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的故事:绿衣之殇 » 一 黎春莼、全砡(3)

一 黎春莼、全砡(3)

    三

    上初中后开始学习英语了,但自己的农村初中没有英语专业毕业的师范生,就让一个英语比较好的数学老师教他们英语,这个老师的父亲也在这个学校教化学。英语学习一开始就学音标,那个数学专业的英语老师对音标好像也不大会,他自己也一点没有学会音标。直到过了一年初中二年级的时间才有了一个正宗的英语老师,他带他们上课的第一天就发现他们整个班都不会发音,每当点名让同学读单词时几乎没有同学能读正确,这个老师就重复一遍错误发音,嘲笑他们一次,然后带着他们读正确的发音,后来干脆挤出几节课给他们重新学习了英语音标,但他的英语口语还是很糟。但奇怪的是他对英语很感兴趣,英语成绩一直不错,当时除了课本没有任何学习资料。初中一年级的时间他就拿着英语课本一遍一遍看,直到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印入脑子中完事,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目他就回忆这个词在什么地方出现过,在句子中什么位置,前后是哪个单词。到了初二有了正宗英语老师英语学习轻松多了,老师会讲语法,讲句子结构,印象深刻的是这个老师强调某些单词必须首字母大写,其他错误可以犯,但这样简单的知识如果还犯错的话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一直带自己考上高中。就是这么一位好老师,他上高二的时间听爸爸说自杀了。

    他初二的时间开始学物理,当时班里有一个留级生,这个留级生已经学习过一遍了,课堂上感觉比他懂的多。第一次物理考试的时间留级生在他前面交卷,他有道题他拿不准,是一道判断题——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他偷瞄了一眼发现留级生打的是叉号,就用笔把自己的对号改成了叉号。成绩出来了,他考了九十九分,就那道题错了,真是追悔莫及,此后再也不相信别人做的题目了,即使不会也不抄别人的了。

    初中他的学习也一直很好,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爸爸也从来不看通家书,每次期末考试结束了爸爸只问他考了班里第几名,从来不问考了多少分。上了初二想考中专的学生就有专门留级的了,觉得初二很重要,打好基础初三了才能考上中专,自己哥哥初二留级就是爸爸找了校长特意留级的。那个校长与自己同村,还是认得没有血缘关系的一个亲戚,对工作认真负责,数学教的也很好,他当校长期间是那个农村初中学风最好教学质量最高的时间,也是考上中专学生最多的一段时间,二姐、哥哥还有他自己都是他当校长期间考上了中专、技校和高中。但妈妈和校长的媳妇吵过架,而他的两个儿子学习一般,初中复读了好几年但什么也没有考上,后来招工去了工厂。爸爸是干部校长是教师,也在同村,可能也有内心争面子的感觉吧,他觉得两家的关系很微妙。爸爸找这个校长帮忙从不拒绝,但这个校长见到他们一直冰凉凉的感觉,逢年过节因为是亲戚需要去走动,他和哥哥谁也不乐意去他家,去了校长家可能因为是老师又是长辈,也很严肃,自己也一直在称校长是老师还是以亲戚关系称呼而矛盾。

    农村初中的老师好多家庭也在农村,媳妇在家里务农,这些老师不大讲究,初二教自己物理的老师上课讲天平时讲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免得手上的汗液腐蚀了砝码影响准确性,但他又见到物理老师的儿子在砝码上绑一段绳子当流星锤在校园里玩。初三的时间学校来了两个城里的男老师,都很年轻,可能刚毕业,和他们其他的农村老师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姓张,皮肤白皙,头发很长很光滑很黑,时不时甩一下头发,那时间他感觉很酷。另一个姓贾,皮肤更白,带着一副圆形金属框的眼镜,有一些女性气质,教自己语文,板书写得很丑,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拉得很长很弯。

