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这样的硬汉子 » 第三十二章 朱瞻基推行新政 周忱提出平米法

第三十二章 朱瞻基推行新政 周忱提出平米法

    宣德二年(1427年)七月,奉天殿。

    朱瞻基带着自家的好太子上朝监听国政,朱瞻基说道:“众位卿家,昨日,太子请求朕清理全国各地的亏空,朕打算设立会考府,清查京畿和南直隶所亏欠朝廷的亏空。”

    首辅杨士奇问道:“敢问陛下,朝廷要怎么清查亏空?”

    朱瞻基接着说道:“会考府是一个专门审计国家财政经费事项的机构,是用为革除各省钱粮奏销中之积弊而设,掌各地钱粮奏销事而做的,因为南方的士绅天天不是喜欢拖欠纳税吗,朕要派一个人南下南直隶,清理亏空。”

    杨荣有些好奇的问道:“陛下要派何人南下南直隶?”

    朱瞻基似笑非笑地说道:“越王府长史周忱,周恂如。”

    太监喊道:“宣越王府长史周忱觐见。”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进入奉天殿,行大礼跪拜道:“臣越王府长史周忱,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瞻基说道:“平身。”

    周忱起身拱手行礼道:“谢陛下。”

    朱瞻基看了看自家好大儿,眼神示意道:“好儿子,看你的了。”

    朱祁锦明白了自己老爹的意思,就问道:“恂如公,假设你到了南直隶以后,你会怎么去做?”

    周忱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臣打算用平米法改革税银,顺便催缴亏空。”

    朱祁锦前身对历史一知半解,问道:“何为平米法?”

    周忱解释道:“启禀殿下,所谓的平米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加耗”,即正粮每石加征“耗米”。当时江南的税粮北运,搬运困难,运费十分昂贵;税粮南运在南京交仓,每石米也要加用费六斗。所以江南各府的官田,除了负担苛重的税粮外,还要负担作为运费的耗米和杂派,而这种加耗和杂派,往往摊到贫弱下户上,绅衿和豪强大户大多规避了事。周忱针对这种情况,把依照规定科则征收的税粮叫做正米,另外制定出一定数量为应付运输费用杂派销的税粮叫做耗米。耗米随同正米依一定比例不分“强弱愚智”,一律征课,使大户和小户均平承担运输费用。”

    朱祁锦问道:“还有另一方面呢?”

    周忱接着解释道:“殿下,“平米法”的另一方面内容是“折征”,凡是科则沉重的田土,让它们缴纳实际负担较轻的折色,如金花银、官布、轻赍之类;科则较轻的田土,则缴纳实际负担很重的“重等本色”,如白粮、糙米之类。一般每亩科税原额在四斗以上的田土,可以改纳金花银、布匹、轻赍等折色,而每亩科则在三斗以下者,则缴纳白粮、糙米等重等木色”。这种“折征法”实际上就是以不同的征收折纳办法使得官民田土和税户的负担较为均平。”

    朱祁锦想起后世对平米法的评价:周忱的“平米法”,并没有在整体上降低江南的赋税总额,而是通过均平耗米和增加科则较轻的田土的负担以分摊科则过重的田土负担的办法,缓解这个地区赋税严重不均的问题。中于中央赋税收入没有因周忱的改革而有所减少,因此从正统年间起,户部终于批准周忱的建议,对重赋官田进行若干“恩例”的减则,“令苏、松、浙江等处官田……秋粮四斗一升至二石以上者,减作三斗;二斗一升以上至四斗者,减作二斗;一斗一升至二斗者.减作一斗”。周忱在制定江南耗米数额时,曾有意在支付漕运费用种种开销之后留有一定的剩余部分,叫做“余米”存贮特设的济农仓内。“余米”除了用以弥补税收亏欠和赈济被荒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补助徭役费用。正德年间何塘评周忱的“平米法”云:周文襄巡抚南赣……患民间起运税粮之不足也,乃令税粮正数之外,多加耗米以足之,除办纳税粮外,有余利者,谓之余米。....乃令民间户丁之差役,物料之科派,皆取诸余米。

    万历时常熟人赵用贤说:“余米,遇农民缺食,及运夫遭风被盗,修岸导河不等口粮,凡官府织造、供应军需之类均徭、里甲、杂派等费,皆取足于此”。顾炎武记周忱的“平米法”云:“凡夏税,麦、豆、丝绵,户口食盐,马革、义役,军需原料,逃绝积荒田粮,起运脚耗,悉于此(加耗平米)支拨”型。虽然这些记载对周忱“平米法”的作用有些夸大有限的平米加耗不可能包办所有的税粮徭役,但毫无疑问,这种平米法对于江南徭役制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朱瞻基接着说道:“恂如,你这一次南下,首先以清丈土地为主,好好查一查这些士绅到底吞了多少地,以及南直隶的那些藩王,大户一并清理,该抓的抓,杀的杀,朕赐你尚方宝剑,准你先斩后奏。”

    周忱拱手下拜道:“臣领旨谢恩。”

    朱瞻基从龙椅下面拿出一份奏折道:“这是太子给朕上书请求清丈南直隶田亩的方略,恂如拿着吧。”

    说完,朱瞻基将这份奏折递给了旁边的小太监,小太监接过了奏折后,走下台阶将其递给了周忱。

    周忱接过了奏折后,想要打开,朱瞻基挥手劝阻道:“周卿家不必着急这一时,退朝后你慢慢的去参详,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父子的期望啊。”

    周忱拱手谢道:“臣明白。”

    周忱回班后,朱祁锦拱手行礼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朱瞻基笑道:“太子有何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