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轩辕开始 » 第25章 小老头的大道理

第25章 小老头的大道理

    《联邦周报》是东区居民最常订阅的报纸之一。

    和它并驾齐驱的是6号城市专属的《费城日报》——费城是6号城市的另一个名字,虽然难究源头,无从考证,但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算是公认。

    姜愚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关注公众信息,但也没有从两份报纸的相关版面找到任何有关“通缉犯姜鱼”的蛛丝马迹。

    “原来还真是个小角色。”姜愚放下报纸,自嘲的笑了笑。

    事实上,且不说对登报信息价值判定审查更为严苛的《联邦周报》,哪怕是《费城日报》这种针对性极强、时效性很高的专城专报。

    在姜愚眼里已是庞然大物的回音石集团,能占的版面实际上也极为有限。

    十天以来,《费城日报》有关回音石集团的新闻,只有两条:“回音石集团总部为员工置办了丰厚的秋季福利”和“回音石集团A级领导吴先辉亲切接见西区员工代表”。

    加起来篇幅也不足两个版面,而近两期《联邦周报》更是提都没提起。

    绝大多数版面的内容,还是新政、选举、发明、商业。

    仿佛这个世界一片和谐,全体公民各司其职。

    但财团血淋淋的剥削,内城那高不可攀的门槛,却始终横亘在每一个外城人的心中。

    尤其是外城西区的人。

    ......

    “什么小角色。”带着墨镜的酷老头听到了姜愚嘴里的嘟囔。

    最近他经常和姜愚交流一些时事话题,他觉得这小子有时候讲出的话还挺有味道的。

    姜愚犹豫片刻,说道:“财团与联邦的相处模式,真的合理吗。”

    然而徐巍听到这句话后,却愣了半晌。

    随后看着姜愚不似作伪的疑惑神情,心中的违和感更是加深了几分,沉默半晌后,他轻声问道:“你到底想问什么。”

    姜愚却不答,只是看着夜空喃喃道:“都是些披着羊皮的狼啊......”

    徐巍恍然,他大概懂这个小伙子的意思了。

    沉吟片刻,徐巍问道:“姜愚,你现在是什么层级。”

    “K级。”姜愚没什么迟疑,回答的很快。

    姜愚清楚东区绝大部分人都是H级,或者更高,但此刻从他口里蹦出来的K级二字却极为平淡,不假思索的,没有半分难堪羞涩之意。

    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他也注意到,东区这边对层级的重视程度好像远没有西区那般夸张。

    徐巍脑中念头一闪而逝,他虽然先前从未问过姜愚的过去,只是略有猜测,但此时才算是得到了当事人的承认。

    要么来自工厂,要么是流民。

    随后,徐巍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皱纹梳的一丝不苟,慢慢道:“社会需要不断新鲜血液的注入来保持活力。”

    “但其实任何的地方都是这样。”

    “设立高低位置,明确晋升法度,让人从低位不断地往上爬。因为追逐利润是人之本性,而权位常常使人产生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活着比常人更有价值的错觉。”

    “权力二字,就像是吊在毛驴前面的胡萝卜,人们的欲望被它激发,一个个的所谓锐意进取的人为此不断钻营。爬上一层位置,还有更高一层在等着他......”

    姜愚眉头皱起,这些道理他自然也能明白。

    逐利的本质哪里都一样是不假,只是在这个世界好像又表现地过于赤裸了一些。

    一旁的徐巍可能注意到了他的神情变化,也可能并没有放在心上,抽了抽鼻子,继续自顾自的说着。

    “殊不知,在钻营的过程中,他们的劳动力被压榨,产生的价值被上位者剥削。”

    “但是下位者们能对这种剥削说不吗?”

