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门振兴系统:从龙虎山开始 » 第二十三章 子午雌雄斩邪剑

第二十三章 子午雌雄斩邪剑

    安河镇,一座府邸中。

    林志用正与那燕颔虎须,长相粗矿的汉子交谈。一旁还坐着一道虚幻的身影。

    “阮城隍,你怎么看。”

    那道虚幻身影连连摆手,“可别叫我城隍了,现如今我不过是这安河县里的一游神罢了。”

    林志用含笑的望着他,阮真最受不了这种目光,他撇过头去想了想道。

    “若是如你所说,那位天师到真可能有些本事。”

    “也许你这贬职之罪,说不得真得仰仗一下他。”

    微微点头,林志用沉声道,“贬职之罪倒是无所谓,只是此番玉林诗会,我得找人护佑我的安全。我看他境界不高,好似还未筑基。”

    阮真嗤笑了声,啧了啧嘴道,“志用你有所不知,那天师府可是大有来头。”

    “哦?愿闻其详!”

    他顿了些许,接着道,“天师府乃是道门祖庭。”

    “道门,祖庭?!”

    林志用表现的很惊讶,和身旁的汉子对视了一眼。好半晌,他念念有词的道。

    “这我倒是不知,其实我对道门也不甚了解。”

    阮真道:“道门虽说没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天师府作为道门祖庭自然不能小觑他。”

    “只不过,没想到如今的天师府竟然只剩下一个黄毛小子,倒是让人唏嘘不已。”

    林志用看了眼阮真,疑惑问道:“阮大爷,难不成你曾见识过天师府的辉煌。”

    “没有。”

    “呃......”

    两人顿时语塞。

    “不过......”阮真怪笑了下,说道,“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我听我师傅说过。”

    林志用眼眸一亮,“你师父见过!”

    “也没有。”

    “嘿,你小子怎么老是打岔。”阮真佯怒道,瞪了林志用一眼,见他老实的闭上了嘴才道,“我师傅也是听我师爷说的。”

    说罢,他还瞥了眼林志用,见他没有在打岔才继续道。

    “几千年前,道门可是如日中天。当代天师张道陵威压三界,一身道法高深莫测,压的无数邪魔外道抬不起头来。自他羽化后,道门才开始一蹶不振,此间千年而过,却没曾想成了这幅光景。”

    “不过,我观那张妙之一身金光咒甚是了得,定然也是个得道真人。虽说修为是差了点,但好歹也是当代天师。你想想,等到玉林诗会,你得道门祖庭传人护佑,那光景,你就说有没有牌面。”

    林志用思索着阮真的话,暗自点头。

    确实,道门虽说没落,但也是有底蕴的。仙门之所以竭尽全力消除道门的影响,就是怕他们卷土重来。再出一个像张道陵那样的人出来。

    可是......

    他忽的道,“这样的话,岂不是在完全开罪于仙门。”

    闻言阮真不屑的嗤了声,白了林志用一眼。

    “开罪仙门又如何,志用别忘了,你可是儒门的人。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大周改朝换代,他仙门可不一定能有如今的威势,而你儒门定然依旧源远流长。”

    “阮大爷,此不敬之话,不可再说。”林志用拱手朝向一处,恭敬道,“我辈读书人当忠君爱国,不可言语不敬。”

    “切。”阮真嘟囔道。

    等至回首,林志用才没好气的看了眼阮真,“阮大爷,你这城隍怎么丢,你还不清楚吗?”

    “呵呵,说的好像你那翰林执笔是怎么丢,你不知道?”

    “呃......”林志用面色一滞,“此事暂且不谈。”

    “还是说回那件事吧。”

    阮真翘起二郎腿,悠悠道,“反正我觉得他不错,你要是能说动他,绝对不比别人差。况且,我听说道门大会快开始了,说不定,你能拐个当代道门的代言人回来。”

    “不敢,我倒是不敢奢望,只希望他道门祖庭的身份能镇得住吧。”

    就在这时,一阵隆隆的巨响从远处传来。

    三人身影一动,就出现在门外。遥望着龙虎山的方向,那处巨响就是从那深山中传来的。

    几人面色各异,相视一眼。

    皆不知发生了何事,响动散去。几人在外面驻足良久,忽而阮真蓦地瞪大了眼睛。

    林志用诧异的看着他,“阮老,你怎么了?”

    阮真没有回答他而是指着龙虎山那处,惊呼道,“北冥之鱼,北冥之鱼啊!这是大道,大道!”

    他显得很是激动,随即目光灼灼的看向林志用,“志用,这人你一定要让他答应,此番玉林之行,绝对不负所望。”

    眼见阮真如此肯定,林志用虽觉得疑惑,但还是答应道,“那就依阮老所言,我明日就去试试。”

    阮真缓缓点头,他的脸上还带着激动后的潮红,作为一鬼类,却能显示如人般的特征,可见他修为高深。

    “总之,你听我的没错,这位天师,不可小觑啊。”

    林志用缓缓望向那处黑暗,他不知道阮真看见了什么,但见他如此慎重的模样,也不由凝重起眼眸。

    .......

