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三十四章:强者

第三十四章:强者

    此前,我们已讲述了王允、貂蝉设连环计诛杀董卓。李傕、郭汜攻陷长安。曹操立业兖州、征伐徐州。刘备接连与袁术、吕布交战。这些战事基本是发生在黄河以南的北方地区。黄河以北(简称河北),还有一场重要的斗争没讲,那就是公孙瓒和袁绍的大战。为了讲好这场战斗,我需要把时间线往前拨动几十年,重新再梳理一下汉末这段历史。(我以前本打算把这个故事写成电影剧本的)

    建宁元年(168年),汉灵帝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由宦官当政,卖官鬻爵,政治腐败,经济凋敝。

    腐朽的上层建筑渗出的臭水、脏水,污染着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于是,黑暗迅速蔓延,吞噬光明。恶人、小人越来越多,并且,恶人更恶,小人更加卑鄙!

    中平元年(184年),天灾席卷神州大地,人祸更是愈演愈烈。

    一个十二、三岁的无名少年正在被一群地痞欺凌,这个少年无数次在内心呼唤:谁来救救我,谁来救救我啊……

    但,一直都没人来救他。有的时候,这个少年也反抗,不过结果是被打的更惨。

    一个地痞狠狠地踹了一脚这个无名少年:“你还敢反抗!”

    一个稍微和善一点的地痞:“好了,好了,大哥,别打了,打死了就没意思了。”

    这个无名少年蜷缩在地上,这些地痞纷纷朝着这个少年吐痰,而后扬长而去。

    那个稍和善一点的地痞最后才走,并蹲在这个少年身边,轻声地说:“喂,以你现在的实力,你是打不过我们的。这个时候,放弃,比坚持更明智。在这个乱世,弱者,只能被打倒跪在地上。加入强者的阵营,然后打败强者,不断的变强,才能摆脱被人打倒的命运。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少年看着地痞们的背影,站了起来,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我要成为强者,我绝不能成为弱者!”

    少年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强者,便向前跑向地痞的队伍。

    突然,一阵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传了过来。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大量的黄巾军席卷而来,这些地痞皆被屠杀,无名少年恐惧地趴在地上。

    刚才那个稍和善的地痞,还有一口气,躺在无名的身边,轻声地说:“活下去,成为强者。”

    黄巾军呼啸而过,无名少年捡起地上的一根黄色围带,并将之绑在了头上,口中也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无名少年所在的黄巾队伍来到了一座小城前,只听黄巾首领大喊道:“兄弟们,都是这些狗官害的我们,让我们没有饭吃,兄弟们,攻下城池,杀了他们!”

    黄巾军:“杀,杀,杀!”

    很快,黄巾军就攻上了城楼,官军溃败逃跑。

    此战,无名也杀了一个人,看着自己手上的鲜红的刀,喃喃道:“这,就是强者吗?”

    少年很累,第一次这么累,喘着粗气,就地躺下休息,看着天空。

    少年耳边听着城内的喊杀声,突然,又听到了很多小孩、女人喊救命的声音。

    少年站起来,看到很多黄巾军在劫掠。

    一个黄巾大汉正在侵犯一个女人,女人大喊救命。

    无名跑过去,喝道:“住手,你们干什么?”

    说罢,无名少年正要上前阻止,突然,一个黄巾大汉从背后踹翻了无名少年。无名少年倒地,只见那个黄巾大汉挥刀就要来砍自己。

    千钧一发之际,无名少年的大脑一片空白,突然,一支羽箭射穿了这个要杀无名的黄巾大汉。黄巾大汉倒地,死了。

    一股乌桓骑兵杀过来了。这群乌桓骑兵的骑术、箭法精湛,黄巾军如落叶一般被横扫。片刻之后,黄巾军就像刚才的官兵一样溃败逃跑了。

    无名少年躺在地上,看着这群乌桓骑兵,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字:“好强!”

