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447章:二皇子病危!苏良:今日,吾妻如圣人也!

第0447章:二皇子病危!苏良:今日,吾妻如圣人也!

    九月十二日,近黄昏。

    秋风渐凉,城内草木,青绿转鹅黄。

    禁中后苑。

    一名小黄门从张贵妃的启祥宫内奔出,朝着垂拱殿方向飞奔而去。

    一边跑,一边喊着:启祥宫要事,急禀官家!启祥宫要事,急禀官家!

    路上听到此话的内侍宫女们都纷纷避让。

    在后苑。

    启祥宫的内侍宫女们向来张扬。

    依照大宋皇家后苑的规矩:妃嫔有事,理应先汇禀皇后。

    但这位张贵妃只要有事。

    无论赵祯是否忙碌,都会第一时间命人汇禀赵祯,根本没有将曹皇后放在眼里。

    在这名内侍奔向垂拱殿的同时,曹皇后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后宫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

    不然出了差错,首罪必然是她。

    曹皇后对张贵妃遇事不向其汇禀的做法并没有生气。

    在她眼里。

    张贵妃只是一个势单力薄的可怜女人,当下对她根本形不成任何威胁。

    二皇子对大皇子也形成不了任何威胁。

    若她气量狭小。

    有无数种办法能让张贵妃对她毕恭毕敬,甚至将其折磨到疯癫。

    但曹皇后毕竟是将门之女,深知自己的皇后之责。

    她首先考虑的是赵祯的情绪。

    她希望后宫安稳,不为官家添麻烦,故而对张贵妃能迁就就迁就。

    曾经。

    台谏和礼官弹劾张贵妃犯上失礼,曹皇后还为张贵妃说好话。

    但曹皇后也并非是能被人随意拿捏的主儿。

    若张贵妃真触碰到她的逆鳞,比如伤害到了大皇子。

    她绝对能将张贵妃送进冷宫。

    曹皇后靠在长椅上,喃喃道:“张贵妃此时急唤官家,必定是二皇子感染风寒之事,但午后,不是去了一名太医吗?”

    这时。

    一名宫女快步走了过来。

    “娘娘,二皇子午后吃过药后突发热病,昏迷不醒,张贵妃不愿再让其服太医所开之药,故而去请官家了!”

    曹皇后站起身来。

    “速速将太医院所有当值的太医都召进来,并让他们备好治疗热病的药材,同时,禁止其他宫殿的人前往启祥宫,以免造成感染!”

    “走,去启祥宫!”

    曹皇后刚走两步又停了下来,喃喃道:“算了,算了!我去了,只会让她更不开心,让官家去也就行了!”

    张贵妃曾育有三女,分别是安寿公主、宝和公主和齐国公主。

    三位公主,全部夭折。

    这导致张贵妃对宫内的太医并不信任,且总是怀疑曹皇后想要毒杀二皇子。

    她只相信赵祯。

    若二皇子出了意外,恐怕张贵妃就要疯掉了。

    ……

    垂拱殿内。

    赵祯得知二皇子赵晗发了热病后,立即奔向了启祥宫。

    与此同时。

    皇后安排的太医们也都跟着赵祯来到宫内,问诊起来。

    张贵妃哭得梨花带雨。

    “官家,晗儿本来都快要好了,但午后喝了王太医的药后,身子突然就热了起来,一定……一定是皇后想要害我儿!一定是皇后想要害我儿!”

    “官家,他们若是治不好晗儿,一定要让他们赔命,不,是全家赔命!”

    ……

    张贵妃瘫坐在地上哭诉着,眨眼间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闭嘴!”

    赵祯突然冷喝一声,直接将张贵妃吓得不敢哭了。

    赵祯看向一旁的宫女,道:“扶着贵妃去一旁休息,这里有朕看着就行!”

