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朝,宋制天下 » 第七章 长安大捷

第七章 长安大捷

    月落柳梢,繁星点点。

    寂静地秦岭山间,笼罩着淡淡光华。

    偶有几声虫鸣鸟叫,野兽低吟,也是如此的祥和恬静。

    忽地,阵阵急促地马蹄声响彻山林,打破了夜的宁静。

    循着马蹄声响起的方向,一团巨大的火光由远及近。

    一支人马皆具甲胄,鞍边悬弓弩,腰间横刀随战马起伏,一队手持马槊,一队举着火把的骑兵,从漆黑的山林中纵马而出。

    领头的是一个布衣少年,一个青年军官,一个中年将领。

    他们正是从潼关而来的刘义真部。

    “吁......”

    望着一侧山崖下风平浪静,倒映着点点星光月华的渭水,刘义真突然勒住缰绳。

    作为刘裕的儿子,除了读书习文,马上和拳脚功夫都是必修之课。

    “此处距华阴不远了吧?”刘义真转向身旁的刘乞问道。

    对于刘义真而言,早一天到达华阴,便早一天招募兵士,他这才连夜向华阴进发。

    “回桂阳公!”

    刘乞双手握着缰绳答道:“华阴距此约摸两刻钟,现在已过子时,怕是进不了城。”

    “前头不远有个镇子。”

    打马落后刘义真小半步的段宏开口说道:“今夜可以在那里将就一晚,明日再行进城也不迟。”

    “可!”

    刘义真听后说道:“今晚就在前头的镇子宿营,明日一早前往华阴县。”

    言罢,刘义真轻夹马腹在一众骑兵的护卫下,打马而去。

    策马疾行约盏茶功夫,骑兵已从山间行至平坦的官道上。

    “报!”

    忽的,一名斥候自前方疾驰而来。

    “桂阳公!”

    那名斥候打马行到刘义真跟前禀报道:“前头镇子内不见活人,有被洗劫之痕迹。”

    “前头的镇子在潼关道上,规模可是不小!”

    未等刘义真细问,段宏说道:“昨日晌午过后伪秦华阴令献表投降,末将于太尉身侧看过华阴县的黄册,里头清楚记着县东十里有集镇,曰潼关集,户七十八,口四百二十三人。”

    “谁有胆子在这个时候洗劫潼关集?”

    “走,去看看!”

    刘义真没有多说,而是打马向着潼关集疾驰而去。

    很快,段宏、刘乞领着二百骑兵护着刘义真来到了潼关集。

    月华与星辉交织下,整个潼关集清晰可见。

    放眼望去镇子房舍连片,屋宇相接。

    诡异的却是如此大的集镇,未闻任何鸡犬之声,死气沉沉。

    刘义真眉头一皱翻身下马,段宏立即朝刘乞使了个眼神,后者立即率手下一百骑兵分散把手着各个要口。

    在段宏和数十名亲卫的陪同下,刘义真大步走进潼关集,仔细查看了好几户大门敞开的人家及镇子的情况,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

    “桂阳公!”

    从一户一家六口被杀害在堂屋,锅碗瓢盆散乱一地,居家器具皆被刀斧破坏的人家出来,段宏神情凝重地说道:“从这几户人家情况来看,潼家集怕不仅是被贼人洗劫那么简单。”

    “桂阳公!”

    这时刘乞领着几个骑兵突然走了过来,朝刘义真拱手道:“刚刚有斥候来报,华阴县南十里,有伪秦逃兵裹挟着百姓往华山深处而去。”

    “刘乞!”

    刘义真目光一沉:“立刻率本部骑兵去追,若遇反抗者,格杀!”

    “诺!”

    “这是兵祸!”

    刘义真望着如同远古巨兽般高耸于夜空之下的华山,沉声道:“伪秦经此一战逃兵不少,多落草为寇,他们横行无忌,祸害一方。”

    “百姓者又为避战乱,举族、举家逃亡深山躲藏者恐怕也不在少数。”

    “桂阳公所言不假,但是!”

    段宏犹豫了下说道:“潼关集上的人,被杀者少数,不见踪迹者多,好些庭园屋前门后又堆满了干柴,这是准备一把火烧掉潼关集。”

    “若是逃兵所为,他们用不着裹挟百姓?或抢,或杀皆可。裹挟百姓反而行动迟缓,也易生变故。”

    刘义真听得皱了下眉头:“段中兵的意思?”

    段宏朝着刘义真微微躬身,似反问道:“桂阳公,太尉北伐伪秦是为何?”

    刘义真瞳孔微微一缩,看了眼段宏道:“直说吧!”

    段宏拱手道:“去岁太尉命大军出征前,为安抚索虏,曾与魏国使臣曰:“诸桓氏宗人,司马休之、国璠兄弟,鲁宗之父子,皆为我晋之蠹(du)也,而羌收之以为晋患。今晋将伐之。”

    “太尉如此假借口以出兵伪秦,却并非虚言。”

    “不论司马、桓、鲁,皆为我宋台之死敌,若不除去,必为我头大患。”

    “如今伪秦覆亡在即,这些亡命者又岂会为秦而死?他们多半会在秦亡之后,或北投索虏,苟且偷生,或于这秦岭山间与我宋台周旋。”

    “末将以为,这潼关集就是这些亡命徒所为,而且不止这一处。他们掳掠百姓,强抢财货,就是为己所用,以图壮大自身。同时也做坚壁清野。”

    刘义真听得再次望向雄伟的华山,凝重之色却是逐渐舒缓。

    段宏所言当是属实。

    既然知道是谁所为,倒也不用担心了。

    待长安平,自有解决之法。

    “罢了!”

    刘义真摆了摆手,翻身骑到马上,朝段宏说道:“派人传令刘乞,令他明日去华阴县城会合。募兵之事暂停,待大军到来,长安攻破,再行募兵。”

    “诺!”

    如今关中战事连连,司马、桓、鲁等亡命徒又多坚壁清野,要募兵只能等姚秦覆亡,长安初定才行。

    在潼关集耽搁多时,等到了华阴城下已是鸡鸣时分。

    此时驻守华阴的乃檀道济帐下参军,得知桂阳县公到来,又见已是卯时,赶忙开了城门迎接。

    于此同时,远在数百里外的长安城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无数将士浴血奋战,拼死搏杀。

    短短半个时辰,长安城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

    金乌东升,霞光万丈。

    宽阔的渭水波浪翻滚,金鳞闪耀,

    “桂阳公!桂阳公!”

    华阴县廨,刘义真刚刚走进为他备好的卧房,还未及脱衣入睡,房门外就响起了段宏激动地声音:“长安大捷!长安大捷呀!”

    刘义真先是一愣,随即三两步跨到房门处,一把拉开房门,看着门口因为激动而满脸通红的段宏问道:“段中兵,你,你刚才说什么?长安大捷?”

    “大捷,长安大捷!”

    段宏难掩激动地说道:“刚刚从长安传来消息,子夜时分,王将军身先士卒,大败秦将姚丕于魏桥。”

    “秦帝姚泓率军增援,为败兵冲击践踏,不战自溃。姚谌等人全都战死,姚泓单人匹马逃回皇宫。王将军率大军从平朔门进入长安城。”

    “伪秦东平公姚赞率军救援,却因长安城破而军心大乱,手下士卒四处逃散者不可计数。如今仅剩姚泓于未央宫作困兽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