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回档之2001 » 第三十四章 商议

第三十四章 商议

    分别后,苏航第一时间联系了金治疆。

    这种事情,他不可能瞒着对方。

    而且,需要在对方获得消息前,提前告知这件事,不然肯定会心存芥蒂。

    “王盛泉?”

    得知了事情经过,电话那头的金治疆皱眉思考。

    “是啊,金总,您看我该答应吗?”

    苏航自己是倾向答应的,但是还想知道金治疆的看法。

    “我觉得可以答应。”

    金治疆沉思片刻,说道:

    “有了王盛泉以及……软银、高盛的加入,对你们公司未来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投资了苏航的公司,此时见到他人跟着投资,自然十分愿意。

    而且这说明大家眼光一致,都看好公司的发展,再有几家合在一起,也能整合资源,均衡风险,让公司发展的更平稳。

    “小苏,不要多想,王盛泉应该没有恶意,他身处的位置,跟我们不同……总之,这事情对你是有好处的。

    当然,你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股份的变化,接受了我的投资后,你的股份已经稀释了一些,再接受他们的投资后,你的股份必然会进一步被稀释。

    这还是第一轮融资,以后必然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你必然还要稀释股份。

    其中的变化,你自已要慎重考虑。”

    金治疆这番话可以说是诚意满满,若非是关系亲近的,不可能说这么多。

    这也是前段时间,互联网发生了一件大事。

    薪浪的创始人被赶走了,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可以说,一旦引入资本,虽然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但创始人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人联合赶走。

    其实,后来也发生过太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后来国美的内部竞争,蒙牛的牛根生等,当然最有名气的,或许就是水果的乔布斯了。

    “太感谢金总了,我会认真考虑的。”

    挂断电话,苏航回想着金治疆的话,慢慢理解了不少。

    首先,王盛泉投资他的公司,一方面肯定是看好未来发展,再有就是金治疆与段巴特的影响了。

    不过,老王不是在私人公司,考虑的与别人不同,在想要获得政绩的同时,也想尽可能规避风险,这才有了软银与高盛的入局。

    如今,随着华国即将加入WTO,不少国外资本,为了国内巨大的市场,纷纷涌入国内四处撒钱。

    仅仅是在01年,不说其他,风投在国内就投资了近30亿美元。

    比如前两年,软银投资猫厂三千五百万美元。

    今年南非Naspers公司投资鹅厂三千两百万美元。

    在明年4月份,樱花国的集富就会对互联网公司3721投资了一千万美元。

    苏航需要的投资,对他们而言,简直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想明白这些之后,苏航心中轻松不少。

    当然,事情不可能直接定下来,他还需要与秦若水他们商量。

    ……

    晚上七点,学校外的餐馆。

    苏航点了饭菜,在服务员离去后,问道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刘同愣了几秒,随后一脸崇拜,说道:

    “苏总,你这也太厉害了,竟然又拉来了投资,那咱公司的估值,岂不是又要涨?”

    一时间,刘同觉得自己真的会身价百万了。

    两个月前,还是一个前途不明的穷小子,现在就变得身价不菲,而这一切都是眼前之人带来的。

    想到这里,刘同越发认定,以后要紧跟苏航的脚步。

    秦若水饮了口茶,疑惑地说道:

    “苏航,我听人说,如今风投都不愿意投资互联网相关企业,怎么会……”

    如今只有金治疆,还能解释特例,但如今接连几家投资,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怎么说呢?算是机缘巧合吧,还记得几天前的那次交流会吗?当时……”

    苏航大致说了前因后果,说道:

    “一般而言,风投更愿意投资熟人,而且为了分担风险,以及今后获得合作机会,他们之间也愿意联合投资。

    咱们公司发展良好,有明确的规划以及未来盈利方向,再加上金治疆那边的关系,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在风投圈子中,很多人找投资,最难的就是介绍人,信任比商业计划书要重要千倍。

    风投都希望投资优秀的项目,巨大的收益,但二八法则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美好想法。

    所以,大多投资人只投资熟人,比如雷布斯,只投熟人或是朋友介绍的项目。

    当然,最终是否能拿到投资,还是要看项目是否优秀,不然关系再好,也难以拿到投资。

    “原来如此。”

    林小鹿一旁吃着东西,不断地点头,小嘴嘟囔着说道:

    “金总看重你的才华,认可咱们的公司,从而影响了那位王总,而软银他们需要在国内站稳脚跟,加深与国内的联系,就也跟着投资了,或许他们根本没想着获取收益。”

    其实与之前的猫厂类似,先有了高盛的投资,然后被其他风投注意到,这才有了软银的加入。

    “事情就是这样了,他们加入之后,我们会获得不少资金,也能获取一些资源加持……但股份会进一步减少,我们需要考虑清楚。”

    苏航说清楚了利弊。

    事情就是如此,凡事各有利弊,别说秦若水他们三人了,苏航自己的股份也会被稀释,甚至跌破到50%以下。

    不是苏航谨慎小心,主要有太多的公司创始人被赶出局了。

    比如薪浪、某科、俏江南、去哪儿网、饿了么、汽车之家、雷士照明、水果、蓝鸟、优步等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只要不是想捞一笔就走,他必然会考虑清楚。

    “是啊,如今公司还未上市,后续肯定还要接受多轮投资……我们的股份不能被稀释太少了。”

    秦若水在一旁说道,她显然也知道,接受投资后的隐患。

    “这……”

    刘同挠了挠头,却想不出办法。

    其实,虽然股份被稀释,但价值却在上涨,除非与创始人关系亲密,不然寻常员工不会在意的。

    “我这里有个想法,我打算采用在公司采用AB股,也就是同股不同权。”

    苏航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如今美利坚虽然已经出现这种方法,但还没有流行,后来到谷歌上市施行后,才被更多的公司接受。

    后来的猫厂、狗厂等几乎都是这样操作。

    见秦若水三人不明白,苏航解释道:

    “说得简单点,就是普通股分为A类和B类两类,前者一股有20张投票权,后者一股1张投票权,如此一来,我们的股份虽然被稀释,却能牢牢掌控投票权……

    此外,对公司的重大决策,我会要求一票否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