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半个世纪的运动场又名树洞 »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心底里总有种接地气的土腥味儿。

    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学的一肚子学问,为官却罢官,回归田园,悠哉悠哉。

    这是一种闲情逸致,因为他不缺钱吗?

    因为他看穿想穿了吗?

    闲情雅致,种田是不需要多费口舌多费心思跟人打交道的,而且他的邻居都离得很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在那个年代,他家地方,还是比较安全的。

    所以他才能做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感觉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然。

    陶渊明的那个年代,在中国的农村,还地广人稀,估计他是辞官回家,家乡的土豪劣绅也对他客气,他也不是家财万贯,盛气凌人的那种,乡里乡亲也容得下他。

    能够悠闲自得其乐融融的在田间劳作,也自得其乐。

    其实,我也觉得,人老了,能够有一方领土,安静的生活,慢慢的老去,也是一种幸福。

    可惜,如今的社会,已不适合陶渊明式的理想,能做到苏东坡的境界就非常的OK了。刘禹锡先生的境界也比较适合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