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九纹龙 » 第三十九章 机缘巧至桃花村

第三十九章 机缘巧至桃花村

    日移正中,高悬上空,驱散了凉意,史进与军汉们聊了闲话,得禀报称朱武三人入庄。

    史进如今作为老种相公新收的义子,即上任的东昌兵马都监,身份不低于华阴县令,倒不怕关系暴露了。况且史家庄很快就会搬到东昌府去。

    史进就后厅上座,置酒设席,管待三人。朱武三人拜谢,恭谨入座。酒至数杯,史进说起自己被老种相公收得义子,将去东昌府上任的消息,三人都是一脸喜色。

    三人都是不得已落草少华山,除了天生的恶人,谁又不想身份清清白白的,甚至做个官当当。

    当山贼劫掠来往的行人客商虽说快活,但不可能一辈子都做这个,还累及子孙也无身份,祖辈做山咋欸。

    如今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自然喜出望外,想要抓住。

    三人俯耳,恭敬地听着史进的安排。

    “吾欲迁史家庄到东昌府,只是得我在东昌府站住跟脚后。我让你们三人练兵这般久日子,现在自然派得上用场。

    洪武你随我去东昌府,吾却是要仰仗你多多出谋划策。”

    朱武一拜,口中称喏。陈达、杨春二人眼巴巴的,等着史进的吩咐。

    史进为二人湛满酒,说道“吾此去却是不放心史家庄的安危,须得信得过的人为吾守护庄子。

    地才,仲仁,我能信任你们吗?”

    杨春大声喊是,用力拍自己的胸口。陈达更是指天,赌咒发誓,会用生命守护庄子。

    史进点点头,举杯敬三人,沉声说道:“如此事成,吾做得东昌兵马都监,必重用你三人,脱得贼身,做个官当当。”史进许下诺言。

    三人皆满饮,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饮满酒,愈发地尊敬史进,感激史进带来的一切。

    酒罢,史进跟着三人回到少华山,拣选了些训练出来精锐的汉子,准备带去东昌,剩下的都交由陈达、杨春二人接着操练。

    自得少华山被史进收服后,史进勒令三人对来往的客商莫要再劫掠,收了保即过路费行,长久以往,行商都知晓少华山的贼人只谋财,收些过路费,不害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行商都会自觉交保护费,前期还需要史家庄接济的少华山寨,渐渐富余起来。

    史进带众人下山回庄安定,将这些汉子打乱分入军汉的队伍之中,如此整个队伍有四百多人。

    在攻少华山之前,史进让庄子做好防御准备,便开始收集各种甲胄与兵器。史家庄本身酒有铁匠,还有许多裁缝,虽然质量不高,也勉强够用,加上又从华阴县买了些。

    如此仓库中倒有两百余皮甲,三百余纸甲,铁甲史进都交予卫队穿戴了。

    还有千余件兵器,说是刀枪矛,其实就是一根木杆加个枪头、刀头、矛头罢了。

    史进将皮甲与纸甲都发给军汉穿戴,至于兵器,史进离开延安之前自是狠狠薅了西军的羊毛,仓库中的兵器可交予庄客,在迁徙庄子的时候用着。

    史进将一切安排妥当,又在史家庄休整了五六天,强化了军队令行禁止的能力,如此才能长途跋涉去到东昌府。

    王寅被史进安排成了副将,这些军汉大多是延安府内的混混,只服着史进一人,对王寅颇有挑衅。王寅也不留情,下狠手将二三十个围着的军汉撂倒后,赢得众人的敬服。

    翌日,月落参横,天色将明,史进领着一众车队出发,王寅、朱武随行,清竹坐在车队中间的马车上,一共十余辆马车,装着金银与干粮,还有些从少华山寨内得来的名贵东西,来历自是不提。

