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两界之再造荣光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事之秋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事之秋

    也没有让黄煜就等,袁崇焕很快就回过神来,对着黄煜说

    “陛下,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察哈尔的目标应该是漠南蒙古右翼部落;察哈尔部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不然他们也不会和我们结盟赚取赏银了;前些年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便与鞑子努尔哈赤联姻,其中内喀尔喀5部已经全部依附鞑子,科尔沁的势力较强,只是因为和察哈尔水火不容,所以偏向鞑子;之后又经过几年的时间,尤其是前年的征伐,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中,奈曼和敖汉先后投靠鞑子,恐怕现在应该也没有几个鄂托克还在察哈尔的控制之下了;而察哈尔林丹此人又是个有雄心的人,一直想要统一蒙古各部,恢复他们祖上的荣光;他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增强实力,而要增强实力,人口、草原必不可少,但是他们刚和和鞑子结盟,必定有一段时间的和睦期,那么向东的方向算是堵住了;向北的话有漠北蒙古在,他目前的实力不足以对付漠北蒙古,而南方就是我们华国,这些年他们的物资多依赖我们,攻击我们他并不能增强多少实力;所以我认为他们的目标一定是右翼部落,本身右翼实力就不太强,对于林丹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得到大面积的草原、人口、马、牛、羊,能使他的实力瞬间提升;我们要让大同、榆林、甘肃、宁夏等边军,做好防备避免牵连我们”

    黄煜开始还有点担心察哈尔会攻进华国边境,北方边境线太长了,对于机动能力比较强的游牧民族,很难防范,到时又会有不少百姓遭殃;现在听了袁崇焕的分析,黄煜也比较赞成,对于好不容易获得的机会,察哈尔林丹应该不会把这次机会浪费在华国上,毕竟攻击华国他们的收获并不是最多的,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确定了察哈尔的目标后,黄煜又不甘心就这么看着察哈尔强大起来,想了一会后,黄煜再次对军部的众人问道

    “我们不能这么看着察哈尔部增强实力,什么都不做,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挫败察哈尔的计划?”

    其实军部的人也都知道,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那么察哈尔此次行动,成功几率非常大,这样以后恐怕就不那么好控制了;

    这也就是进入了华国,要是还是大明,恐怕就算皇上问了,他们也不会提建议的;他们和黄煜接触这么长时间知道,黄煜除了厌恶投降论外,不论你提出什么建议,认同他就采纳,不认同一般也不会怪罪,这也让他们平时都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所以听见黄煜的问话,孙传庭说

    “陛下,我们可以派人去游说一下土默特、喀喇沁、EEDS三部,他们面对强大的察哈尔部的威胁,应该会考虑我们华国的拉拢,”

    卢象升也站出来说

    “陛下,我有些不同的意见,我们边军已经整编一年了,能否在他们双方大战后我们出兵讨伐他们,无论他们谁胜利都会有所损失,再加上早有准备的我们,以我们优良的火器装备说不定能够一举解决整个漠南蒙古”

    黄煜有些犯难,卢象升的建议也不错,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这种机会的,草原这么大,一般时候想要寻找他们的主力都比较困难,这次知道他们的目的后,确实方便设伏;但是边军刚完成整编一年,火枪火炮受制于军工厂的产量,都没有完成列装,绝对不是出击的时候,再加上他们的骑兵太少了,就怕他们逃走,然后仗着激动性偷袭;

    “我们直接大举出兵恐怕不行,一方面是朝鲜大战就要开始了,到时候辽东应该也会有动静,如果西北在发动大战,我们后勤的压力太大了;如果只出动少量兵马的话应该可以?”

    其他几人也先后发言,但是多是围绕孙传庭和卢象升的方案进行讨论,年轻点的将领都在军校进修过,都比较激进,想要主动出击,但是老将们反而考虑的比较多,他们多是从华国大局出发的,华国目前不适合再开启一场大战;

    随意最后黄煜看向孙承宗,希望听听这位老将的建议

    “孙部长,您有什么建议?”