    反问过后,徐巍顿了顿,也没有特意等待姜愚回答,直接继续道:“资源的再分配,越高层享受越多资源。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哼哼,不付出点代价,又怎么可能呢。”

    姜愚忍不住道:“可是未免也太过极端了,绝大多数外城人,究其一生都很难踏入内城的门槛,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徐巍沧桑地笑了:“可这就是真相啊,你真当世间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只会傻乎乎地为别人卖力卖命?”

    “不,他们都懂,”

    “但懂了又能怎么样呢?毛驴屁股后面的鞭子可不会在意他们懂不懂这些道理,如果是你愿意一辈子吃合成物的泔水吗?还是愿意拼一把,哪怕进不了内城,也至少能在外城有一席之地呢?”

    “况且,就算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但确实还是有人在不断地成功,3号城市、6号城市、9号城市,总会时不时出现新的权贵,在联邦议会占据一席之地。”

    “喏,《联邦周报》,第三版面,你不是也看见了吗。”

    姜愚沉默了,眼中隐有不甘。

    许久后,他低声说道:“我觉得这样不好。”

    只谈感受不谈现象的空洞评价自然只能换来徐巍无情的嘲笑:“愤青?”

    姜愚无言以对。

    因为真相才最伤人,徐巍的话一针见血,他确实有点愤青。

    终于徐巍止住了笑声,轻飘飘的丢过一句:“棋子又怎配谈论棋盘的好坏?”

    ......

    苏醒后的一周,也就是从来到这家机修店起的半个月,姜愚被徐巍判定为了常规劳动力。

    在徐老板的吩咐下,姜愚的手艺课学习形式即将从蹲在一边瞧,变成老师傅林抱山手把手的教。

    徐巍的原话是:“信得过机修店不养闲人。”

    姜愚没意见。

    他早就跃跃欲试了。

    好像他两辈子加起来还从来没有如此悠闲放松的生活过这么长时间,要是再不找点活干,可能就要从骨折变成骨质疏松了。

    而且说实话,修理工这种朴实的工作,在林抱山的演绎下,竟是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吸引力,他恨不能马上就上去跟着实操一番。

    难道男人基因里真有这种修理东西的手工因子?

    姜愚决定顺从自己的天性。

    当然,徐巍还补充了一句“这半个月按3倍工资倒扣。”算上了昏迷的时间。

    清晨,姜愚把如今安排在自己头上的洗碗工作完成后,立刻回到后院进入了操作间,然后在林抱山的注视下开始鼓捣那些已经稔熟于心的的仪器工具。

    真正拿起工具站在工作台前的那一瞬间,姜愚恍惚又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仿佛就在昨天的实验室岁月。

    按照林师傅和徐老板的说法,初学者,先从拆卸与安装开始练起。

    分、点、拧、放、挪,一片寂静中,姜愚用一种平稳到了极点的速度,将堆在一旁的破旧电器,一一拆卸开来,然后再原路装回。

    这些都是林抱山这几天修复过的最常见的家电。

    哪怕之前在回音石集团旗下的机械加工厂从来没接触到过这些东西,但对他来说,还是毫无阻碍的顺利拿捏了,仿佛已经完成了一千遍一万遍一样。

    没有任何难度,一切尽在掌握。

    那些常见的电器,其实算是非常古早的老玩意。

    设计并不复杂,结构也不算精细。

    但通常第一次上手的人,往往也会出各种各样的差错。

    最常见的就是装回去之后发现地上多了几颗螺丝。

    然而姜愚没有出错,并且始终都做的十分认真,就像他此时面对的是分子实验台上最精端的仪器一般。

    严谨,细致。

    或许他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或是早已习惯了,当他全情投入手头工作的时候,一种叫做认真的光彩便会浮现于他的面庞之上。

    这是一种有别于常人的专注。

    林抱山也一样。

    而站在一旁原本准备随时指点与抢救的林师傅,在看他完成了第三批电器的拆卸与安装后。

    便摇了摇头,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心想着,反正你年龄也够。

    不如叫王姨把相亲都安排给你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