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五十七章 河东世族

第五十七章 河东世族

    朔风凛冽,玉蕊飘飞。

    自长安至杜县的官道上,刘乞率领十余名骑兵,护着刘义真,赶着牛车,押着几个杀人凶手,沿着泬水岸,向着杜县缓缓行去。

    “驾!”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数名鲜衣怒马,外罩大氅,手持利器的骑士,在风雪中向着刘义真一行策马狂奔而来。

    刘乞见此毫不犹豫地抽出长刀,与手下一众骑士一起将刘义真挡在身后,紧紧盯着前方,严阵以待。

    “吁......”

    距刘义真一行还有个数丈之时,策马而来的几人骤然拉住了缰绳。

    看着挡在他们面前,长刀出鞘,神色警惕的骑士,几个骑在马上背的人当即翻身下马,跪在雪地上,向被刘乞并一众骑兵护在身后的刘义真叩首道:“叩见桂阳公!”

    闻言,刘义真挥挥手,示意刘乞等人退下。

    打马上前,刘义真看向跪着的几人,其中一个正是稍早前奉命前往杜县通知的骑兵。

    看了眼那名骑兵,刘义真示意他归队,而后才打量着跪在雪地中的几人。

    领头的两人,一个年过而立之年,大氅下是一袭绿色的官袍,头上的布帽摘下,露出了一顶一梁冠。

    此人不用说,定是杜县令无疑了。

    另一人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年纪,容貌俊秀,束发,大氅下是一袭华丽的锦缎长衫。

    身份刘义真无法判定。

    “你们二人,报上名来!”

    打马护在刘义真跟前的刘乞,盯着二人沉声说道。

    “下官杜县令裴弘。”

    “小人杜陵杜珏。”

    领头的两人立即高声答道。

    “起身吧!”

    问清楚了身份,刘义真开口让二人起身,先是看了眼自称杜珏的年轻人,这才把目光投向裴弘道:“想来你这一方父母已经知晓了实情,这几个妇人的身份你们来确认吧!”

    “诺!”

    裴弘和杜珏微微躬身,向着停在一旁的牛车走去。

    在裴弘示意下杜珏神情紧张,有些犹豫的拉开车帘,待看到里面几具尸首的模样,杜珏‘噔噔’的后退了两步,俊秀的脸上瞬间被一股巨大的悲伤所取代。

    看着杜珏的神情,刘义真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了。

    那几个惨死的柳氏妇人果真与关中世族有关。

    “唉!”

    裴弘也是重重的叹了口气,转过身,同样面露悲伤地朝刘义真拱手道:“桂阳公,她们......是,杜家老太公的幼女和外孙女!”

    刘义真听得眉头禁不住微微一挑,目光落在了双眼通红,紧咬着牙关,眼角蓄着泪水的杜珏身上。

    裴弘注意到了刘义真的目光,语气忧伤地向刘义真说道:“杜珏是杜老太公的孙子,杜穗杜彦良的儿子。”

    杜穗刘义真知道,杜家老太公杜渠的幼子,如今还不到四十,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自家老子有意让其出仕。

    “唉!”

    刘义真听得也是轻轻叹了口气道:“节哀!”

    “玉衡,弄清楚了吗?”

    这时,官道上驶来了一辆外饰朴素的马车,马车的帘子被捞开,屈身站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

    男子身上裹着厚厚的绵衣,面色有些苍白,透着些许病态之色,时不时咳嗽两声,看着像是得了某种顽疾。

    “少郎君!先来见过桂阳公!”裴弘虽是忧伤,却还不忘出声向马车上的男子提醒。

    那略显病态的男子在驾车的仆人搀扶下下得马车,又有仆人搀扶着走到刘义真跟前,向马背上的刘义真拱手道:“下官杜县主簿杜恭参见桂阳公!”

    听到来人自报姓名,刘义真眉头再次一挑。

    杜恭字世继,名声虽然不显,在诗词上的造诣却是不小,比之颜延之虽然差上一些,但在这三辅之地却是一等一的存在。

    他还有两个哥哥,名声在外。

    仲兄名叫杜骥,受家学影响,文武兼修,是京兆杜氏年轻一辈中的名人。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曾为刘义真雍州刺史府主簿,宋孝武帝时官至左军将军。

    大兄名曰杜坦,自幼熟读史传,京兆杜氏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另一个时空中刘裕东还之时特意将其带在身边东归,宋文帝元嘉年间,历任后军将军,龙骧将军,幽、冀二州刺史。

    他们与杜珏是从兄弟。

    “杜世继,节哀!”

    刘义真看着在奴仆搀扶下直起身的杜恭,轻声说了句,而后看向裴弘道:“你是杜县的父母官,这里的事,还有那几个杀人的凶手交给你处理,我在杜县廨等你们!”

    “诺!”

    裴弘向着刘义真微微躬身,目送着刘义真在一众骑士护卫下,打马消失在风雪中。

    只是,刘义真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说出让杜恭节哀的话时,杜恭整个人瞬间似是失了魂一般。

    “钰儿!”

    刚走出没多远,刘义真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愤怒、悲戚的哭喊,听声音是杜恭的。

    只是,刘义真听着杜恭的哭喊声,总觉得有些奇怪。

    单纯的表兄妹恐怕不会有这种表现。

    看了眼跟在刘乞身边,之前去杜县通知的那名骑兵,刘义真问道:“可是弄清了他们的关系?”

    “回贵阳公。”

    那名骑兵答道:“拒奸被杀的那个小女郎,与杜恭青梅竹马,杜、柳两家似乎有意成全二人。”

    “杜、柳?”

    刘义真稍显疑惑,问道:“杜渠把他这个女儿嫁给了柳家的谁?”

    “回桂阳公!”

    那名骑兵恭敬的答道:“杜渠幼女于十七年前下嫁当时的柳家二房长子,柳茂!”

    “柳茂!”

    刘义真听得眉头微微一扬。

    这柳茂如今为池阳主簿,原是柳家冶谷堡的坞主。姚秦灭亡,其率宗人僮仆投降,自家老爹为了安抚河东柳氏,让其做了池阳主簿。

    柳茂还有个从弟柳凭,本为亡秦冯翊太守,王镇恶破长安,他率军投降,也算是起义有功。

    当然,这河东柳氏,在另一个时空中最出名的不是柳茂和柳凭,而是柳凭长子,柳元景。

    柳元景同刘义真年纪相仿,这会儿应该还在冶谷堡练习弓马。

    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柳元景功勋颇重,元嘉北伐,他曾是主将之一。

    后又助孝武帝平定‘元凶之乱’,‘刘义宣之乱’,进位骠骑将军,封巴东郡公,官至尚书令,丹阳尹。

    这样的猛人,刘义真觉得有必要提早认识,好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