    张贵妃直直地看向赵祯,一脸不可思议。

    在她心里,赵祯从来不会如此吵她。

    赵祯望向张贵妃那楚楚可怜的表情,不由得又心软了。

    “你先休息休息,这里有朕呢!”赵祯的声音又变得温柔起来,然后慢慢将张贵妃扶了起来。

    张贵妃点了点头,然后去了一旁的偏室。

    张贵妃能如此任性,其实还是赵祯惯的。

    赵祯有时也喜欢张贵妃这般刁蛮任性的模样。

    整个后宫,别的嫔妃都像他的臣子。

    唯有张贵妃,在做他的女人。

    刚才,赵祯之所以如此生气,乃是因张贵妃称要让太医全家赔命,

    如此话语,让里面的太医们听到,他们会变得更加胆小,不敢大胆用药。

    反而会使得二皇子病疾难消。

    片刻后。

    为首的医官,即午时瞧过病的王太医走了出来。

    赵祯焦急地问道:“王太医,如何了?”

    王太医微微皱眉。

    “官家,二皇子所染,本是普通风寒,但其身子骨向来都弱,外加上黄昏时突然降温,才突发了热疾,臣等先开一副药,将热疾压下去,能不能好转,就看今晚了!”

    赵祯将王太医拉到一旁,小声问道:“没有性命之危吧!”

    王太医想了想,郑重拱手道:“臣一定倾尽全力!”

    听到此话。

    赵祯的眉头紧紧皱起,这说明二皇子的热疾非常严重。

    “今晚,朕与你们一起陪着晗儿,直到晗儿热疾消除!”

    赵祯不得不陪。

    张贵妃不信任曹皇后,又容易打骂这些医官。

    他一离开,就会出问题。

    随即。

    赵祯朝着身边的内侍道:“告知中书省,二皇子染疾,朕要陪护,明早的常会取消。”

    片刻后。

    太医们熬了药,对二皇子喂服了下去。

    不多时。

    二皇子发烫的脸色逐渐好转,虽然额头还是有些烧,但比吃药前好了许多。

    赵晗醒来后,唤了一声爹爹和姐姐(宋制,皇子称呼非皇后的母妃为姐姐),便沉沉睡去了。

    赵祯与张贵妃一直都在一旁陪着。

    当年,连续夭折三個女儿,给二人留下的阴影太大了。

    期间,曹皇后派人悄悄问询过赵祯的近侍,在得知二皇子热症渐退,已经睡去时,才放了心。

    赵晗天真可爱。

    曹皇后、大皇子赵暽、以及苏子慕都非常喜欢他。

    只是因张贵妃的存在,才令双方不能走得很近。

    ……

    翌日,天大亮。

    二皇子卧室内的一方软榻上,张贵妃靠在赵祯的怀里沉沉睡着。

    赵祯也因疲惫,睡得非常沉。

    而此刻。

    京城百官皆知昨晚二皇子染了热疾。

    在得知其病情已有所减轻后,才放下了心。

    张贵妃夭折三女,让很多百姓都称她克子,若二皇子再有个闪失,张贵妃估计就疯了。

    而官家的情绪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众臣皆知。

    张贵妃和二皇子在赵祯的心里有多重要,当下的大宋,不应遭受此番横祸。

    ……

    曹皇后寝宫。

    大皇子赵暽,伴读苏子慕,一人手持一个木马,一人手持一个木头士兵。

    两个玩具皆是成年人巴掌大小。

    大皇子赵暽拽着曹皇后的胳膊说道:“娘娘,就让我们去吧,晗儿非常喜欢这两个玩具,他拿到后,一高兴,病没准儿就好了!”

    一旁的苏子慕非常有礼貌地说道:“娘娘,你放心,我们知道病症可能会传播,我们到启祥宫门口送完礼物就走!”

    曹皇后想了想。

    “行,官家也在启祥宫,你们将礼物交到官家的内侍手里就行。”

    “嗯嗯。”

    二人得到应允后,开心地朝着外面跑去。

    片刻后,启祥宫内。

    二皇子赵晗醒了,额头还有些热,但已然精神了许多。

    赵祯与张贵妃一起为其喂粥。

    就在这时。

    一名内侍拿着两个木头玩具走了过来,道:“官家,这是大皇子和子慕小少爷送给二皇子的。”

    二皇子赵晗看到这两个玩具,眼睛立马亮了。

    “我要!我要!这是大哥和苏哥哥亲手雕的,我也想学,他们却不敢教我!”

