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九纹龙 » 第二十一章 一身兵法授史进(求投资、求推荐票)

第二十一章 一身兵法授史进(求投资、求推荐票)

    且说王进领着史进来到校场,周遭兵卒见着两人架势,又听说旁边那个俊朗阳刚的汉子便是“九纹龙”史大郎,“二郎神”史进,不由好奇,将校场给围住。

    周围兵卒见着,口口相传,走出了帐内,将校场围着一圈,只余那些巡逻值守的人,充满了羡慕的眼神。

    巡逻的人还好,不时还能晃一眼,听着众人的喝彩声,门口值守的啥都看不到,连喝彩声也是听得朦胧。

    且说军营一改肃杀的氛围,众将士尽皆好奇,交头接耳,充满快活的气氛。

    史进在兵器架上连拣了三尖两刃刀,绿沉枪都觉颇不称手。倒是王进知道自家弟子神力,叫人取了一柄称心浑铁棍来。

    史进握着浑铁棍,倒是颇为满意,今日定叫师父知晓自己一杆铁棒的厉害。

    王进手捏一杆八宝鼍龙枪,摆开架势。

    两人也不多礼,王进一声招呼不打,直将一杆八宝鼍龙枪扫来,史进横棍一接,只听巨响,如山崩地裂。史进暗惊:师父的力气怎地这般大了,还有气势截然不同。

    王进龇牙一笑,沉声说道:“多亏贤弟授与我打熬力气的好法子,我这几月练得勤,只觉气力增长不少。”

    金戈相撞之声掩住王进话语,差点教史进没听着,史进嘿嘿一笑,“便是师父你气力大涨,我也不惧。”

    史进连遇高手,与王寅、鲁达这般好手较量武艺,武艺大涨,也不怕师父。

    两人你来我往十多合,兵器相撞的声音直教围观众人耳朵生疼,都看得呆了,怎地有这般大的力气和这般的武艺,众人想到自己若是上场,怕是一招都接不住便横尸当场。

    两人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一个是南山猛虎,一条是天上青龙,捉对厮杀。龙怒时头角峥嵘,虎啸时爪牙狞恶。爪牙狞恶,似银钩不离锦毛团;头角峥嵘,如铜叶振摇金色树。

    翻翻复复,鼍龙枪没半米放闲;往往来来,浑铁棍有千般解数。

    浑铁滚力劈华山,当头劈下,离顶门只隔分毫;鼍龙枪用力刺来,望心坎微争半指。

    使鼍龙枪的将军,威风上逼斗牛寒;舞浑铁棍的豪杰,热血起如云电发。一个是护持社稷天蓬将,一个是整顿江山二郎神。

    王进与史进大战五六十合,难分胜负,斗到八九十合,王进气力才不支,败势已露。史进使一杆五六十斤重的浑铁棍,但还有余力。

    二人收起兵器,跳将开来。场下众人这才如梦初醒,一人喃喃道:“真非凡人,好似天神交战,真是赵子龙大战二郎神啊!”

    众人也附声喝彩:“真是赵子龙大战二郎神!”

    门口值守的兵卒只听得营内人声沸鼎,喝彩声不绝,却不知情况,只觉心痒难耐,胸口有千百只老鼠爬过。

    二人歇息了会,两人战至将要力竭,又是盛夏天气,时节炎热,王进在较武前便以脱下铠甲,但还是被汗水打湿了战袍,史进也是口喘闷气,也顾不着形象,解开衣襟,露出上身绣的九条青龙,又教众人看迷了眼。

    一身热汗打湿了九条青龙,在阳光照耀下,宛如青龙戏水,只是栩栩如生。好一个九纹龙史大郎!许是天上青龙下凡尘。

    几日间,史进随着王进走遍了军营,安营扎寨之法、军法章度、排序井然一类都与史进细细地说了,带着史进到具体的地方鞭辟入里地解析了。

    毫不夸张地说,若是史进将情报泄露给敌人,这座军营撑不过一个时辰。当然敌人也打不到这里来。

    王进领着史大郎走遍了军营的各个地方,和一干军汉都混得熟了。众人本就仰慕史进的高超武艺,拔山气力,加上王进言传身教,史进学着为人处事和与军汉相交的法子,不摆甚架子,与众人开些荤玩笑。

