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八十九章 两军对垒

第八十九章 两军对垒

    临近晌午,日头高悬。

    长安城,安西将军府,议事殿内。

    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刘义真看着前线送来的战报,朝边上的王修问道:“段宏、王康现在到何处了?”

    “这里!”

    王修指着沙盘上距离沙原还有点远的土丘道:“按照之前送回来的情报,算算他们撤退的行军速度,这会儿应该到了牛角坡。”

    “我们沿泾水北上的水师了?”刘义真盯着沙盘沉声问道。

    “已经到达沙原十里外。”王修答道。

    刘义真听得,双手撑在沙盘的边缘,盯着沙原的位置道:“传令段宏、王康到达沙原后,听从傅弘之调遣。”

    “并传令傅弘之,务必在明日早间将工事构筑好。”

    “如此,赫连璝恐是会有了防御之心!”王修微皱着眉头道。

    “赫连璝本就是骑兵!”刘义真答道:“我军如此大规模地调动,拂拂虏不可能不知道。”

    “我在沙原大摆阵势,就是要让赫连璝明白,想要南下攻打池阳,攻打长安,沙原是他绕不过去的坎。”

    “他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桂阳公所言倒是不假。”王修依旧是微蹙着眉头道:“我就是担心赫连璝若只屯兵于冶谷堡,等待赫连勃勃到达雍城时再行动,于我军而言,耗时过长,会影响军心。”

    “王长史多虑了!”

    刘义真还未开口,沙盘边上,斜靠在胡床上的王镇恶接过话道:“赫连勃勃即将到达雍城。”

    “赫连璝、王买德、赫连昌若不能按照部署,完成他们此番南下的计策。拂拂人此次大规模的用兵,必将以失败告终。”

    “赫连璝无论如何都不敢耽误赫连勃勃的大计。不论王买德、赫连昌如何?他要想坐稳太子之位,这一仗他就得打出样子来。”

    “最起码在赫连勃勃攻打雍城前,赫连璝必须拿下池阳而后屯兵咸阳,威胁长安。”

    “这样才能跟他老子有个呼应。他们于关中发布的檄文才将起到大用。”

    “我看啦,今日修整之后,明日一早,他就会率领大军来攻。”

    王镇恶此话一出,王修没在多言。

    这是算准了赫连璝一定会上钩的。

    晌午过后,刘义真交代了些许事情,便叫上杜珏、裴禹带上二百骑兵,出城之后才像王修、王镇恶告知他去了池阳城。

    沙原决战,他想在池阳城,听听战场上的声音。

    他要让自己更深刻的记着,拂拂虏不灭,关中就别想太平。

    日头逐渐西落,入了池阳的刘义真立即派人告知沙原的傅弘之,说他在池阳城等他们的捷报。

    ......

    寂静的夜,转瞬即逝。

    东方的天空,一抹白光洒向大地。

    红日自远处的山间升起。

    自冶谷堡至沙原的官道上,上万拂拂虏骑兵,迎着朝霞,向着沙原急速挺进。

    沙原这边,数十艘大船,已经列阵于泾水之上。

    岸边临河百步开外,千余精锐并战车百十数乘,两头抱泾水,布下了弧形车阵,此正是去岁之时,太尉刘裕于大河岸打败索虏所用的‘却月大阵’。

    不过,今日这大阵比之去岁大河畔所布置的大阵,更加宏大。

    除了紧邻泾水设下了‘却月大阵’。正对官道的平原上,傅弘之同样以战车设下了两座半月形大阵。

    两座大阵与泾水畔的‘却月阵’互成犄角,相互补充。

    每辆战车上,亦按照‘却月阵’设置,由二十七名持长枪的士兵守护,并在车辕上布置大盾,还调来三百张大弩,分布于三座大阵当中。

    又因拂拂虏南来,军队中准备了像抛石车那般的大型远投武器,傅弘之为保证己方不会成为活靶子,还采取了灵活机变的战法,可以随时切换阵型,变守为攻。

    数千将士集结于沙原,一时间铁甲铿锵,战马嘶鸣。

    傅弘之、段宏、王康站在大军之后搭建起的高高的瞭望台上,望着烟尘滚滚的北方,尽皆露出了凝重之色。

    拂拂虏,来了!

    “呜......”

    “咚咚咚......”

    低沉的号角伴随着雷鸣般的战鼓声,响彻原野,在天地间隆隆作响。

    拂拂虏骑兵,身着闪着寒光的甲胄,手持着锋利的长矛、枪戟,控着坐下战马缓缓出现在了沙原之上。

    远远望去,拂拂虏骑兵仿若天边移动的黑云,马踏着惊天动地的声响,向着列阵沙原上的晋军将士步步逼近。

    尘埃飞扬,黄沙漫天。

    不知何时,天地间刮起了呼啸的寒风,两军当中,随风飘扬的旌旗猎猎作响,遮天蔽日。

    “呜......”

    一阵急促刺耳的牛角号声响起,行进中的拂拂虏骑兵骤然停下。

    无数拂拂虏骑兵,就这样跨坐在战马上,紧握着手中长矛戈戟,眼神凌厉的盯着前方严阵以待的南军。

    位于中军的拂拂人太子赫连璝,更是在数十名骑兵及将领的护卫下,亲自打马来到大军前头。

    望着晋军防守严密的大阵。

    赫连璝眼中爆发出一道冰冷的寒芒,朝旁边的一名中年将领道:“我听说刘寄奴去岁在大河岸,以不到三千人的兵力,布下所谓的‘却月阵’打败了魏人三万骑兵。”

    “是的!”

    那名中年将领道:“刘寄奴确实以‘却月阵’打败了魏人。但却月阵的布置须结合天时、地利、人和。”

    “我观此般傅弘之所设三阵,除了紧邻泾水的军阵形似‘却月阵’以外,其余两阵更像是普通战阵。只为阻缓我骑兵冲锋。”

    “哦~~?”

    赫连璝眉毛一样,看着那中年将领道:“可有破阵之法。毕竟我军想要攻下池阳,不破了他们的阵怕是过不去。”

    “回太子殿下!”

    那名中年将领环视了晋军所设的三道大阵后,朝赫连璝拱手道:“‘却月阵’在我看来,设在泾水边上意义不大,我军又不是要攻打水上战船。”

    “可派出一部佯装攻打,牵制住他们。我主力再利用军中投石车,先行向傅弘之另外两座军阵发动进攻。”

    “一旦晋军军阵被我军撕开口子,我军主力立即大规模冲锋。”

    “如此,当可一举破其战阵,夺下池阳!”

    “准了!”赫连璝听得,毫不犹豫的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