    乌桓骑兵在赶跑了那些黄巾军后,也看到了街上的女人、财宝。

    一个乌桓骑兵又要侵犯那名妇女。无名少年看到,拿起刀就要去砍那个乌桓骑兵。乌桓骑兵一脚踢翻了无名少年。又是如刚才一样的场景,这个乌桓骑兵挥刀来杀无名少年,又一支羽箭从这个乌桓骑兵的背后穿过。

    一个穿白衣白甲的军汉来到无名少年的身边,,从怀里拿出一个饼来给无名,说:“小兄弟,很饿吧,来,吃个饼吧。”

    无名少年小心翼翼的把饼接了过来。

    几个乌桓兵围了过来,喝道:“什么人,胆敢杀害我们族人?”

    白甲军汉笑着摸摸无名少年的脑袋,而后站起来,转身,面对着那几个乌桓骑兵。一个乌桓兵冲了过来,白甲军汉一刀就杀了这个乌桓骑兵。另外几个乌桓骑兵见同伴被杀,便一起冲过来,要杀白甲军汉。突然,又是几支羽箭射穿了这几名鲜卑骑兵。

    几个被射中的乌桓骑兵低头看着胸中的箭,不敢相信,从来只有自己射穿别人,自己怎么会被人射中。这些乌桓骑兵回头看,来了很多着白衣白甲并骑白马的骑兵。

    为首的一员骑将,面容雄壮,身材魁梧。在这员骑将旁,有一个白甲骑兵手持一面旗子,旗子上写四个大字:白马义从。

    这些乌桓骑兵虽不识汉字,但,这面旗子实在太熟悉了,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那面旗子是?”“白,白马?”“白马义从!”“快跑啊”乌桓骑兵四散而逃。

    这些白甲骑兵就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为首的那将自然是公孙瓒,只听他喝道:“愿意从军的,跟我走。”

    无名少年看着那个骑在马上如天神一般的将军,激动地道:“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天下无敌!我也要成为这样的强者!”

    中平五年(西元一八八年),公孙瓒与乌桓战于石门,乌桓大败。此后,乌桓望白马而逃,数年不敢侵犯中原。

    初平元年(190年),渤海太守袁绍密信公孙瓒,约定平分冀州。公孙瓒应约出兵,冀州牧韩馥惊恐不安,遂将冀州拱手让于袁绍。公孙瓒要求得冀州一半,袁绍不许。公孙瓒大怒,列举袁绍十大罪状,起兵伐袁。公孙瓒士卒精悍,伐袁初期,连战连捷,数月间,就占据了大半个冀州。

    公孙瓒率部下严纲、单经、田楷、邹丹、张吉、师恭等人于大帐议事。

    公孙瓒:“诸君,袁绍来信求和,信中言语,近乎恳求,怎么样?议一下吧。”

    严纲:“主公不可答应袁绍的求和,如今我们连战连捷,兵锋正锐,正当一鼓作气,灭了袁绍,夺下冀州。”

    单经:“是啊,主公,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军心可用,定能消灭袁绍。主公,末将主战。”

    邹丹、张吉:“末将附议。”

    田楷:“主公,我们虽连战连胜,但毕竟已经激战数月,士卒疲惫,而袁绍仍然拥有半个冀州,实力雄厚。袁家四世三公,树大根深,短时间难以彻底消灭。不如,我们先稳定消化这刚打下来的这半个冀州,然后逐步蚕食袁绍,如此可保万全。”

    公孙瓒:“诸君皆言之有理……”

    公孙瓒说话间,外面传令兵就进来了。

    传令兵:“报,主公,青州黄巾聚众五十万,已经渡过黄河,向渤海而来。”

    众人惊讶:“什么?”

    单经:“人数属实吗?”

    传令兵:“是真的,我们抓了好几个黄巾,问了之后都是说五十万,而且,我们看了黄巾的营帐,连结数十里,至少有几十万黄巾。”

    田楷:“主公,如今我们正在和袁绍大战,不宜分兵去对付黄巾。黄巾贪财重利,不如我们送些财宝、粮食给黄巾,或让其退走,或让其攻袁绍。然后我们再徐图发展。”

    严纲:“主公,末将附议。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答应袁绍的求和。并且我们可趁机诈袁绍一笔钱财粮食和一些地盘,那黄巾贼贪财重利,我们便分一些粮食财宝给黄巾,让黄巾和袁绍交战,黄巾贼必会答应,之后,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袁绍消灭黄巾之后,必定疲惫至极,而我军也已休息好了。那时,我军率虎狼之师,必能一举消灭袁绍,统一河北。”

    众将:“末将附议。”

