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三国演义 » 第三十一章:曹操征徐州

第三十一章:曹操征徐州

    某日,在南阳的某个院子里,七八个带着只露出眼睛、嘴巴的黑色头套的人站成一排。

    袁术站在众人前面,看着这些人,点点头,道:“你们都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个个都很精干。如今世乱,人命贱如草,想活命,难啊。我袁术呢,很幸运,生长于一个大家族,四世三公,荣宠无比。你们跟着我,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但这还不够,我要的还不够,你们也不应该止步于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就是要一直往上走。所以,我把你们选出来,给你们一个好差事。实话告诉你们,我要做的,是皇帝。而你们,将来都是从龙之臣,都是开国元勋。在这个乱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路怎么走,现在你们还可以选,要离开的,站出来,给你们发路费,另谋高就。”

    袁术等了一会,没人站出来。

    袁术:“好吧。看样子你们都是求上进,敢冒险的豪杰。该说的,我都说了。那就祝诸位在各路诸侯处,鹏程万里。来,满饮此杯。”

    时间来到初平四年(193年),在徐州的张闿在自己房间回忆着往事,一个亲信进来报告说:“将军,这是主公给将军的急信。”

    张闿接过来:“嗯,你下去休息吧。”

    亲信:“诺。”

    张闿打开信看了一会,喃喃道:“终于来了。”

    曹操在兖州稳定下来之后,就派人给在徐州避难的父亲曹嵩送信,请父亲全家都到兖州来。曹嵩欣然应允,带领一家四十余口赶往兖州。徐州牧陶谦恰巧听说了此事,为结好曹操,便设宴款待曹嵩一家,又送了曹嵩许多礼物。陶谦部将张闿主动请求愿护送曹嵩去兖州,陶谦欣然应允。

    张闿率部曲千余人护送着曹嵩一家去往兖州,一日傍晚,突然下起大雨,张闿等人便就近在一个破落村子里避雨。

    张闿和两个信任的副将围在一个火堆前聊天。

    张闿副将一:“接了一个倒霉的差事,还碰上这么个倒霉天气,真是倒霉透了。”

    副将二:“大哥,想起我们做黄巾时,何等快活,自从降了那陶谦,本以为有个安身立命之所,没想到那陶谦老儿尽给我们派一些脏活臭活。”

    张闿:“这是我主动要求的。”

    副将二:“大哥,这……”

    副将一性子直,心眼少,没有很强的尊卑观念,遂直接问道:“大哥,你为什么揽这个苦差事啊?”

    张闿笑道:“兄弟,给你们一个发财的机会,要不要?”

    副将二贪财好色,一听到发财,顿时眼睛冒光:“要啊,大哥,怎么发财啊?”

    张闿手指着曹嵩一家休息的地方:“看到没,那陶谦送了曹嵩几车礼物,曹嵩自己也带了很多钱财。”

    副将二做了一个用手掌在脖子上一割的动作:“大哥,你是说?”

    张闿点点头。

    副将一:“可是那曹嵩是曹操的爹,听说那曹操收服了百万黄巾,厉害的很啊,我们怎么敢招惹他。”

    副将二:“是啊,大哥,况且我们此番是受陶谦的委任,如果杀了曹嵩,陶谦肯定也要杀我们,到时,恐怕我们难有容身之地啊。”

    张闿:“你们做黄巾的时候,烧杀劫掠可是样样精通,怎么,如今做了几年官军,不敢杀人了?”(这句台词有点血腥,可以改为,如今做了几年官军,送上门的钱都不敢要了。)

    副将二:“大哥,钱谁不想要啊,可是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副将一:“是啊,大哥。”

    张闿:“哈哈哈,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干了这单,我们不仅能发财,还能升官?”

    副将一:“大哥,你什么意思?”

    张闿:“淮南袁术,知道吗?”

    副将一:“当然知道了,当今第一家族袁家的嫡子,袁术袁公路。袁术名气虽然大,不过听说他最近被曹操追着打啊。”

    副将二:“是啊,难道我们要去投袁术?”

    张闿:“乱世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在哪混不是混呢。我们黄巾出身,在曹操和陶谦手下都混不到高层。有些话,我还不能对你们说。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我在袁术那,有路子,咱们不仅可以发财,更可以升官。”

    副将二:“真的啊,大哥?”

    副将一:“大哥,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呢。”

    张闿:“走,给陶谦干了这么久的活,也该连本带利的都收回来了。”

    张闿进曹嵩屋,从外面看,血喷在窗户上,张闿等人杀了曹嵩一家,蜡烛灯灭。(因为《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受众面很广,很多小孩也会看,我也是在小学就开始看三国了。所以,血腥场面,我尽量少写。)

    曹嵩一家被杀的消息传到兖州,曹操得知后勃然大怒:“陶谦老儿,杀我父亲一家四十余口,此仇不共戴天!传我军令,起兵十万,杀向徐州,誓擒陶谦老儿。”

    荀彧急忙道:“主公,且息雷霆之怒。我军连战数年,士卒疲惫,军民厌战。兖州才刚刚平定,急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动刀兵啊,主公。”

    郭嘉也紧接着道:“文若之言甚是,主公,徐州牧陶谦深得人心,这几年徐州又少有战事,兵精粮足,徐州军民,上下一心。此时,我军实在不宜和陶谦开战啊。”

    几个文臣:“臣等附议,请主公三思。”

    曹仁怒道:“哼,你们这些人,说的这是什么话?你们一家被别人杀了,你们会不会报仇?”

    荀彧瞋目,喝道:“哼,主公不是普通人,主公身为一州之长,一言一行关乎百万军民,岂能因一人之怒,而废全州之公事?”