    那时间农村学生上初中的目标就是考中专,很少有家长和学生愿意去上高中,他的理想也是考中专,但第一年自己很有可能没戏。虽然他学习一直很好,但学校里初三年级有专门的一个复读班,班里有五六十个复读生,有的已经在初三复读三四年了,甚至有复读六七年的,那些学生中学习好的比他成绩好。参加中专考试先要参加预选赛,他们初中每年大概有八个左右的名额,只有这八个学生才有资格去参加中专考试。当年他也参加了预选赛,考试结束后因为学习好老师特地将他的试卷找出来首先批改,那时间学校组织的预选赛没有将名字封起来的习惯,而且很多老师都盯着试卷,也不可能作弊,所以老师特地找某个学生的试卷一点也不奇怪。他的分数参考往年的分数可能会在前八名之中,他有可能会成为很多年来他们学校第一个应届生通过预选赛参加中专考试的,这是班主任老师告诉他的,他也挺高兴。可第二天全部试卷阅卷结束后他是第十名,他不能参加中专考试了,只能复读考中专或者去考高中。其实爸爸已经决定好了让他复读考中专,也找过那个校长了,那个校长给爸爸打保证说,他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中专,让他和哥哥一起复读考中专。

    不能考中专,爸爸也没有给他办非农户口,所以他也考不了技校,没有事情可做只能回家干农活,等秋季开学时复读了。他又有点不甘心,觉得上了三年初中了连个正式考试都没有参加就毕业复读了,他想去城里参加一下高中考试,看看自己到底什么水平,也顺带去城里玩一圈。他长这么大了还没有一个人进过城,小时候爸爸带他进过城,但他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如果考上了高中爸爸不让他去上,回来复读考中专他也很乐意,反正自己已经去城里玩了一圈了。周围参加中考的寥寥无几,他也不知道考高中好不好,就去咨询了一下教自己语文的那个贾老师。贾老师说,“考高中很好啊,你学习很好,第一中学肯定能考上,上了第一中学可以考大学,大学可比中专好多了。”这坚定了他去城里参加中考的想法。他给爸爸说了,爸爸不情愿地说,“那就去考吧,考上第一中学了上也行,考不上回来复读就行了。”

    报了名,办了准考证,他就骑着自行车去城里参加中考,考场在第四中学,考六门课,每门课满分一百二十分。他每天考完就骑着车走二十公里回到家里,第二天早早起床六点钟骑着自行车再去城里继续参加考试。语文考试的时间早晨水喝多了,其他题都做完了,整个作文还没有写呢他就憋不住想要上厕所。当时他以为老师不让去,初中考试老师从来都不让上厕所,他已经打算好了不让上厕所他交卷就行了,反正对他来说能不能考上第一中学都无所谓,没想到监考老师竟然同意他去上厕所,不过老师跟着他。上完厕所他着急回考场,老师在后面走,他一头扎进了另外一个考场,抬头一看进错了考场又赶紧跑了出来,回到自己的考场接着写完作文。

    其实他对这次进城参加中考心理有点矛盾,既然已经进城参加中考了当然希望分数考得高一点,能够考上第一中学,证明自己学习好。但他也有点怕考上,毕竟考上第一中学后能否考上大学还是个未知数。而如果复读一年参加中专考试的话以自己的学习成绩十有八九会考上,那样的话就相当于已经有了一份乡政府干部这样吃公家饭的工作等着他,因为中专毕业的学生国家都会包分配,绝大部分农村中专毕业生都会成为一名乡政府干部。自己打心底还是想上中专,早点成为一名吃公家饭的干部,这次进城参加中考更多地只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到底怎么样,顺便玩一圈而已。如果考上了第一中学按照爸爸说的话让自己来上的话,自己只好硬着头皮来上高中了,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就未知了。

    中考成绩出来了,他们初中当年第一中学考上了两个,满分七百二十分,自己考了六百二十二点七分,另外一个学生考了六百二十二点五分,他一直纳闷怎么会有零点二分的,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考六百二十二点五分的那个男生也参加了技校考试,也被录取了,后来那个男生去上了银行技校而没有上高中。那个学生是乡教育干事的儿子,和哥哥同岁也同一个班,和哥哥关系熟。所以那一届自己的初中只有自己一个人去上了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