    公孙瓒站起来来回走了几下,然后扫了一圈众将,激昂道:“诸君,黄巾虽然号称五十万,但实际最多三十万,且拖家带口,男女老幼,混杂其中。这三十万人,有战力的,最多两成(六万)。我军有三万,而且皆为百战精锐。破这些黄巾杂鱼,易如反掌。”

    严纲:“主公,黄巾为贼已久,多有悍不畏死之人,不可轻视啊。”

    田楷:“严将军之言甚是,黄巾之中也有许多凶悍之人,而且他们人数众多,主公,当下,万万不可和黄巾交战啊。”

    公孙瓒激昂:“诸君勿再复言,我意已决。先破黄巾,再灭袁绍。诸君即刻回营,厉兵秣马,准备迎击黄巾!”

    众将互相看了一下,知道公孙瓒主意已定,遂不再劝谏,拱手道:“诺。”

    很快,公孙瓒就与那青州五十万黄巾相遇,两军于野外列阵完毕。

    公孙瓒骑马在大军阵前,面向将士,高声道:“将士们,黄巾贼一路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我白马将军,久镇北疆,保境安民,岂能让这些贼子放肆。将士们,救民杀贼,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必胜!必胜!”

    众将士齐声高喊:“必胜!”

    无名少年也跟着大喊,心里激动还在激动的说:“强者,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大丈夫,正当如此!”

    公孙瓒望着敌军,大手一挥,喝道:“擂鼓!”

    只见十几个赤膊大汉站在鼓车上,奋力擂鼓:“轰……轰……轰……”

    众将士高呼:“杀……杀……杀!”

    公孙瓒:“严纲!”

    严纲:“末将在!”

    公孙瓒:“率本部人马,直冲敌军!”

    严纲:“诺!”

    严纲一挥手:“兄弟们,跟我杀!”

    黄巾军首领:“黄天已死,苍天当立!求活路,杀官兵!”

    黄巾:“杀官兵!杀官兵!”

    两军激战,严纲的兵精锐,就像一把刀插进了黄巾的身体,但黄巾人多,很快就将严纲包围了。

    (此处电视剧要有细节:公孙瓒的军队多为青壮,战力强悍,黄巾中有些老人小孩,年龄跨度大)

    公孙瓒:“张吉、师恭!”

    张吉、师恭:“末将在!”

    公孙瓒:“立刻率本部人马,救援严纲!”

    张吉、师恭:“诺。”(这里可以考虑用末将领命,或者得令,好像会更加热血)

    张吉、师恭率军冲向黄巾军。

    黄巾副将:“首领,官军来兵增援。”

    首领:“哼,来多少我们吃多少,命令两翼打开,放敌军进来,把他们都包了。”

    片刻之后,张吉、师恭所部又被包围了,但严纲、张吉、师恭等人极为强悍,虽被包围,仍在奋力拼杀。

    公孙瓒:“单经、田楷!”

    单经、田楷:“末将在!”

    公孙瓒:“各率本部人马,分别攻击敌军左右两侧!”

    单经、田楷:“诺。”

    无名就在田楷部,也跟着冲锋了。双方激战,杀得昏天黑地,难分难解,喊杀声震天响地!

    黄巾副将见久战不下,便道:“首领,公孙瓒久镇边疆,非同寻常,战力实在强悍,不如我们且退。”

    首领:“战力强又怎样?我五十万人马,还打不过他几万人吗?”

    黄巾军就是这样打顺风局还行,一旦打的艰难,耐力不足的缺点便显现出来了。

    公孙瓒见黄巾军已现疲态,手持长矛,喝道:“白马义从,随我冲锋!杀!”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实在太猛了,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顷刻间,黄巾军便出现败势。

    我们再看那无名少年,无名看到一个黄巾兵挥刀要杀一个倒在地上的自己士兵,无名少年急忙冲上去,用刀刺穿了那个黄巾兵的后背。黄巾兵痛叫一声,回头来看着无名少年,而后心有不甘地倒下了。无名少年愣住了,原来,这也是一张十二三岁的少年脸庞。那黄巾少年倒在地上,捂着血流如注的伤口,嘴里呢喃:“娘亲……娘亲……”

    此战,公孙瓒杀敌两万,伤敌不计其数。战后,这股黄巾一路难逃,公孙瓒穷追不舍。这股黄巾在过黄河时,公孙瓒半渡而击。黄巾军大败,死伤者不计其数。公孙瓒俘获人口十万,其中壮年男子两万,其余财物粮食,堆积如山,不计其数。此战之后,公孙瓒声势大振。公孙瓒挟大胜之威,马不停歇,率军继续进攻袁绍。袁绍所置郡守县令皆望风而降,只剩邺城以自保。

    我们将视线且移到邺城袁绍府内。

    袁绍:“正南(审配)他们都安排好了吗?”

