帝亲娘,第一代武清侯即李太后爹,死李国瑞是第三代武清侯......未几,慈艸病卒。

    这下子可骇崇祯者不轻,即叫停追缴李国瑞府财一事,又杀当时首辅薛国观。

    谓此薛国观死之谓一憋屈!

    时朝廷乏钱,实无如之何,特召首辅薛国观谋,转目于百官勋贵。

    国观亦不含糊,言百官追缴无伤,贵戚犹得上自来乃可。

    言亦偶然,两人刚谋善,方将觅突破口大抄特抄一番,于分产事上吃了大亏李国臣进了宫........

    本是一门引子,不意巧成拙。

    崇祯最爱田贵妃生四子,前已夭二,今又折一。始籍家搭进去一子,崇祯亦直打退堂鼓。

    但是,薛国观这个首辅死的也是冤。

    古人信之,恐李太后复来索命,崇祯遂杀薛国观。

    细思之,一个五岁儿安知李太后?

    其言必有教着言者。

    今朱纯臣、徐弘基等入上演这出闹剧遂令由检忆史事。

    亦正以念之,使由检无所给视财如命蠹回余地。

    可不信古之惑也。

    而且,他现在也没有子嗣,这一个毒瘤有什么招数就往他身上使好了,他通继续!

    不因此令天下皆知新政之强硬态度,新政恐不行也。其实李国瑞事亦得一端:崇祯后亦知大明官贪腐嘴脸,亦知此辈有钱,故欲以抄家解朝廷之财政危机。

    但所择非机,亦乏此术。

    诛首辅薛国观后,一片赤诚换催命符,谁敢真心与崇祯谋?一搞不好推出背锅,力不媚谁为。

    而今之由检高明,其所择时术,皆当最合时宜。

    同是持一官僚集团开刀,同是欲从此辈捞银。

    然由检乃恩威并施,不惟不籍其家,又赦百官前罪,但令上缴赃银而已翻篇矣。

    故众官虽不舍,亦知所以为至明也。况今新皇登极,此时见好点后前途始有盼头。

    故由检以高薪养廉为百官上缴脏银已定:当今之大阻力,必出于勋贵群体。

    果不其然在由检限缴赃期限将满,亲勋遂坐不住。

    但任他想破头也不知他现在所对的皇帝已经换了一个现代思虑而重点钻研过明末的穿穿!

    自谓有效者,于今朱由检前尽失其用。

    -------------------------------------

    又——英国公张惟贤邸。

    “不善矣!大事恶了......“张府管家李三踉踉走进前厅,向正在厅内徘徊踱步等候消息的张惟贤禀道:“国公爷!出大事矣!“何大事也?“张惟贤急忙问道:“是宫中有消息了?“快快道来!”

    “上直旨即场削成国公朱纯臣、魏国公徐弘基、阳武侯薛濂、西宁侯宋裕德、镇远侯顾肇迹夺爵“李三冒一口气并道:“彼为东厂者径自宫押至各府宅,以罔上籍没家产“。”

    “何也?“张惟贤闻之,踉跄不直。

    管家李三冒手疾眼快一健步及时扶住了张惟贤:“国公爷,你没事吧?“”

    张惟贤一把抓住李三冒的胳膊,再确认道:“你刚才说是东厂的人现在朱纯臣、徐弘基、宋裕德等府第奉旨抄家?“”

    曰:“然!千真万确,王承恩亲压阵于成国公之府也......“

    “即闭门谢客,谁来我不见?“张惟贤当下不疑,忙吩咐李三冒:“把前日整理的帐册拿到书房去,我要亲自重新梳理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