    二皇子称呼苏子慕为苏哥哥,乃是赵祯教的。

    他认为,孩子的世界应该简单一些。

    赵祯笑着将两个玩具递到赵晗的手里,道:“晗儿,待你病好了,朕就带你和他们两个去玩,咱们去百家学院,好不好?”

    “好!”赵晗兴奋地差点没有跳起来。

    这两年,苏子慕不断在两个皇子的面前炫技。

    称自己的木雕技艺、口技、蹴鞠、爬树、榫桙、下水捉鱼等都是在百家学院学的。

    这让赵暽和赵晗已将百家学院当成了圣地。

    此外,苏子慕最初做木雕。

    雕的不是木马、木人,而是一把木制风火枪。

    苏良曾带着他去看过一次火器。

    只看了一次。

    苏子慕便记住了风火枪的模样。

    苏子慕雕完之后,先在苏良的面前炫耀一番。

    苏良看后吓了一跳。

    即使是风火枪的外在模样,目前也不能外泄。

    当即,他将苏子慕揍了一顿。

    然后将苏子慕的木制风火枪当成劈柴在灶台里烧了。

    此事,苏子慕还向赵暽和赵晗讲了一遍,后二人都觉得苏子慕厉害,以后肯定能当大将军。

    ……

    临近午时。

    就在赵祯准备离开启祥宫之时,赵晗的热症再次加剧,难受的昏厥了过去。

    额头甚烫。

    比昨晚都要严重。

    这一次,连赵祯都慌神儿了,再次召来了御医们。

    御医们一番诊断后,又为赵晗喂服了一剂汤药。

    但这次,情况并没有像昨日那般好转。

    “你们到底能医不能医?如果不能医,朕另找贤能,如此好一阵坏一阵,晗而的身体能扛得住吗?”赵祯也气得发了火。

    王太医等人纷纷拱手。

    “官家,臣等已尽全力,但二皇子的身体实在太差,臣等不敢用猛药,只能这样调理,能不能扛过去,主要还是看二皇子自己!”

    “目前,臣建议,保守治疗,令二皇子多喝一些生姜糖水。”

    听到此话。

    赵祯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一旁的张贵妃更是痛哭起来。

    当下,成年人染热症,都有死亡的可能。

    更何况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赵晗的身体本就虚弱,在这种夏秋寒热交际的时节里,最易生病。

    赵祯想了想,朝着一旁的内侍道:“命皇城司、开封府立即贴出告示,寻治疗小儿热疾的良医,能医者,赏万贯,可入太医局为官!”

    然后,赵祯又看向众太医们。

    “你们继续倾力救治,寻找医方,并负责筛选前来救治的乡医!”

    “臣遵命!”众太医纷纷拱手。

    他们不是不能治热疾,而是不能治二皇子的热疾。

    五岁的二皇子身体太差。

    一旦药劲过猛导致夭折,他们就全完了。

    没有太医敢这样用药。

    赵祯和张贵妃也不敢让太医们如此冒险用药。

    ……

    当日下午。

    皇家寻医的告示便贴遍了整座汴京城。

    汴京城医馆甚多。

    很多世代行医的人家还拥有独特的偏方,医术并不比宫中御医差。

    甚至还有一些游方郎中。

    有悬壶济世之志,虽无名声,但医术精湛。

    但此告示贴出后,却无郎中(大夫)响应。

    此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皇子之命,尤为尊贵,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有郎中敢出手,万一出现意外,那就是大罪。

    即使官家免罪,饭碗也等于被砸,日后谁还敢找其看病。

    其次,张贵妃的彪悍是出了名的,再加上她连续夭折三女,很多人都觉得是天命,宫内御医都治不好,他们就更没有胆量了。

    翌日。

    二皇子赵晗热症依旧。

    虽有些减轻,但只能吃一些流食,照这样下去,根本熬不了几日。

    赵祯守在启祥宫,心情沉重。

    朝堂官员们也都甚是沮丧,无心办差,可却也无能为力。

    谏院内。

    苏良无奈地长叹一口气,道:“官家真是命苦啊!”