    田丰:“都安排好了,主公放心。”

    袁绍点头:“嗯,走,随我去城楼督战。”

    沮授:“不可,主公只需坐镇府内,指挥全军即可,不可以身涉险。”

    袁绍摇头,道:“公孙瓒士气正盛,而我军士气低落,如果我不去督战,将士们恐怕难以坚持。”

    田丰:“既如此,我们和主公一同前去。”

    袁绍:“也好,走。”

    此时,袁绍表现出的语气神态还是很稳的,没有因为公孙瓒的强大变得惊慌失措。

    公孙瓒就在邺城外,此时,他心中极为激动,因为这是袁绍的最后一座城池了。公孙瓒面对将士,高声道:“将士们,我军一路高歌猛进,士气如虹。袁绍大势已去,龟缩城内。将士们,这是统一河北的最后一战,愿将士们与我奋力一击,全力以赴。杀袁绍,共享富贵!”

    众将:“杀袁绍,共享富贵!”

    公孙瓒挥剑:“杀!”

    公孙瓒大军如蚁附攻城。

    袁绍身穿黄衣金甲,来到城楼,一边对受伤将士询问战伤,一边杀敌。

    突然,一支流箭,射到了袁绍的身边。

    田丰大惊,忙道:“主公,此处危险,可速到城墙下躲避。”

    袁绍激昂:“大丈夫既上战场,宁可冲阵而死,还指望着躲到墙下而活命吗?”

    袁绍拔剑,高呼道:“将士们,我袁绍在此,誓与诸位共守此城,杀尽敌军!”

    高览正在旁边杀敌,听到此话,大为振奋,喝道:“主公威武!兄弟们,我等此时不奋勇杀敌,更待何时!”

    众人高呼:“杀!”

    公孙瓒虽强,袁绍也不弱,双方是势均力敌,杀得难分难解。

    单经骑马在城外,看到一个穿黄衣金甲的将军,便张弓搭箭,只见那弓弦如满月,飞箭似流星,一箭正中袁绍胸口。

    袁绍闷声而到,众人急忙围过来。

    众人:“主公,主公。”

    袁绍感觉极痛,几乎痛晕过去,精神恍惚,脑海里开始出现回忆。

    “蛮横什么,不过是个庶出的小子罢了。”

    “别读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你是庶出的命。”

    “大丈夫处世,当忠君报国,一展之平生之才华,上报国家栽培,下报父母恩养。”

    “我袁绍一定会成为袁家有史以来最杰出,最耀眼的人物,我一定会远远的超过我所有的先辈。”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袁绍的意识在自问:“要结束了吗?我袁绍,只能到此为止了吗?”

    “不,我绝不,我绝不甘心,我一定要走下去!”

    袁绍醒过来了,看着众人,又看了一眼胸口的箭,捡起掉在地上的宝剑,站起来,左手握住箭,右手挥剑,将胸口的箭砍断,随即大笑道:“哈哈哈,贼子之箭,何其弱也!”

    袁绍高呼:“将士们,袁绍在此,我不会倒下。将士们,随我杀敌!”

    袁绍身边将士皆高呼:“杀!”

    张郃看到此幕,极为振奋,激动地道:“主公英雄!末将请命,愿领骑兵,出城冲杀敌军,以挫敌军锐气!”

    袁绍大喜:“俊义好胆气,好,令你率精骑三千,出城冲阵!”

    张郃:“末将领命!”

    张郃率军直冲公孙瓒军阵。

    关靖:“主公,敌军有骑兵冲过来了。”

    公孙瓒:“哼,袁绍到底不是那些杂鱼可比的啊,这个时候,还敢令人率军主动出击!然而,也只是困兽之斗而已。”

    公孙瓒拔出长剑,喝道:“白马义从,随我杀敌!”

