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七十七章 赌对了

第七十七章 赌对了

    夜,深沉如水。

    细绵轻柔的雨丝打在瓦片上,‘嘀嗒’作响。

    “仲兄,还要等到何时?”

    王镇恶的卧房内,王鸿见王镇恶话虽说得狠厉,却似有退让之意,连忙劝说道:“莫在犹豫了,趁着他们还在关中,先下手为强!”

    “够了!”

    王镇恶瞪了眼自家这个三弟,怒斥道:“太尉把桂阳公交给我等,我等岂能负了太尉所托?何况今日桂阳公于傅弘之大帐还救了我。”

    “若我现在出兵杀了沈田子,杀了傅弘之,我又该如何面对太尉?难道要学姚苌那般,杀自己的恩主,自立于关中乎?如此,岂非成了人人喊诛的叛臣贼子。”

    “我......”

    王鸿被王镇恶一阵呵斥,当即低下了头,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仲弟你消消气!”

    王基向王镇恶低声说道:“如今的江左朝堂上,南人多还是于我晚渡北人不敢信任。”

    “而我王氏又发自关中,沈田子、傅弘之除了争功要杀你,难道就没有别的意思?”

    “在我看来,二者不过是猛将匹夫,空有勇力尔。若非有人授意,他们绝不敢轻易向仲弟你下杀手?”

    “莫再言了!”

    王镇恶朝自家兄长摆了摆手,沉声道:“我王家能立足于关中,靠的就是忠义廉耻!”

    “太尉是君,所谓伴君如伴虎。但太尉终究待我等不薄!”

    “今日之事或许有那么几分意思在内,但还是沈田子、傅弘之与我之间的仇怨!”

    “何况我等的家在关中,好不容易跟随太尉将关中夺了回来,难道因为私怨,就要将关中拱手让给拂拂虏不成?”

    “你们莫忘了,我们的祖父可是清河武侯,除了以忠义公明闻达于世,与赫连家那是死敌。”

    王基与其余兄弟闻言,全部深深地低下了头。

    当初赫连勃勃的老子刘卫辰多次反叛苻秦,他们的祖父与真定武侯邓羌定计生擒过他,赫连家从此对王、邓两家恨之入骨。

    “记住了!”

    王镇恶目光锐利地盯着自家几个兄弟,沉声叮嘱道:“不管傅弘之今日是否同沈田子要杀我,拂拂虏南来,只要他真心力抗拂拂虏,尔等可以不帮忙,但绝不可拖其后腿。”

    “因为这不是私事,乃天下大事,莫让关中因为我等的恩怨,成为匈奴人的牧场!听明白了吗?”

    “知道了!”

    王镇恶的几个兄弟,尽皆点了点头。

    ......

    “桂阳公!”

    雨淅沥沥的下着。

    刘义真下榻的池阳县廨东跨院内,杜珏进到刘义真的卧房,面色凝重地禀报道:“征虏将军王镇恶九兄弟,在西跨院的卧房中已经商议了快一个时辰。”

    刘义真听得,原本有些板正的脸,露出了一抹微笑道:“无妨!”

    池阳城,自王镇恶入驻以来,里面全是他的势力。

    几兄弟在如此优势下还商议了快一个时辰,就说明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异动。

    刘义真敢大摇大摆的入驻池阳,除了带来的六百步骑,更重要的还是他相信王镇恶的忠心。

    王镇恶这人居功自傲不假,目中无人也对,但说他因此而起了反叛之心,刘义真不相信。

    史书上对王镇恶的记载,颇多褒义。

    其人熟读诸子兵书,善论军国大事,而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但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如此人物,心思当是缜密,又岂是粗鲁之辈?自家老子还曾夸他:王猛之孙,所谓将门有将也。

    王镇恶身上纵使有些瑕疵,但心胸不会狭隘。

    而且,他若真是叛逆之人,不可能于历史之中名列百将之传,更不可能自唐德宗以后入武庙享祭祀。

    一直以来他所担忧的不过是沈田子与王镇恶争功,害怕关中重蹈覆辙而已。

    至于自家老子对沈田子说的那些话,在刘义真看来亦是疑虑过重,助涨了沈田子争功的气焰。

    但在现今这般局势下,他老子怀疑任何人,都属正常。

    他只能在权利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保住王镇恶,保住沈田子。

    白昼里他对王镇恶恶语相向,除了警告,多少也带了些试探之意。

    就是想看看自己入了这池阳城,他王镇恶会不会对他起杀心。

    前世的历史没错,他赌对了。

    ......

    翌日,东方的天色微微泛起鱼肚白,连绵的阴雨也在这一刻停了。

    待到日上三竿之时,阴沉沉的天空中拨云见日,露出了久违的日头。

    傅弘之并段宏率领七千步骑,鱼贯入了池阳城。

    池阳县廨的公堂上,刘义真端坐在上首的几案后。

    两侧段宏、傅弘之、杜珏、裴禹以及除了在屋中养伤的王镇恶,自王基始,王家几兄弟全到了。

    看着公堂上那些个或成熟,或年轻的面孔,刘义真嘴角微微上扬。

    这些人如今都是他安西将军府少壮派将领。

    特别是王家几兄弟,能被王镇恶看重留在身边,除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情,更重要的是作为将门之后的他们,于文于武都不曾放弃。

    虽说比起王镇恶来还要差上些许,但若能用好了,却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至于杜珏、裴禹,二人自不用说,跟着段宏在‘杨林大营’那段时日,在带兵上面颇有进步。

    如今是该让他们到战场上历练历练了。

    “报......”

    一名士卒匆匆从县廨外跑进公堂,朝上首的刘义真禀奏道:“桂阳公,适才据探马来报,于泥阳修整的拂拂虏骑兵已经开始集结。”

    刘义真挥挥手,示意那名通禀的士兵退下,神情严肃地扫视了眼公堂上的诸将,朗声道:“大战在即,诸卿可有建议?”

    “回禀桂阳公!”

    段宏起身朝刘义真禀奏道:“今日天色初晴,虽有阳光,然多日阴雨,路面甚是泥泞。”

    “拂拂虏又是骑兵,想要发挥出骑兵的优势,需路面被晒干。”

    “趁此机会,我军可在拂拂虏必经之路上提前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桂阳公!”

    傅弘之也起身,朝刘义真恭敬地拱手禀奏道:“段中兵所言之计可行。”

    “末将认为可发挥我军野战之优势,于拂拂虏南下必经之路上,梯次设伏,阻缓拂拂虏南下之势,打击其士气,在集中兵力一举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