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秦小太爷 » 第十四章 登门

第十四章 登门

    今日的风光注定属于二房。

    平安县内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围挤在二房的大院外,沾沾文曲星喜气的同时,也顺便瞧瞧,二房那位美若天仙的“准儿媳妇”。

    一街之隔的长房,却显得冷冷清清。

    君妃雪在审查“顺风葬仪社”的账本、傻春在安安静静地纳鞋底、温柔在后院里刻苦修炼。

    只剩下温良一个人忙里忙外,洒扫庭院。

    “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臭小子居然开始干家务活了?”

    君妃雪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地说:“今天家里有客人要来吗?”

    “有。”

    “谁啊?”

    “温长安。”

    君妃雪不以为然地笑了:“人家是衣锦还乡。怎么会来我们这?”

    “当然是为了拿红包啊。”

    温良信心十足地喊道:“大姐,你埋在梅花树下的梅花雪,我拿一罐子招待客人。”

    傻春想了想说:“就拿那罐三年份的,煮水泡茶最好。”

    温良将整个长房大院都打扫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然后沐浴梳洗,将头发梳成了大人的模样,换上一身宽松的黑底镶银云纹对襟唐装。

    泛黄的香炉内燃着沁人心脾的檀香。

    八仙桌上摆着红枣、花生、桂圆、松子儿等新鲜的坚果。

    陶罐里密封着陈年的积雪,夹杂着些许娇嫩的花瓣。每年冬天的时候,傻春都会不厌其烦地前往城外梅林,用柔软的鹅毛一点点收集梅花瓣上干净的积雪,用蜜蜡小心地密封好,埋藏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下。

    温良把一半的积雪倒入半旧的茶炉之中,用新鲜甘甜的竹沥化开。而后取来几根干枯的老松木,以文火细细煎熬。

    煮沸之后,将剩下的三分之一积雪倒入茶炉,如此反复三次,直到将竹子的清香和梅花的幽香完美融合,方才放入适量的松针,继续煎煮。

    茶香氤氲,令人心旷神怡。

    门外忽然传来喧闹的声音,只见一身红袍的温长安带着樱空祭,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春风得意地来到了长房大院,先是在门口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而后缓缓地进门。

    礼数周到,令人无可挑剔。

    “啧啧,来者不善啊。”阿飘躺在温良的头顶,做好了看戏的准备。

    温良手指轻轻一弹,直接把阿飘弹飞,淡淡地嘲讽:“你才是来者。”

    “·······”

    阿飘也不生气,只是飞回了温良的肩膀,恶意地猜想着:“小心,这帮儒家弟子坏得很。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今日无事献殷勤,肯定非奸即盗。”

    温良翻了一个白眼:“哪有那么多阴谋诡计,人家只是单纯地想要红包而已。说不定等会儿还得请我吃席呢。”

    说话间,温长安和樱空祭来到了温良的面前,二人拱手作揖,道:

    “温长安/樱空祭,拜见小太爷。”

    “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温良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脸上露出无比真诚纯良的笑容。他装模作样地把二人扶了起来,一人给了三个鼓鼓囊囊的大红包。

    红包上“琴瑟和谐、永结同心”八个烫金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谢谢小太爷。”

    温长安不经意掂了掂红包的分量,心里很是满意。而后环顾四周,疑惑地问:“怎么不见老佛爷和小姑奶奶?”

    温良开始打哈哈,撒起谎来脸不红气不喘:“这不要到冬祭了吗?铺子里有事儿,一大早就忙去了。”

    铺子?

    温长安知道长房的铺子就是那间“顺风”葬仪社,因此也没有继续问下去。话题一转,正色道:“听闻前些时日,我那不懂事的大哥无意冲撞了姑奶奶他老人家。今日长安特来代兄长和家母赔罪,还请小太爷大人不记小人过。”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露、诚意十足,给了双方足够的台阶。温良眼中闪过笑意,显得很大度地摆摆手:“小安子,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说来说去都是一家人,我们这些做长辈的,当然不会跟你们这些小辈计较。”

    小安子········

    温长安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眼中的怒意转瞬即逝,依旧是一副儒雅随和的儒生模样。

    “喝茶、喝茶。”

    温良热情地招呼着:“寒舍简陋,没有什么好茶叶。你们可千万别嫌弃啊。”

    看着桌子上半旧茶炉和廉价的青瓷茶杯,温长安的眼中浮现一抹嫌弃之色。

    如此粗陋的茶水,如何配得上他文庙嫡传弟子的尊贵身份?

    这长房,也太不讲究了些。

    正当温长安思考着如何谢绝温良好意的同时,耳边忽然传来轻“咦”之声,只见樱空祭不知何时捧起了青瓷茶盏,品尝之后,眼中浮现惊讶之色:

    “没想到在这里,能够喝到如此纯正的君子茶。”

    少女的声音清冷空灵,仿佛来自渺茫的云端一缕清风,不沾人间烟火气。

    君子茶?

