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神吹三国 » 论董卓 3

论董卓 3

    第五、重视人才。我们不要总以为董卓五大三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实际上,董卓是非常重视人才的。董卓重视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废无能之主,立有能之君。董卓刚刚接触了汉少帝和汉献帝这两个人,看到汉少帝是“帝战栗不能言。”吓得战战兢兢地不敢讲话,也就是汉少帝表现得懦弱。而汉献帝的表现则截然不同,先是叱喝董卓,接下来“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没有说错一句话,表现了一种政治家的镇定自若。董卓就喜欢他这样的人才,于是就暗怀废立之意了。这说明了董卓在立自己权威的时候,先有的是爱才之心,然后才是野心。

    2.收降吕布。因为董卓要搞废立君主这样的政变,遭到了荆州刺史丁原的反对。当然,史书中丁原是并州刺史,《三国演义》中说他是荆州刺史,因此,就尊重罗贯中的著作,就把他看成荆州刺史。丁原于是起兵攻打董卓,董卓军马被丁原的义子吕布一阵杀败。董卓这时就看到了吕布是一个虎将,是一个很大的人才,就有了收降之心,于是,董卓听从了李儒建议,令李肃用金银宝贝和赤兔马去诱降吕布,吕布惟利是图,就杀了义父丁原,投降董卓,使得董卓实力更加强大了。

    3.任用名流,以收名望。董卓的谋士李儒,劝董卓擢(读音:卓)用名流,以收人望,董卓马上就照办,就征召蔡邕,蔡邕很迂腐,他不去,董卓就非常生气,他毕竟还是个大军阀,他心里一琢磨:“你小子,敢不买老子的帐,老子是叫你做官享受荣华富贵不是叫你来推磨拉犁的”然后就叫人吓唬蔡邕,蔡邕赶紧赴任,董卓一看蔡邕果然有才,一月连升三级,拜为侍中,待蔡邕十分亲厚。我可以说,这一点,就可以让天下的读书人尊重的。

    第六、军事才能比较突出。我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比较反感董卓的,因此,把董卓的军事才能也写成一个二吊子。理由就是镇压黄巾军没有功劳,被《三国演义》中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击败等等。真是这样的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1.董卓在西凉有战功。史书记载:董卓在西凉的很多战役是有功劳的,前面我已经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是,《三国演义》上没有写。不过,我们从《三国演义》上叙述的董卓在进京前官位,我们就可以看出董卓在西凉的时候是有功劳的。《三国演义》这样叙述:军职:前将军爵位:鳌乡侯职务:西凉刺史请注意:前将军,在东汉末年是重号将军,这个可是军职可是要封给功劳很大的人的,关羽就是蜀汉的前将军。鳌乡侯这个爵位,应该也是很大的或者很重要的一个侯爵,蜀汉的马超就是这个爵位。西凉刺史,是西凉最高行政长官,是一个大州的行政长官,和当时的丁原、后来的刘表、陶谦等在行政职务上是平级的,是大诸侯,我们用脑袋想一想,就算是董卓他不停地贿赂十常侍得了这些官位爵位,但是他一点点功劳都没有,纯粹一个二吊子,他怎么可以服众?所以,我们从董卓在进京前的官位爵位可以看出董卓在西凉是有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