    公孙瓒率全军冲锋,双方全力激战。

    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时,我们再讲视线移到邺城南五十里处的一片密林中。

    颜良:“传令兵数次来报,公孙瓒大军多次登上城楼,邺城危在旦夕,汝还不去救主公,到底在等什么?”

    审配没有说话,仍然闭着眼睛,手持长剑,安坐于大营内。

    文丑喝道:“汝还要等多久,说话!”

    审配缓缓睁开眼,极为严肃道:“吾受主公委任,对此次行动有专断之权。若有违吾将令者,吾可依军法斩之。汝二人想以身试法否?”

    军法无情,即使颜良、文丑是袁绍的爱将也不敢触犯军法。颜良、文丑二人也感到审配的威严,有些害怕,于是拱手道:“不敢!”

    说罢,审配走出帐外,看着远方,又闭上眼睛,似乎在听远方的声音。

    审配:“放心,主公没那么容易被击垮的。”

    颜良:“审公,主公确实威武,但那公孙瓒挟大胜之师,兵锋正锐,其麾下多是精兵猛将。主公与公孙瓒连战数日,斥候接连来报,主公确实危险,请审公明察。”

    文丑:“是啊,审公,迟则生变,望速速发兵。”

    审配来回走了几步,看向西边,太阳快落山了,随即目光坚定地道:“传令全军,齐发邺城,冲杀公孙瓒!”

    颜良文丑大喜:“诺。”

    我们再讲视线移到邺城。

    无名少年又杀了一个袁军士兵,看到袁军正在败退,口中虽在喘气,心中却极为激动地道:“呼,呼,呼,终于,快结束了,我马上就要成为强者了!”

    突然,风云变色,南边一大片黑云越来越近,越压越低。

    浑身沸腾的无名少年突然感觉到身后一阵阴风袭来,恶寒刺骨。无名少年往后一看,是人,不,是骑兵!像鬼一般,不,就是鬼!冲过来了!

    无名少年目光呆滞。

    审配率军从背后突袭公孙瓒,公孙瓒败走。

    公孙瓒只身一人,骑马狂奔,高览一人在后面紧追不舍。

    如果只是高览一个人,公孙瓒当然不会怕,只是在高览身后,还有许多袁军,只是高览一人追得极近。

    高览一手握弓,一手持箭,对着公孙瓒,“咻”地一声,公孙瓒应声落马。

    公孙瓒在审配突袭时,被颜良砍了一刀,又被文丑刺了一下,本就受伤了,此刻又中了一箭,跌下马来,不能动弹。公孙瓒倒在地上,看到高览提刀策马冲过来了,哀叹道:“吾命休矣!”

    高览的刀就要砍过来了,公孙瓒闭上了眼睛。此处如果是电视剧,当用公孙瓒的视角,闭上了眼睛,屏幕黑了,然后一个声音响起:“休伤吾主!”

    只见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刺破黑暗。

    高览一声惨叫,跌落马下。此时,张郃也追上来了,看到高览落马,急忙下马去救。

    张郃看到公孙瓒受伤不能动,对方只有一个小兵,在看到高览只是腰子被刺了一枪,无性命之忧,便想冲上去杀那个小兵,擒公孙瓒。高览却突然拉住张郃,道:“快走,此人好快的枪!”

    张郃这才想起,刚才自己看到了高览即将要擒拿了公孙瓒,却不知为何高览突然掉落马下,自己一个沙场老将,却没看清那个小兵是怎么出手伤的高览。

    张郃看那个小兵手上拿着一杆长枪,心中暗道:难道他是用那杆枪伤的高览?怎么可能,我一点影子都没看到!

    张郃喝道:“敌将可留下姓名?”

    赵云淡然回道:“常山赵云。”

    铛铛铛,赵云闪亮登场!我最爱的一员武将!

    张郃冷哼一声,带走高览走了。

    彩蛋剧情:

    无名少年坐在野外,看着夕阳西下,喃喃道:“强者?谁才是这个乱世的强者?公孙瓒这么强,也会被袁绍击败。那袁绍呢?有人能击败袁绍呢?击败袁绍的人又会被谁击败呢?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