    就在这时。

    在一名吏员的引领下,唐宛眉竟然走了过来。

    苏良不由得一愣。

    “眉儿,伱怎么来了?家里有什么事情吗?”苏良走到唐宛眉面前关切地问道。

    一般情况下,官员家属是不会来官衙的。

    “家里没事,我有事要对你说。”说罢,唐宛眉将房门关了起来。

    苏良面带疑惑。

    唐宛眉道:“今年年初,在你外巡之时,沁一也患了热疾,和二皇子的症状相似,一直反复,但被一个偏方治好了。”

    “偏方来自州桥西的孙氏药铺,我今早去了孙氏药铺,那掌柜告诉我,此偏方非他所有,乃是一个济州的大夫留下的,只有三副,而今已经用完。他是因与咱爹关系好,才拿出了此偏方。但他不敢向朝廷上报,怕因此砸了饭碗,或害了别人的性命!”

    “他告诉我,那名郎中住在济州郓城县县城,虽然还很年轻,但擅于治疗小儿热疾,只是身在乡里,不为众人所知。”

    “那名郎中叫什么名字?”

    “钱乙。”

    “钱乙?”苏良骤然变得激动起来。

    这位儿科鼻祖,六味地黄丸的发明者,他还是有印象的。

    “夫君认识他?”

    “哦……不认识,不过我觉得可以一试!”

    “我立即命人去找孙胜和杜雷,让他们将这位钱乙大夫用最快的速度带到汴京城!”

    随即。

    苏良快速写了一封书信,让他的一名贴身护卫送向龙羽军军营。

    郓城县距离汴京城约四百里,依照孙胜和杜雷的速度,用不了两日便能回到汴京城。

    忙完这一切后,苏良看向唐宛眉。

    “眉儿,你先回家,我要面见官家说明此事,万一……万一出现意外,这个责任,不能让钱乙大夫来担,必须我们来担,不然恐怕钱乙大夫来了也不敢医!”

    “我不!我要和你一起去面见官家。”

    苏良一愣,疑惑地看向唐宛眉。

    “我比你还了解张贵妃的脾性,若治好了二皇子还罢,若治不好,张贵妃必会称我们是为子慕报那一巴掌之仇,才寻的庸医!”

    “一会儿见了官家,我来说,这一切都是我的主意,万一受惩,我是主罪!”唐宛眉挺着胸脯说道。

    苏良顿时乐了。

    “眉儿,你是不是傻,明知有这么大的风险,咱们不做不就行了!”

    “不!咱儿说,二皇子是他的朋友,必须救!”

    随即。

    唐宛眉一脸认真地看向苏良,道:“这一次,你必须听我的,我受罚,对大宋没影响,你受罚,对大宋有影响!孰轻孰重,你应该很清楚。”

    这一刻,苏良对唐宛眉肃然起敬。

    他没想到自己的枕边人,境界竟然这么高。

    此话,俨然出自圣人之口。

    苏良拉着唐宛眉的手,道:“有事儿,我们一起抗,走,去见官家!”

    ……

    启祥宫内。

    张贵妃坐在二皇子的身边抽泣,神志俨然已经有些模糊。

    赵祯坐在不远处,面色阴沉。

    就在这时。

    有内侍在他耳边告知他:苏良夫妇求见,且是为二皇子而来。

    赵祯当即站起来,来到了外面。

    随后。

    苏良与唐宛眉便将钱乙之事道了出来。

    “官家,此事臣也没有十足把握,但毕竟人命关天,臣既然知晓有这样一位郎中,还是想要试一试的,臣希望,官家可提前恕那位钱乙大夫无罪,若出现任何意外,罪在我们夫妇!”苏良认真地说道。

    赵祯的脸上涌起一抹感动。

    “你们也无罪,当下,御医无力医,乡医无人敢医,你们能这样做,朕很感激!”

    赵祯听完此事,便知为何是夫妇二人一同前来。

    这二人是抱着会被张贵妃冤枉和仇视的代价来救治二皇子的。

    赵祯不会让他们受委屈。

    ……

    随即,苏良和唐宛眉便一起离了宫。

    二人丝毫不后悔,会因此事为苏家带来麻烦。

    一坐进马车。

    苏良便将唐宛眉搂入怀中,赞美道:“今日,吾妻如圣人也!”

    唐宛眉微微一笑,道:“吾夫,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