    孙承宗刚刚一直在认真听取每个人的发言,同时心里反复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给华国带来最大的利益;这时听到了黄煜问到他,他稍稍沉思一下

    “陛下,刚刚我们军部同僚也都分析了此事,我也认真听了诸位的意见;我考虑了一下,就像陛下说的,我们暂时支撑不住再开启一场大战了;而且此战还是要在草原上进行,虽然我们边军整编已经一年了,但是骑兵不是这么短时间就能练出来的,草原作战如果对方不和我们硬碰硬,只以骑兵袭扰或干脆就避而不战,袭扰我军后勤辎重,恐怕我们的压力会非常的大;所以我建议一方面派人游说他们,尽量拉拢他们,用武器向他们换一些战马;同时也等他们开战后,也可以联系察哈尔部,向他们购买战俘,不论用粮食还是刀剑都可以,这些战俘都是沙场老兵了,我们买回来稍加训练就是合格的骑兵;再者我们也能向他们这些部落散布一些传言,就说我们华国大量招收蒙古百姓,不论牧民、还是战士都会给予大量的赏赐;只要再他们心里种下种子就好,开始可能没有什么用,等他们的部落被摧毁后,那些流浪的人,有可能就会想到来我们华国,到时我们派出小股骑兵进入草原,引导也好,劫掠也好,一定要多多的抢夺人口;我们的目的就是给察哈尔增加麻烦,减少他们实力,现在就是这些,都是怎么行动我们还可以完善一下,具体的就要陛下决断了”

    黄煜听了孙承宗的话,心里叹服,不愧是成名老将,恐怕大明皇帝信任、支持孙承宗,鞑子想要入关就没那么容易了。

    “孙部长的建议很好,你们军部回去后再把这个计划完善一下,我会安排朝廷选出出使官员,尽快前往土默特、喀喇沁、EEDS三部,你们计划完善好后,我就给边军下令,让他们执行;诸位也不用泄气,这次我们虽然不能出兵草原,征服漠南蒙古,但是还请你们相信,两年内我绝对要马踏草原,等我们收服朝鲜,铁路修通,兵工厂满足供应,到时就是各位出征的时候,这场大战我希望军部大部分官员都能参与;不论以后你们是领兵出征还是在军校任教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军部众人面带笑容的回去完善计划了,他们现在非常敬服黄煜,黄煜对待军人太好了,也不会因为你立功就忌惮你;对于领兵出征的将领更是完全的放权,就像之前章天雷征战倭国、这次蒋世有征战朝鲜,甚至章天雷现在还是倭国总督,总揽军政大权。这可谓是给武人最高的信任了,他们都觉的五人的时代来了,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等几个年龄大点的,都恨不得年轻几岁,都不想错过这个时代。

    黄煜带领华国准备妥当的同时,鞑子也基本完成完成了部署,就等最后的吉时出征了;

    另一边的毛文龙也已经提前收到黄煜的命令,提前准备好了兵马,并且后勤部提前向皮岛上运送了大量的补给,想以皮岛作为朝鲜大战的后勤中转站,毕竟直接从华国运送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而皮岛即距离朝鲜比较近,有在海上,无论是鞑子还是朝鲜想要在华国海军的眼皮底下袭击皮岛恐怕是不行的;

    蒋世有自收到黄煜的命令赶到天津后,先召见了已经集结在天津的一些北方兵马,之后就带领队伍前往了皮岛,先汇合毛文龙,商量具体的作战计划;毕竟毛文龙这么多年和鞑子作战,和朝鲜周旋,他肯定比较了解双方的情况,这刚好也是蒋世有所欠缺的。

    朝鲜方面锦衣卫密谈接黄煜命令向朝鲜透漏鞑子入侵的事,他们先是秘密的向反和派大司宪金尚宪透漏了此事;做为已经经历过第一次鞑子攻朝的朝鲜重臣,他深知鞑子的狠辣残忍,也顿感事关重大,连夜进宫面见朝鲜国王李倧。

    “陛下,最近我听到风声,鞑子在我国边境集结了重兵,随时都会对侵入我国,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大司宪,你这是从哪里听到的消息,可曾确认过了,”

    “我这是听在北方做生意的商人说的,最近半个月鞑子已经封锁了边境,并且一直在向边境增兵,这些被边境的一些商人发现了,现在很多的商人都在向南部逃,虽然我还没有来的及确认,但是微臣以为应该是真的”

    朝鲜国王李倧,此人经历也算是比较丰富了,先是隐忍多年,又通过政变拿下朝鲜王位,之后更是武将叛乱,鞑子第一次攻朝等等,经历相当的坎坷。这并没有使他变得坚韧,反而是更加的胆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