    四百多军卒散步四周,穿戴甲胄,手拿兵器,保护车队自是绰绰有余。

    车队行得不慢,一日三四十里,途中遇到村落便停下来讨些吃食茶水,遇驿站休整一二,走的都是官道,道路宽敞好走。

    经过几个强人出没的山林,见着这般精锐的军队,披甲带械,又打着西军的旗帜,莫有敢惹的,都收敛住自家的喽啰。

    行了二十余天,差不多二月下旬,将到东昌府时,路过着一座山,瞧见一座庄子。

    此时天色将晚,日下西沉,月稍出头。

    史进停下车队,留着王寅看护,带些人去村子讨些吃食,正行之间,只见一派山清水秀。

    山影深沉,槐荫渐没。绿杨郊外,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薄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通跨犊归。

    史进众人过了一条板桥,远远望见一簇红霞,树木丛中,闪着一所庄院。凑近一看,见数十个庄家,忙忙急急,搬东搬西。

    庄客见着史进等人穿着甲胄,带着兵器,颇为紧张,赶忙放下手中活计,抄起哨棒。

    机灵的回庄中叫人去了,胆大地开口问道:“你等...是何人?日晚来俺庄上有何贵干。”

    史进道:“吾等是过路的行商,要往东昌府去,且与贵庄换些吃食。”

    熟料,众人听后更得紧张,握紧手中哨棒。

    一个庄客结巴道:“吾庄上今晚有要事,吃食都没了...你等且快走罢。”

    史进无奈,说起要用金银买吃食,一路上遇到的村落庄子都是这般,听众人是军队,有的驱赶拒绝,有的害怕奉上,史进都改口称自己是行商,用金银换得。

    谈话间,只见庄里走出一个老人来。这老人拄一条过头拐杖,似年近六旬之上,走将出来,颤巍巍对着史进行了礼。

    史进见这般情况,赶忙扶着老者,口呼:“老丈,使不得。吾等是过路的车队,见着炊烟屡屡,知得此地有个村庄,便想着讨些吃食。不然总吃着干粮,嘴里淡味儿。”

    老者开口道:“如此便好,只是吾庄上今晚有要事,不剩多少吃食。”接着唤过几个个庄客,教将多着的吃食都带来。

    史进有些皱眉,却是突然想起了书中的一个场景,只是不大确定,便开口问道:“敢问贵庄高姓?”

    老人道:“老汉姓刘,此间唤做桃花村,相认都叫老汉做桃花庄刘太公。”

    史进了然,正是此地,又想起庄客忙活,像是摆弄宴席的样子,史进又问着:“敢问太公,今夜庄子可是有甚喜事?”

    刘太公欲言又止,但还是开口道:“只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烦恼?”

    “既是喜事,又何故烦恼?”

    “客人不知,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老汉只有这个小女,如今年方十九岁,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六七百人,打家劫舍。

    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因来懒汉庄上讨进奉,见了老汉女儿,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选着今夜好日,晚间来入赘老汉庄上。又和他争执不得,只得与他,因此烦恼。”

    史进听得,暗自茫着,怎地郑屠未死,鲁提辖未流落江湖,这是要自己替着鲁达救着桃花村么。

    还有李忠,自己不是予了他不少银子,怎还会落草桃花山,自己又这般凑巧,恰在这天到桃花村。去东昌府却是不顺路这青州,怎地拐了些路到桃花山来了。

    史进想了会儿,想不通,开口说道:“如此吾等却是不能不管,不瞒老丈,吾本是上任的东昌府兵马都监,却是来到贵庄。”

    刘太公苦笑道:“若将军救得小女,庄内金银尽数付与将军。”

    史进摆摆手,“吾却非是为金银而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为好汉所为。这山大王如此强取民女,怎好当作不见。”

    老人惊道:“果真吗?”

    史进点点头,刘太公将史进迎进庄内,史进遣了几人回去告知众人稍安勿躁。

    太公见天色看看黑了,叫庄客前后点起灯烛荧煌,就打麦场上放下一条桌子,上面摆着香花灯烛。一面叫庄客大盘盛着肉,大壶温着酒。

    史进一行人也收拾好兵刃,做些准备,史进艺高胆大,不怕甚事。

    约莫初更时分,只听得山边锣鸣鼓响。

    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尽出庄门外看时,只见远远地四五十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一簇人马飞奔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