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返复苏年代 » 第三十二章 花钱的感觉

第三十二章 花钱的感觉

    上一世,杨平上高中的时候跟姚雨薇没有怎么认真交往甚至很少交往,所以并不清楚李雪和姚雨薇在高中时代是好闺蜜,也不知道李雪就是李云福的女儿。

    上一世的李雪的确没考上大学,也没有拿到委培名额,杨平和姚雨薇结婚的时候,李雪快递了两套服装并转了一万块。

    姚雨薇服装收下了,转账没收,这个事情,结婚过后的某一天,杨平才知道。

    当时姚雨薇只说了一句,李雪给的礼金太多,她没收,还说李雪在温城做服装生意,高中毕业之后,她们就很少联系了。

    至于姚雨薇和李雪毕业之后为什么没有联系了,杨平没多问也没多想,因为这种情况太多了,比如他和王志国,在高中毕业之后也很少联系………

    杨平跑得飞快,甚至连李雪在后面的骂声都没听见,来到大门口,就看见姚雨薇推着自行车跟二姐杨兰在说话。

    “杨平二姐,我得去准备上课了。”

    姚雨薇见杨平跑了过来,连忙告辞,骑上自行车,跟杨平来个擦肩而过,二人谁也没说话,杨平是顾不上说话,姚雨薇是羞于说话。

    杨平心里只能叹息一声,跟老婆形同陌路的感觉,实在不美,不过,但是,好像,手套没有还回来,而且看样子,手套的事情在姚雨薇那里成了过去式。

    这意味着什么?杨平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

    当然,这些念头只是杨平一瞬间的心里活动,来他到二姐面前,先是打量了一下二姐。

    新的围脖盘在脖子上,大衣是补了几个补丁洗的发白的蓝色大衣,脚上的棉鞋湿透了,头发还有些凌乱,杨平的心顿时噔的一声。

    “大弟,可算见到你了,我,,,那个门卫大爷实在不通情理,还好遇到了你的同学。”

    杨兰也不知先从哪里说起,语言条理不太清晰。

    “二姐,家里出了什么事情?”

    杨平尽量压抑着心里的担忧,轻声道。

    “家里出事了?我怎么不知道?家里没啥事啊,妈好好的,我早上回家还给妈带了羊肉包子。”

    说话的确能让人僵硬的思维打开,杨兰说着说着,便恢复了正常,说完,冲着杨平嘿嘿一笑,拉着杨平走远了一些,把一直捂在怀中的包裹拿了出来。

    “大弟,赚大了,这次赚大,我拿到钱,脑子都是懵的……昨晚我拿着你借的二百块钱,只是紧张和担忧还不上人家,并没有感觉慌乱,今天也不知怎么了,从实验小学出来,我心就很慌,整个人恍恍惚惚的。”

    杨平听完之后,笑了,人啊,就是这样,没钱的是时候想钱,真要大量现金堆在面前,一开始会高兴,然后就是各种患得患失。

    “没事姐,这是正常现象,过了这一关,钱就是纸和数字而已。”

    “你说得倒轻松,好,这些钱你拿着吧。”

    杨兰顺势把包裹塞给了杨平。

    “电业局招待所的需求量收够了?”

    杨平随手接过包裹拎在手上问道。

    “在大姐村子里就收得差不多了,最多再有三五十块本钱就能拿下,你还得给我点本钱。”

    杨兰没有了包裹的压力,整个人轻松了许多。

    “行,待会给你,现在先去供销社换一身衣裳吧。”

    杨平也准备给自己添一双大头皮鞋,棉鞋从家里出来到现在都没有干过,湿漉漉的穿着非常难受。

    “你不是还要上课吗?”

    “同学帮我请假了。”

    杨平拉着二姐就走,至于门卫的大爷,杨平准备回来再搞定。

    以后事情多了,进出校门有个门神拦着会很不方便的,总不能爬墙头吧,那不是咱的风格。

    “我衣服还行啊,大衣穿着很暖和。”

    “帮我买双鞋总可以吧?”

    杨平心说,到了供销社,就由不得二姐做主了。

    结果,杨兰说:“那也不能去供销社,里面的东西太贵了。”

    其实杨兰不想碰见张永斌。

    “除了供销社还能去哪?”

    杨平还真想不起来那里有卖鞋子衣服的。

    “你跟我走。”杨兰玩了一手暂时保密。

    等来到地方,杨平才明白,这是距离罐头厂不远的被服厂,被服厂大门旁边就有个经销点,里面主要卖被子和大衣,鞋子是搭配卖的。

    经销点属于被服厂内部经营,主要满足厂里职工和职工家属的,只是需要凭内部票才能购买。

    但罐头长的李泽海有啊,杨兰亲眼见罐头厂的职工找李泽海拿票去买大衣。

    其实,这是罐头厂和被服厂之间的互惠,被服厂也有罐头厂内部印发的罐头票。

    有了票,就比市价要便宜一些。

    (顺便说一下,此时是八零年代中期,早在83年的时候,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

    85年又取消了长达30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极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米篮子和菜篮子。

    所以购买些羊肉猪肉干菜,用票不用票之间,顶多是价格上的微差,甚至没有差别,票本身不具备价值,只是个通行证而已。)

    李泽海非常热情,直接给了杨平七八张,还说:“我叔这几天干劲十足,准备的都差不多,只等时间一到,轰隆上市。”

    李泽海作为李云福的亲侄子,不可能一直看大门,李云福有自己的打算,只是现阶段,还真得让当过兵的李泽海看守大门。

    一件崭新的黄颜色军大衣市价十八块钱,有衣票,优惠五块,杨平和杨兰各买了一件。

    大头皮鞋一双市价十二块五,有鞋票九块,一双女式棉鞋七块。

    两人从经销点出来,都变了模样,杨兰不舍得丢掉旧衣旧鞋,说是买块布缝缝补补,还能换着穿。

    杨平也没有反对,勤俭持家是优良传统,不能阻止,他身上的补丁大衣和棉鞋一并交给了杨兰处理。

    “大弟,这鞋穿上就是暖和啊,要不给妈也买一双吧。”

    “姐,你就是现在买,也没时间送回家啊,还是等你收完货装箱送到电业局招待所,把钱拿到,再回来给妈买,反正还有好几张票。”

    “行,听你的,那大姐呢?”

    “买,都买,还有给妞妞也买一身过年的衣裳。”

    “花钱的感觉就是好,只是太花钱了。”

    杨兰一阵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