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八十五张 斥责

第八十五张 斥责

    安西将军府,监牢!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臭味,阳光透过监牢内墙壁上留的些许方窗洒入牢房,给昏暗的牢房添了些许光彩。

    刘义真在王修、刘乞、杜珏、裴禹及数名亲卫的陪同下,大步进了牢房。

    沈田子终究还是为宋台立了不少功劳,回了长安来牢房里见见,也算是恩典了。

    “沈将军!沈将军!桂阳公来了!”

    一间明亮宽敞,收拾得干干净净,内里摆了张铺着厚厚草席的床榻。

    此时的榻上,沈田子弓着身子,盖着一床厚厚的褥子,似乎睡得正乡。

    “哪个犬入的在此嚎叫?”熟睡中的沈田子像是被吵醒了一般,很不耐烦的谩骂道。

    “哎呀!”

    那个狱卒生怕沈田子的无礼惹恼了刘义真,惊呼一声,赶忙大声的说道:“沈将军,桂阳公到了!”

    ‘唰’!

    沈田子猛然掀开盖在身上的褥子,翻身而起,定睛望向牢房外。

    待看到在王修几人陪同下,正紧盯着他,一脸阴沉的刘义真,沈田子赶忙伏跪在榻前,朝刘义真叩首道:“罪人沈田子,叩见桂阳公!”

    这时一名狱卒端来一张胡凳,刘义真坐下,示意众人退却,自己单独面对着牢房里的沈田子。

    “还知道自己是罪人!”

    刘义真并没有开口免礼,而是盯着沈田子,冷声道:“阴谋擅杀大将,还敢说是太尉授意,你沈田子是越来越张狂了!”

    “桂阳公,您错怪罪人了!”

    沈田子抬起头,看向刘义真,情真意切地说道:“实在是王镇恶自入关以来,见关中丰全,仓库殷积,极意收敛,子女玉帛,不可胜计。”

    “后又私藏姚泓伪辇,此非有异志,当是何?”

    “太尉东还,而镇恶家在关中,且势力庞大,若不尽早将其除去,时日一长,定生祸患。”

    “那日太尉在宣室所言,桂阳公您也在场。”

    刘义真静静地盯着沈田子良久,才缓缓说道:“王镇恶贪得无厌,我是知晓的。他私藏姚泓伪撵我也清楚。”

    “私藏伪撵之事,太尉曾命刘荣祖亲自去调查过。王镇恶只是取了姚泓伪撵上的金饰、珠玉,并未将伪撵据为己有。”

    “以此来说他有反义,过于牵强了些。”

    “至于他收敛的子女玉帛,这两日他私底下退了不少到安西将军府的仓库中,我把这些全部做了军资。”

    沈田子听得,微微一愣,脸色当即大变,朝刘义真哭诉道:“桂阳公,您可莫中了王镇恶奸计呀。他这定是在示之以弱......”

    “够了!”

    刘义真直接打断了沈田子的话,盯着沈田子高声斥责道:“王镇恶是忠是奸,不仅我看得出,太尉更是洞若观火!”

    “太尉把王镇恶留在长安,除了他的家在关中,更重要的是王镇恶于军中素有威望。”

    “而把你沈田子留在关中,是让你制衡王镇恶之时,辅佐于我。”

    “可你了?把朝堂上的争斗带到了关中,竟然敢伙同傅弘之阴谋杀了他。你可知如此做,必使军心不稳。”

    “若那日你真的杀了王镇恶,你跟傅弘之又真的能出得了关中?”

    “擅杀王镇恶,我若不处置你,将你就地正法,何以服人心?三辅之地的父老,怕是会认为我刘义真也容不下北人吧!”

    “到那时,关中之地流传的就不是王镇恶要杀尽南人,而是我刘义真要杀尽北人。”

    “一旦失了民心,我安西将军府于关中将毫无立锥之地。无数江东儿郎用生命换来的关中,恐怕就要这般拱手让与拂拂虏了。”

    “我看你呀,就是见不得王镇恶第一个攻破长安,受降了姚泓。你的心里,第一个攻破长安,夺下首功的应该是你。”

    “伱就是争功、嫉妒,没看清大势,没想明白因由,被私利蒙蔽了双眼。”

    “桂阳公!”

    沈田子不知怎的,莫名的一阵心慌,朝刘义真不断叩首,声泪俱下道:“我对太尉,对您,是忠诚的。我从没想过要害您啊!”

    “这点我不怀疑!”

    刘义真看着伏跪在地的沈田子,沉声道:“若非看在你的忠心份上,你沈田子早就身首异处了!擅杀大将,还是两千石的高官。”

    “莫说你沈田子,就是我这使持节的安西将军、桂阳县公,都没这权利。”

    “这次我把你保下,会遣人将你押送回彭城。至于后面太尉会如何惩办你,就看你沈田子的造化了!”

    言罢,刘义真站起身,头也不回的出了牢房。

    在此种历史环境下,他也曾想过向自家老子上书,只留一人在关中。

    但刘穆之的突然离世,造成后方不稳。

    那般急迫的情况下,跟随刘裕东归的,不论是文臣,亦或是武将,都必须是有足够威望,镇得住江左那些人的。

    如王仲德、檀道济二人。

    这些人跟着刘裕东归之后,随即便被安排去了重要州镇,或为方伯,或是入值台城,统御中外军,严防内乱发生。

    至于朱龄石,此时被刘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左将军,领兵守卫殿省。

    能把王镇恶跟沈田子留下,已经是刘裕足够重视关中了。

    他保下两人,除了二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将,更是为了确保关中稳定,军队不乱。

    ......

    彭城,位于泗水边上,尧封彭祖于此立大彭氏国,始有此称。

    曹魏时,将徐州治所从下邳移至彭城,彭城遂一直为徐州治所。

    如今更是刘裕相国府所在。

    远远望去,彭城高大坚固,仿若远古巨兽,横卧于泗水之滨。

    “太尉!”

    相国府,刘裕日常处理政事的文昌殿,暖阁。

    一身戎装的刘荣祖,手持着一個密匣,匆匆走到了刘裕的御案前。

    “桂阳公自长安送来的密奏!”

    刘裕听得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接过密匣,打开之后,拿出了里面的一卷黄纸。

    仔细地看完上面所写,刘裕眉头微蹙,稍作沉思后道:“立即去把傅亮、谢晦、郑鲜之、蔡廓等叫来。”

    “诺!”

    “等等!”

    刘荣祖刚走出两步,刘裕看着他道:“沈林子也给孤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