    曹仁虽是曹操堂弟,也不敢和荀彧直接顶,只是冷哼一声:“你!哼!”

    荀彧再次对曹操道:“主公,此仇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请主公冷静,三思。”

    荀彧说完,大厅便安静了下来,都在等曹操说话。

    曹操擦了一下眼泪,目光坚定,怒道:“我意已决,起兵十万,杀奔徐州。我要活捉陶谦老儿,将其挖心刨胆,方雪吾恨!诸位,勿再复言!都下去准备吧。”

    曹操已说了这样的话,荀彧郭嘉等人也没有办法,都摇摇头,下去了。

    且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来到徐州边境,一日夜晚,小兵来报,说营外有个叫陈宫的求见。原来那陈宫自离曹操后,就来到徐州谋事,得知曹操为报父仇来征讨徐州,心中忧虑万分,连夜来曹营,希望说服曹操退兵。

    小兵:“报,主公,帐外有个叫陈宫的求见?”

    曹操沉吟片刻:“陈宫?嗯,让他进来。”

    小兵:“诺。”

    陈宫:“陈宫,拜见曹公。”

    曹操:“哼,你来干什么?”

    陈宫:“曹公,陶使君乃仁人君子,绝非见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是张闿私自所为。那张闿本是黄巾旧部,他见财生恶,使尊父遇害,这绝不是陶使君之罪啊。请曹公明察。”

    曹操:“哼,你放屁!那张闿官职卑微,他怎敢杀我曹操的父亲!这事,绝对是陶谦指使的。再者,陶谦明知道张闿是黄巾旧部,还让他护送我父,他居心何在?这事和陶谦脱不了干系。你去告诉陶谦老儿,我也要杀他全家,以雪吾恨!”

    陈宫:“曹公。”

    曹操:“来人,轰他出去。”

    典韦进来,把陈宫轰出去了。

    陈宫走到帐外,望着天上的明月,叹道:“唉,事不成,我还有何面目去见陶使君。”

    曹操得知父亲一家被杀的消息,大怒,为报父仇,起兵十万杀向徐州。其中部下多有劝谏,说,接连大战,士卒疲惫,兖州初定,急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动刀兵。曹操不听,执意起兵杀往徐州。陈宫与陶谦交厚,也来曹营劝说曹操罢兵,曹操大怒,将陈宫逐出帐外。之后,陈宫另投张邈去了。(这一段感觉不是很重要,可以考虑用一段旁白讲述)

    曹操亲率大军来攻徐州某城。

    曹操骑在马上,身披重甲,拔剑,道:“攻城。”

    曹操虽下攻城命令,但是曹营士兵早有怨气,这连续数年作战,早已疲惫不堪。此次征讨徐州,虽然人来了,但是,一众士兵的心都没来。

    你看士兵一,在云梯上爬了两脚就掉了下来,然后就趴地上不起来了。

    再看士兵二,一头钻进护城河里,许久不见上来,再仔细看,怎么有一根水草竖在河里?

    还有甚者,在上马的时候,掉下来了,然后捂着腿鬼哭狼嚎。

    只要你想混,总是有各种办法的,反正就是各种出工不出力。

    曹仁:“主公,这座城池,城高水深,敌军士气如虹,而且人数众多,我军攻城不利啊。”

    曹操眼睛也不瞎啊,道:“哼,我看不尽然吧。”

    其实呢,曹仁也有些厌战了,毕竟连续打了好几年,铁打的人都会累啊,可是主公的父亲一家被杀了,自己若不跟来报仇,实在说不过去,但也不知道说些什么,道:“主公……”

    曹操也不管曹仁,道:“我亲自去督战。”

    曹操骑马上前,拔剑高呼:“三军将士,全力攻城,敢有后退者,斩。!”

    士兵还是一样,曹操又看到一个士兵假装摔倒,在地上不起来。曹操骑马过去,拿着鞭子就往那个士兵的身上一抽。那个士兵转头,怒视曹操,随即又冷哼一声,看往它处,不过还是躺在地上,不肯起来。

    这个士兵的眼神充满杀气、怨气,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曹操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突然,一个士兵把兵器一丢,高声道:“为什么还要打仗?我们都连续打了三年了。”

    紧接着,又一个士兵丢下兵器,大呼道:“为什么不休息?”

    紧接着,那就是如雪崩一样,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其中:“不打了,不打了,我们要休息,我们要休息!”

    此时,曹操突然想起当年在扬州募兵时的哗变,吓得曹操打了一个冷颤,急忙道:“传令,鸣金收兵。”

    这日夜晚,月明星稀,曹操一个人静静的望着白天攻打的那座城池,它并没有濮阳城高,自己这次还有兵马十万,城内守军不过几万人。曹操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攻下这座城池的,但是,现在做不到。曹操又想起父亲一家被杀死的惨剧,心中怒火难平。突然,曹操脑子闪过一道白光。

    曹操:“叫曹仁过来。”

    典韦:“诺。”

    片刻,曹仁过来了。

    曹仁:“主公。”

    曹操:“子孝,传我军令,明日全军攻城,攻下城后,准许全军将士劫掠三日。”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此次曹操出征,但得城池,尽行屠戮,鸡犬无余。徐州军民,肝胆俱裂,陶谦仅以下邳等数城自保。陶谦向各路诸侯发信求援,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平原相刘备仗义前来救援徐州。曹操正要攻城,不想兖州被吕布偷袭,荀彧、夏侯惇等人仅以鄄城,东阿、范县三城自保。曹操急忙回师兖州。