    几日间,整座军营都喜欢上了这个“九纹龙”史大郎。不少人让史进教些武艺,史进笑了笑,说道:“我师父会十八般武艺,怎地还不够教你们?我练的不过是江湖汉子捉对厮杀的,你们多练练些战场厮杀的才对。”

    军汉都知这些道理,还是忍不住打趣这年纪轻轻,模样俊朗又武艺高强的“二郎神”。

    史进早将小种经略相公的书信说与王进,王进抽空领史进前去老种经略相公的府邸。

    把门军士识得王进乃是新晋的都指挥使,施了一礼。王进将书信呈与军士,说了情况。

    军士场喏,又入府报知。等了一会儿,把史进二人请到厅上。

    二人入门,见一老相公坐着,赶忙施了一礼,“王进(史进)见过相公。”

    史进再一瞧,却见一中年汉子,双鬓已泛些白色,燕颌虎须,脸孔粗犷,一身短衫打扮,裸露的双臂泛着古铜色,肌肉虬结狰狞。只一看,便知是黄忠一般的人物。

    那将军也仔细打量着史进,这个近来声名赫赫的后生。

    不由赞道:“果真一副好面皮,怕是能叫着千金小姐神魂倾倒。我早闻得你是个二郎神一般的好汉,一柄三尖两刃刀当得无敌。今日见着,果名不虚传。”

    相公又问着:“怎地有无兴趣与我这儿做个将军?不出两三年,怕是比你师父官还高哩!”

    王进挠头,不敢怒不敢言。

    史进拱手,“相公过誉,我的本事哪及师父万一。师父一身万人敌的本事,我却只能做一前锋将军罢了。

    我需要跟着师父学的本事还多着呢,此来也是继续跟着师父学一些统兵的本事。

    再者家中老父前些日子生过重病,痊愈后后也不知时日还有多少,俺也不知能呆多久。”

    老相公也不甚在意,只是顺嘴一提,更看重的还是王进这种有武艺能统兵的大将,史进的情况也听王进说过,只是出于喜爱高强武艺罢了、

    “我在渭州的兄弟可是对你颇有赞誉,恨不能留下做大将。你既然来寻你师父的,且先做一提辖练练手罢。”

    经略相公又与二人谈论些军事,说些兵法,摆些战阵,大都是相公与王进谈,史进偶尔倒能插嘴一二,一番话了,只觉收获匪浅。

    在西境战场上磨折厮混数十年的老将军果然厉害,难怪打得辽狗胆寒。史进只觉高山仰止,忍不住亲近想多学些东西,老相公也不怪,一一回答史进的提问,许多王进不能回答清的问题,却能用通俗的语言让史进明白。

    过了不少时日,史进除了在军营中随着王进学习讲解兵法,与一众兵汉厮混熟络,只是往经略相公府跑,把门的军士都识得史进了,如饥似渴,向老将军学些战场上的知识。

    老将军也不拒绝,细细培养史进,这般赵子龙、锦马超般的人物向自己问询的时候也有不少成就感,还送了史进两卷自己注释的兵书。

    史进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常常向王进请教,羡煞王进。也登门拜访,拿走了三卷兵书。

    万瓦鳞鳞如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这日,天气实在炎热,蝉鸣又聒噪,史进和王进二人也难得出去,只在帐内饮些凉茶,谈些兵法。

    只是都被一阵喧嚣打破,一个年轻的汉子浑不吝地攘开值守的军汉,军汉认得其是营中军官,也拦不住。

    王进和史进颇为头疼,韩五这厮怎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