    天师府里,张妙之自然不知道有人对自己起了心思。他此刻只觉得浑身都好似徜徉在道韵之中,所悟的鲲鹏之道,让他的灵力变得厚重如水,绵绵不绝。

    丹田微动,张妙之屈指一引,几道豪光便从他腹间闪出。

    仓朗朗一声剑吟,张妙之就看见半空中飞舞着两道光芒,一青一紫,他眼神一动,立马识得此物。

    “子午雌雄斩邪剑!”他低声念叨。

    就见两柄灵剑在半空兜了两圈,随即绕着张妙之飞舞,时不时还能感受到从它们身上传来的兴奋喜悦之感。

    张妙之抬手一握,两柄剑便合二为一,落在张妙之手中。

    赫然是他曾在那悟道之机中看见的,祖师大战八部鬼帅时手持的紫青长剑。

    剑身嗡鸣,喜悦自生。

    张妙之抬手就施展起了青萍剑法,往日他施展剑法时,只是觉得熟练,可好似少了点什么东西。不像华鸿信的剑法,招招式式间都带着股凌厉的斩绝之意。

    自己的剑法更像是一个习武多年的武夫,只停留在熟能生巧的地步。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出奇的地方。

    但现在,忽的变得不一样了。

    入道明心,自见其意。张妙之一剑划过,透着股潇洒畅然之感,又带着股厚重雄壮之意。青萍剑法在他手中,忽的变得夺目起来。

    他越武越快,剑光闪烁间,灵气兀自勃发,四周静谧的黑夜也挂起洁白,好似在浪潮之巅舞剑。

    等到他停下来,四周的幻境才渐渐消退。

    张妙之轻轻一抛,子午雌雄斩邪剑再次一分为二雀跃的绕着大榕树旋转,随后缓缓落在榕树之下。

    静默了会,张妙之长出口气,这气化作一道剑芒,喷薄而出。

    他知晓自己的剑法又精进了,还不是靠着系统的熟练度才精进的。在那须臾间,他领悟了剑意,和自身大道切合的剑意。

    再一看,半空中还悬浮着两物,张妙之挥手招来。

    他扫了眼,眼眸微张。

    手中之物,其一名为《道法会元》,里面记载着诸多术法,占据大片篇幅的是名为《混元五雷法》的术法。

    张妙之有些激动,早就听闻自家师父张元化曾说这天下之大,雷法不少,但若论谁家为最,当属我天师府的混元五雷法。

    此法一出,雷霆缭绕寰宇待命,只得一声令下,千里不存。

    这可是比神宵宗的九霄神雷法还要可怕许多的存在。

    张妙之一直想学来着,可张元化总是用你还小,可不得掌握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术法。直到最后,张妙之才知道,原来张元化也不会。

    雷法早就失传了。

    没曾想竟然躲在天师度里。

    “难怪,难怪无论是师傅还是祖师都叮嘱我,天师府的一应传承都在这天师度中。”

    他暗自点头,一掐法诀,《道法会元》就化作一道光飞入他的灵台识海当中。

    在看向另一物,是卷道经。金光四溢,道韵恒生。

    “《太平洞极经》!”

    张妙之的呼吸有些急促,太平洞极经可是祖师张道陵所修之法,自己一直修行的太玄经就是这太平洞极经的残篇。此刻完整的修炼法摆在自己面前,也无怪乎张妙之会心神起伏。

    他细细看着,太平洞极经果然玄妙无比,从练气境一直讲述到大乘期。搭配上《龙虎锻体功》,此间天师府的传承才算是完整了许多。

    这一看就是一夜过去,张妙之将之收回灵台中,整个人缓缓起身。

    身上发出一串噼里啪啦的炸响,他只觉得浑身都神清气爽。

    些许修炼上的疑惑,都得到解释。

    这让他的道途变得畅通了不少。

    朝霞而起,四周钻出不少动物,都诧异的看着新出现的殿宇,直到望着张妙之矗立在那,才稍许安心不少。它们可都是拜了山头的,只要守规矩,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最幸运的当得是虎鹤还有那只松鼠,能留在天师身旁修炼。

    它们心想,也不敢学它们那样肆意妄为,只能安静的守在天师殿前,静坐修炼。

    张妙之望着这一幕,心里说不出的舒服,虽然人少了点,但好歹不怎么孤单。

    这时,身后的房门被打开,阿虎率先走了出来,他的身子又大了一圈。看着像个庞然大物,连两扇合开的门框都险些框不住他。

    身后跟着的是阿鹤,他也长了不少,立着比之自己还高,展翅的话估计得有三米的宽度。

    小松鼠揉着惺忪的睡眼,他的变化倒是不大,只是皮毛光滑柔顺了不少。

    愕然跨过门槛,小松鼠望着张妙之,又看了眼他身旁的大榕树。

    叫唤道,“爷,咱们搬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