    温长安心中惊讶,这才细细地品尝了一口。

    茶水甘冽清甜,梅花的花香、翠竹的清香和松针的茶香完美相融,令人回味无穷。

    松竹梅岁寒三友,宛若高洁清白的古之君子,遗世而独立。

    好一道君子茶!

    “若是所料不错,这盏茶用的可是三年的梅花雪,墨竹的竹沥以及今年的松针,以七十年的松木为柴,文火慢煮,反复煎熬。”

    樱空祭轻嗅茶香,而后眉眼含笑地看着温良:“小太爷,不知道晚辈说得,对不对?”

    “厉害啊,姑娘说得太对了!”

    温良竖起了大拇指,道:“到底是见过世面的读书人,一开口就和我们这种乡下人不一样。我在清风观出家七年,才从老观主那里学来这种煮茶的方法,没想到居然被姑娘一眼就认出来了。”

    “小太爷说笑了。小女子才疏学浅,算不得读书人。”

    樱空祭微微颔首,十分谦逊地回答:“来之前,听长安哥哥说小太爷是仁孝之人。自愿入山苦修,为家人祈福。如此孝心,当为楷模。”

    温良瞬间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略显羞涩地回答:“姑娘谬赞了,我就是个粗人,当不了什么楷模。您和小安子才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三人继续寒暄,温良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樱空祭唠着家常,眼见着两人越聊越火热,温长安坐不住了,拿出一张请帖,表情也冷淡了几分:

    “小太爷,今晚我们家做东,在醉仙楼设宴。还请小太爷准时赴宴。”

    “嗯,一定一定。”

    温良接过请帖,眼睛却有意无意地瞥向樱空祭,目光渐渐变得迷离。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叨扰了。”

    温长安的眼底浮现一抹愠怒,拉着樱空祭地手离开了长房大院。

    “慢走啊,有空常来串门儿啊!”温良大喊着,眼底浮现一抹戏谑之色。

    ······

    ······

    “没想到你们温家的小太爷,居然是个淬体境大圆满的武者。”

    白马香车里,樱空祭依偎在温长安的怀中,十指紧扣,眼神有些冷:“长安个个,刚刚他看我的眼神,很下流。”

    “哼,穷山恶水出刁民,你不用放在心上。”

    温长安压抑着心中地怒意,缓缓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敢对你动歪心思,今晚我就会让他付出代价。”

    ······

    ······

    “啧啧,家有此妻,枸杞难医。”

    阿飘站在温良的肩头,目送着白马香车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感叹道:“这个女人媚骨天成,迟早会把温长安的阳气给榨干喽。”

    “文人好色,自古如此。”

    温良倒是毫不在意,看着手中的请帖,笑容颇为玩味。

    醉仙楼这个名字,温良可是太熟悉了。

    平安县唯一的一家酒楼,同时也是唯一的一家青楼和赌坊。

    只是这醉仙楼与其它青楼不同,并非私营,乃是官营。

    隶属于中洲教坊司。

    醉仙楼中卖身的女子,三分之二都是犯官的家眷,个个如花似玉、多才多艺,深谙男人的本性和心理。

    往往只要三句话,就能让男人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银子。

    醉仙楼,朝钱开,兜里没钱莫进来。

    温父在世之时,曾三令五申,严禁温氏族人出入青楼。

    温父死后,新任族长温远山并没有明言废除这道禁令。

    如今二房公然在醉仙楼设宴,很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彻底粉碎长房最后的影响力。

    沉思之间,耳朵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只见君妃雪不知何时来到了温良的身旁,粗壮的大手揪着温良的耳朵,阴恻恻地说道:“兔崽子,你要是敢去青楼,老娘撅了你的第三条腿!”

    “嘶~!疼,疼,疼。”

    温良连连求饶,下意识地捂住了裆部:“阿娘,可使不得啊。儿子还要靠它开枝散叶、传宗接代呢!”

    “哼!”

    君妃雪对着温良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两脚,双臂抱于胸前,面色不善地说道:“告诉你啊,不准去。那里不是什么正经地方。”

    温良小声嘀咕着:“儿子我也不是什么正经人呐。”

    “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阿娘说得对。”

    温良连忙改口,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跑到君妃雪的身后,捶背捏肩,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可是,这请柬都接了,不去不合适吧。”

    “再说了,我是温氏宗族辈分最高的人,我不去,他们也开不了席啊。”

    “只是吃顿饭而已,儿子不会胡来的。”

    君妃雪眉头微皱,狐疑地看着温良:“真的?”

    “真的,儿子以人格发誓!”

    “砰!”

    君妃雪举起鸡毛掸子,毫不客气地施展严酷训诫:“我信你个鬼,你有人格吗?!”

    温良双手抱头,欲哭无泪。

    打了一顿,君妃雪出了心中的恶气,对着后院怒吼道:“温柔!”

    “诶,来了阿娘。”

    温柔圆润润地滚了进来。

    “跟你哥去赴宴,给我看着他,别让他被某些狐媚子把魂儿勾走了!”

    温柔笑嘻嘻地道:“遵命,母亲大人!保证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